顾鸿炜
摘 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服装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以往单单用来遮挡身体、取暖这样的基本需求,越来越注重服装的品质和修饰作用,追求时尚、美观和个性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和变革。在服装产业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服装教育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基于此,就服装产业和服装教育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服装产业;服装教育;探讨
中图分类号:F407.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046-02
作为服装产业链上的两个关键环节,服装教育的职能是培养服装专业人才,服装产业的职能是生产和销售服装商品,二者存在着相互推动的紧密联系。无论是从服装产业的生存发展来看,还是从服装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生存发展来看,市场和需求似乎都是二者需要关注的问题。服装教育只有加强与服装产业间的联系、交流和互动,才能培养出能够掌握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的专业服装人才,同时,服装教育培育出的高素质专业服装人才又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助推服装产业发展的作用。
一、当前我国服装产业发展分析
在经济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进步的同时,我国的服装产业也随之做着不断的调整和变革,为与社会,与市场需求、发展趋势相适应,已经完全从以往那种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和以出口加工型为主的状态跳脱出来,转而向着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创设自有品牌方向发展。在服装品牌上也拥有了很多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日渐增强,但仍然缺少国际范围内的知名品牌,很多大型的服装生产企业都是做着来料加工和来样加工以及来牌加工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使得我国服装产业居于国际服装产业链末端。当前阶段,我国服装产业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窘境:一是在服装设计上实力薄弱,缺少世界级别的服装设计大师,很多国内的服装产业都是以抄袭、仿版为主,在服装设计师培养上缺少完善机制,难以形成自己的风格,一些有设计才华的设计师则更倾向于自己开创品牌或是自己开服装设计室,不愿意在企业里面发展,使得我国服装设计水平一时无法再向上层台阶提升。二是缺少服装行业的专业人才,如专业设计人才、生产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等。三是在服装教育和研究上投入力度不大,使得很多具有创新意识和艺术色彩浓厚的设计师无法将好作品转变成产品,不能与市场、需求做有效融合。四是与服装产业相配套的产业发展历史短,如专业服装模特、服装协会、服装类专业媒体等。
可见,在我国服装产业不断向前发展迈进的进程中,有了新工艺、新技术、新理念的支撑,应正面新的市场环境和发展形势,直面竞争,从战略角度出发推进服装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相应的必将也会引起服装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而引发服装教育的变革。
二、服装产业升级给服装教育带来的影响
从当前阶段我国服装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在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教学环境、就业指导上都存在一些弊端,使得服装教育培养出的服装人才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趋势和升级转型需求不相匹配。为此,不论是从服装教育院校的生存发展,还是从服装专业学生个人发展,乃至我国服装产业发展角度出发,服装教育都必须在教学中加强与服装产业间联系,加强互动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在人才培养上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为我国服装产业未来发展贡献力量。下面就分析下融入服装产业发展后,服装教育应秉承的教育观念。
(一)注重职业技能培养
目前为止,我国服装教育的开展多是以综合性大学艺术院系或是一些艺术院校为主,所以,在教育教学上都比较偏向于艺术性,而忽视工艺方面的教学,此种情况下培养出的服装专业学生往往在专业技能上有所欠缺。总的来说,当前阶段我国服装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和定位上与职业性和生产性、实用性相背离[1]。从当代服装企业实际状况来看,服装设计团队既有首席设计师担任的设计总监,又有设计师和设计师助理,那些品牌服装的开发团队则还包括有品牌总监、陈列设计师和饰品设计师等等,之后还涉及到生产、营销、销售等一系列工作,从这点来看,服装设计已不仅仅是单纯个人的艺术创作行为,直接影响着整个服装企业产品的运营。所以,进行服装设计时就要把职业技能放在与艺术创新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这样,学生的职业技能意识才能够在教育渲染下得到强化,树立正确就业观念,自觉加强岗位要求职业能力方面的训练。
(二)培养复合型服装专业人才
传统教育观念里,服装设计专业教育都过于注重个人创意,把艺术创造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但是在服装产业升级转型期间,新理念与新工艺、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使得服装企业对服装设计人员提出了新要求[2]。同时,当前阶段服装行业有着越来越细化的具体分工,这些发展形势下,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迫切。如,现代服装企业当中的服装设计环节都是以产销计划为依据进行的,从流行资料的收集到面料和辅料选择,再到设计、制作、下单生产等都需要设计师同团队合作完成,而且服装销售价格的拟定还要结合品牌定位,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在确定材料成本的前提下获得最大化利润。可见,想要服装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融入工作状态、胜任岗位,就要注重设计理念和产品研发以及经营模式等多方面复合能力培养。
(三)整合服装教育课程
在将教育教学重点放在职业技能培养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上后,相应的就要对课程内容、体系做一定调整,以改善以往侧重于艺术、学术色彩的课程内容、结构,向复合型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培养上贴近。服装教育应该顺应服装产业升级转型趋势,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课程整合訓练和培养学生品牌研发和营销、生产技术等综合能力。
三、融合服装产业发展的服装教育开展策略
(一)以服装产业需求为准扩展专业设置
通常情况下,服装教育在设置专业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学科为准分类设置专业,此种方式比较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与逻辑性;一种是以行业背景、职业分类为依据设置专业,此种方式侧重于知识的适用性和针对性[3]。一直以来,我国服装教育专业都是以学科为依据设置相应专业,主要方向有服装设计与服装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为服装设计专业人才,此种情况下,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虽然比较系统和全面,但是相对比较固定,并且没有把服装产业、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考虑在内,以致毕业后出现“所用非所学”和“所用非所长”的现象。为此,服装教育应立足于行业人才需求变化,对专业设置的方向、规模进行相应调整,积极主动更新专业动态,从贴近服装行业需求的角度出发加快专业群居扩展的脚步,适应服装专业人才需求愈加专业化、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同时,把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同企业实际需求有效衔接在一起,培养出能够胜任岗位责任的应用型人才。
(二)整合课程体系,优化设置课程结构
通过课程结构设置和课程知识体系的优化设置与整合来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把知识课程作为基础、以能力培养类课程为主导、以能力提升类课程为延伸[4]。同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其与具体工作岗位间联系,让理论知识学习为职业能力养成服务,即把理论学习同实践训练相结合,把工作经历融合于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课程改革时,可将企业专家同技术人员、专业教师组织到一起进行,这样学校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与企业用人需求相贴近,让课程开发更具针对性、可行性与有效性。此外,还要制定出与整合后课程内容相配套的考核标准、方式;结合区域服装产业实际情况积极创建特色化校本课程。
(三)加强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首先,以服装企业不同的用人需求为依据确定不同专业方向,然后将学生划分到不同的专业方向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目标定向化的实践教学。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可将其细化为设计、工艺和跟单、板房以及营销等多个不同专业方向,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适应性提升上来。
其次,把服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指导方向,具体来说就是针对生产水平与经营特色、定位、类型不同的企业采取订单式培养策略,以服装产业升级转型期间需要人才规格、类型等具体要求为准组织教学,有针对性培养学生。
最后,在服装教育院校同服装企业联合在一起进行校企合作式实践教学,如,“引企进校”“企中设校”,从服装企业内部聘请经验丰富专业人员到学校师资队伍当中[5]。
四、结语
综上,服装教育与服装产业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紧密联系。在我国服装产业新的发展形势下,服装教育也要随之做出相应调整,以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化、国际化复合型创新服装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束霞平.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等服装教育发展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3,(1):150-156.
[2] 罗德礼.产业转型期服装教育观念更新及教学改革与创新[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93-98.
[3] 蒋东玲,王秀莲.服装产业升级形势下服装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纺织科技进展,2013,(3):91-93.
[4] 杨胜兰.服裝教育与产业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初探[J].职业,2015,(21):61-62.
[5] 罗德礼,史秋琼.关于服装产业转型期服装教育教学观念更新的思考[J].纺织服装教育,2014,(4):283-286.
[责任编辑 吴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