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园本研究

2016-05-30 10:48:04徐思函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合作能力幼儿

徐思函

【摘要】幼儿时期是人类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性格成型的关键阶段,因此合作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幼儿时期开始,这样才能为其在今后的生活中实现良好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园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此基础上,幼儿园应当将幼儿的合作能力培养纳入幼儿发展目标之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积极树立幼儿的合作意识,通过各种同伴间的活动增强其合作能力。

【关键词】幼儿 合作能力 园本研究

合作能力是对新时代人才最基本的要求,是实现正常社会交往活动的必要能力之一。人具有社会性,不能离开社会单独存在,人们在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是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或者与他人共同努力才能顺利进行。因此,人类必须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在幼儿基础教育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加强与同伴间的交流,通过群体间的活动帮助幼儿树立合作意识。

一、关于合作能力的概述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通过协调与合作来完成共同的目标,并获得共同的最终利益的一种社会行为。而合作又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行为,更是一种现代化的认知与情感的表达,合作能力是人类在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素质,对人的一生都有着正面的导向作用。而沟通技巧又是合作能力最基本的体现,如果一个人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却缺少与人沟通的能力,就会使得合作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与沟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往往会先想到找老师求助而非同伴,而在同伴遇到困难时也缺乏帮助的意识,这就是合作能力缺乏的表现。

二、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教师与父母对幼儿合作能力培养不够重视。一般会认为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智力成长的黄金时期,因此在对孩子进行培养时,家长与教师往往偏重于智力方面的塑造与发育,而忽视了合作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样会使得孩子基本能力的养成受到后天的滞后,从而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2.幼儿园对幼儿合作能力培养存在着弊端。在日常教学中,虽然幼儿园教师会安排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但是却比较随意,并没有在互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告诉学生“这是一种合作”。甚至有教师在幼儿间互动的时候中途打断,让幼儿失去了合作的兴趣。

3.家庭的过度保护使得孩子生活在一个父母自认为安全的狭小环境中,失去了大量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使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会出现问题。过度溺爱孩子会让孩子养成任性、蛮横的脾气,唯我独尊而不愿与他人合作。而对孩子过度严厉则会导致内向、害羞的性格,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自卑心理,往往表现得不愿参与交际活动。当前社会中这两种极端性格的孩子普遍存在,因此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势在必行。

4.幼儿合作能力是适应教育制度改革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的全面型人才。因此从幼儿时期开始对孩子的合作能力进行培养,是促进孩子智力水平、心理水平同步发展的必要措施,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输送新鲜的血液。

三、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1.幼儿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不足,其行为多是对外在人事物的模仿。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仅靠教师的教育是不够的。因此家长与教师要共同为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1],以自己做表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幼儿的合作行为加以引导,并在引导过程中有意识地告诉他们这种行为的重要性。

2.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培养。幼儿常常对一些新奇、有趣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具有趣味性的活动或者游戏加强幼儿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样能使他们在获得快乐的同时增强自身合作意识。例如可以多开展老鹰抓小鸡、传东西等之类的群体游戏[2]。

3.构建一定的情境,增加幼儿间相处、分享的机会。有专家针对幼儿合作能力培养进行了试验,发现幼儿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更能增进其合作意识。因为幼儿在扮演一定角色的时候会无意识地承担着这个角色所应有的责任,为了担负起这种责任,他们会选择与同伴交流协作,分享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有趣的角色扮演游戏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4.对幼儿无意识间的合作行为进行有效的评价。幼儿的智力水平与知识构成

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他们无法对自身行为进行有效的评价,甚至不能判定合作行为的标准。而教师身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有义务对学生的行为加以引导,要再日常生活中多学生的行为多加观察与注意,并对学生表现出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行为进行适时的评价与鼓励,让他们在被肯定中意识到合作行为的正确性与重要性。例如幼儿在与同伴共同完成了一项任务时,教师应当给予鼓励:“你们俩真棒,配合得非常好!”

5.重视幼儿情感的迁移。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需要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而要实现和谐相处,就要重视其情感的迁移,让他们学会观察、理解别人的情绪表达,并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快乐。这样就能加强幼儿间的同伴关系,为合作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在彼此发生矛盾之后做到理解与忍让,有助于幼儿性格的完善。

结束语:

对幼儿来说,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其日后在社会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因此在幼儿园的园本研究中,需要将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教师与幼儿园要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尝试,通过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进实现幼儿合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喻小琴.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12:16-18+37.

[2]何晓花.幼儿合作能力培养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1:262-263.

猜你喜欢
合作能力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21期)2016-12-16 12:13:02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19:19:45
以“养植”活动为契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08:08:50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