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雄飞
摘 要: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杜威则说:“教育即生活”。 可见,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育只有满足了生活的需要,才有意义。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打破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界限,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还课堂教学以生活本色,使知识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的生活境遇和人生经验融化在一起,让学生亲身感受身边的化学并学会用化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化学问题,进而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和信心,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使学生欣赏化学、热爱化学,获得愉悦的学习心理。化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社会生活中无处无化学。充分发掘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进行生活化的化学教学是完全可行的。
关键词:化学教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情境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4-001-02
当然要想使化学知识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的生活境遇和人生经验融化在一起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认为只有做好了化学课堂的情境化上述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什么是情境化课堂,荷兰生物老师德比·希尔肯斯,站在讲桌上脱掉衣服,穿着印有骨骼或内脏图样的紧身衣,讲授人体构造等知识,这就是一种情境化的教学方式。情境之所以能在学习中发挥作用,是因为知识与情境是互相依存的,任何知识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最终也是通过情境再现、迁移发挥作用的,学习者只有基于情境才能习得知识。就我了解的范围而言,目前的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是不太高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中的去情境化倾向。在缺少情境背景的教学环境下,学生获得的往往是不易检索的“惰性知识”,这样的知识是难于唤醒和迁移应用的。唯有将学习镶嵌于它所维系的情境之中,学习才会被赋予真正的意义。
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来源于真实生活的化学教学情境,把生活融入化学课堂,让化学课堂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用化学课堂上获取的知识去指导现实的生活,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感悟、升华化学知识,从而让化学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具有吸引力、更高效。另一方面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化学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将化学学科与学生生活相融通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开拓学生的化学文化想象空间。现就化学教学如何创建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提出几点建议。
一、课堂引入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引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前奏。 生活化情境资源,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现象、社会现象、重大的社会事件和历史素材等等。
[案例 1]:“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导入教学片段
上课铃响后,我拿着一个一次性杯子走向讲台, 随后我拿出一瓶矿泉水,倒少量的水进入一次性纸杯,然后让纸杯倒过来,里面的水居然没流下来。这个现象让全体学生感到有点摸不着头脑,注意力立刻集中起来。 接下来我又拿一根铁丝捅破了纸杯的底部,水也没流出来。(一次性纸杯的底部我事先加了一层婴儿的尿布湿) 随后告知学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将在本课涉及,讲完课后将请同学来解释形成现象的原因,从而引起学生探究谜底的好奇心,最后使本课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案例 2]:“物质结构”导入教学片段
上课铃响后,学生竟然发现我抱着一台微波炉走向讲台,让全体学生感到匪夷所思,注意力立刻集中起来。 接着我问学生是不是微波炉能加热所有物质,随后我拿出一杯水,一杯四氯化碳,一小杯冰,一小杯干冰,一小杯碘逐一放在微波炉中加热,最后让学生摸杯子壁,看看哪些能加热。 这时学生会觉得很奇怪他们会发现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微波炉并不是能加热所有物质的,接着他们自然而然会思考什么样的物质能加热,水能被加热而干冰为什么不行,从而也引起学生探究谜底的好奇心,随后告知学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将在本课涉及, 讲完课后将请同学来解释形成现象的原因,最后也使本课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以上案例中几个简单的行动一下子就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学生就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快速进入新课学习的状态。
二、课堂探索创设生活化情境,探究理解新知
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时应该把生活中的情景搬进课堂,要让学生参与教学生活,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采取“任务型”教学,对生活素材进行剖析,提取其中的化学知识元素,在不断反复解释生活现象、尝试运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看,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会明白。学生的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比如在原电池原理的应用这节课中,我就给学生下达一个挑战性的任务,提供给他们“盐水动力”玩具车所需要的器件和药品,让他们按照下图来组装汽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如果把碳正极片和镁片放反掉了汽车就会倒开,最后如果没有滴入盐水的话汽车不会开动,是什么推动汽车行驶的呢?碳正极片和镁片有什么用?在学生自己制作汽车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思考这些问题,学生最后看到自己所组装成的汽车能快速地行驶,甭提有多开心了。
当然这个挑战性的任务也可以是制作镁空气电池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微功耗器件,水果,夹子等也可以让简单原电池实验灵动起来。化学能也可以让小风扇转起来,让小灯泡亮起来,让音乐贺卡唱起来,让电子手表为大家显示时间。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将含有丰富合乎实际的生活素材,加工成课题资源导入化学课堂,就可以使教学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氛围热起来。
三、课堂训练创设生活化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课堂上,适时适量提供必要的训练题供学生做是非常必要的。 生活化的化学课堂要求训练题的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生活中的化学科学知识。比较有用的方法就是给训练题设计一个生活化的试题情境,进行生活化的包装,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领悟到化学原来如此地真实。
比如在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这节课中讲到结晶时就可以给学生播放《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一个片段,潘冬子利用自己的被食盐水浸透的棉衣将食盐带给了红军,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做一个计算题,假设棉衣一次吸水3千克,该温度下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请计算潘冬子一次可以将多少食盐带给红军?再比如在学习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这一节课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和生活有关的题目:在汽油中添加适量酒精作为汽车燃料的技术正在逐步向全国推广。已知C8H18和C2H5OH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8H18(l)+25O2(g) ====16CO2(g)+18H2O(l);ΔH=-10 900 kJ·mol-1,C2H5OH(l)+3O2(g)====2CO2(g)+3H2O(l);ΔH=-1 367 kJ·mol-1.假定汽油的成分为C8H18,则用添加酒精的汽油作汽车燃料时,不能达到的目的是( )
A.节省化石燃料 B.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转化过剩的粮食 D.提高每千克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是绝大多数同学都熟知的内容,本题把添加酒精的汽车燃料作为一个特例,让学生比较这两种能源优劣的能力。学生会觉得这样的题目比较有趣,充满生活气息,进而会比较投入地来解这些题。
四、课堂延伸创设生活化情境,提升创造能力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学习课堂,作为教师还应该注重创设大课堂情境,使学生求知的劲头更大,跃跃欲试的要求更强烈,这对于延伸课堂、激活知识、提升能力是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在学习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这一节课后我就在晚自习前给学生演示了cppo荧光实验。使学生了解化学能到光能的转化,学生也惊奇地发现自己追星时为明星加油助威的荧光棒居然在化学实验室也能制作完成。再比如在学习卤素离子这一节课时给学生补充中学化学指纹显现方法:硝酸银法、碘熏法、宁海得林(Ninhydrin)法、发光氨〔鲁米诺〕法。在讲授丁醇和乙醚为同分异构体时补充中国古代传统玩具“饮水鸟”与爱因斯坦的故事。美国新兵入伍,除了发给盥洗的用品以外,一定会发两样东西,第一个就是兵籍名牌(俗称狗牌),第二个就是用镁金属制成的打火石。在讲授镁这节课时可以带一个打火石给学生看看,顺便演示给学生如何用打火石点火。
化学作为一门和日常生活和社会如此息息相关的学科,如果教师善于引导,在化学知识中构建生活化的情境,在教材内容中增添时代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就可以让我们的化学课堂回归生活的本色,进而促进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还学生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姚小云.“生活化课堂”策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 教育研究.2013.1
[2] 张援.顺势而为,厚积薄发讲座,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