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凤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化工产品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我国化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加之,近几年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化工产品的出口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因此,本文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化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对于提升我国化工产品的出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化工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措施
一、中国石油化工和化工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2011—2015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利润、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 19%、14.03%、-1.3%、6.26%。2015年,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14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55.2%,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84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82%。石油产量、天然气产量和原油加工量分别居世界第四位、第六位、第二位,无机原料、乙烯、甲醇、化肥、农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重要大宗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
最近几年,国际贸易摩擦持续升级。我国出口的产品多为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这些产品是遭受国际贸易摩擦的重灾区。一方面,美欧等发达国家历来是对我国发起贸易“双反”措施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欧债危机爆发以来,部分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贸易摩擦也逐步升级。持续不断的贸易摩擦对我国化工贸易造成了不利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促使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现实压力。
二、工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不足之处
1.化工企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化工产品品种和质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存在产品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矛盾,造成一般产品总量供过于求而高新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一方面是低附加值的基础性原料的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在市场上供大于求,大量产品在中低档次和相当于生产成本的价位上恶性竞争,如无机化工原料等资源型产品;另一方面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重低,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部分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树脂的市场占有率只有50%,国产染料品种数只能满足纺织工业需求的50%,国产新品种农药仅占农药总量的20%,新品种染料仅占35%,子午线轮胎仅占32%(世界平均已达80%以上)。
2.国际贸易环境不断恶化
化工产品进出口贸易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和变化,如反倾销、环保安全问题、国内进出口政策和关税调整以及国际上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技术性壁垒等等,其影响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产品进出口量和价格的变化中。此外,近年来由于国内部分化工产品的能力扩张较快,过去自身缺口较大的产品现在自给率大大提高,进口需求下降,而自身产能充足的产品在能力扩张、内需趋缓的形势下,加快了国际市场的开拓。随着入世后过渡期的结束,涉及化工行业的承诺基本到位,即取消配额和其它进口限制、减让关税、给予外国公司贸易权和分销权等,我国化工产品将面临市场全面开放、竞争加剧、贸易摩擦增多、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新的更严峻的挑战。
生产和出口位居世界前列的轮胎就能充分说明目前我国化工产品贸易环境的严峻形势。目前全球已有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埃及、阿根廷、土耳其、南非、墨西哥和印度等9个国家对我国轮胎发起过反倾销调查。我国出口轮胎在面临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的同时,出口遭受的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方面的贸易壁垒也越来越多。
3.研究开发投入不够
我国化学工业的增长主要还是靠资本、劳动力和资源的大量投入,研发投入比较低,技术创新能力弱。同时,中国化工企业技术创新实力不强,研发能力薄弱。我国化工企业的研发投入不够,所采取的技术以及加工装备都比较落后,而且集成配套设备的能力较低;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创新技术不够,使得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撑。 “十二五”时期,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地位进一步稳固,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尽管如此,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科技的总体创新能力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一方面是在企业的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另一方面,在基础性研究与共性技术开发工作中方面相对比较薄弱。最后,也存在着产学研用没有紧密结合的情况,成果转化率低于30%。
4.品牌效力不足
对于我国的化工类产品,品牌的创建到维护本身就比其他行业的产品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产品的受众群体比较窄,专业性强,产品质量具有一定的资质要求,同质化严重,同行业之间品牌存在一定的重复性,品牌内涵和价值观念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在未来的化工产品的品牌管理,品牌策略的定位和选择方面仍就有很长的路走。
三、提高我国化工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1.优化化工产品的产业结构
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主要可以从产品的结构调整和行业的调整两方面来进行。站在行业的角度来说,我国在化工行业中应当扩展精细化工新领域,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化学工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而使得产业结构实现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在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协作的原则基础上,加快对现有化工企业的改组,在产业中形成企业间充分竞争、产业适度集中,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对化工新材料、轮胎行业、信息用化学品、精细化工等行业重点发展;对涂料、无机盐、染料、有机原料和中间体等产业进行调整和控制,从而使得产品的生产分布与结构更加的合理。对于甲醇、纯碱等一些产能增长过快出现产能过剩或者是部分投资过热的产品,要适当地进行抑制,从而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我国应当加强对化学产品的深加工,重点以当前国内市场需求比较大的化肥、化学原料、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以及附加值高的、技术水平先进的精细化学品与新型化学品为重点。对产品的结构进行调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要有市场竞争的出现,就会有产品结构调整问题的出现。即使是对于一些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也需要对产品的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化工企业要调整化工产品的结构,也需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改进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对产品的档次和质量进行提高,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逐步实现由出口数量型向效益型、质量型方向的转变。
2.对国际贸易环境中的保护措施积极应对
对化工产业的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要高度重视。行业协会、化工企业以及政府等,都需提高管理技术以及环保意识,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进行研究,在国际贸易中要学会正确使用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来对本国的化工产业利益进行维护。与此同时,还应当积极组织产品比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对该产品的主要国际市场所在国积极申请国际认证,从而减少化工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所产生的技术壁垒。对国际化工标准的发展动态及时掌握,尤其是对于某些相关国家或地区的相关化工标准、合格评定以及技术法规等进行关注,这对于扩大出口发展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要对国际先进技术进行追踪,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对我国的化工行业的产品质量指标进行调整,一方面可以扩大出口;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别国的技术或者是限制措施对自己进行武装,从而对我国的化学工业进行保护,使其更好地发展。
对于某些国家对我国化工产品的反倾销问题,我们不能够消极地等待,而是需要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应对。当前我国的反倾销机制尚不完善,而且我国的化工市场广阔,化工企业较多,因此建议成立常设机构——化学工业市场调查联席会议,由各化工行业协会、外经贸委、海关、反倾销专家组成,并且在重点企业中设置联络官员。对国内化工市场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调查,及时掌握我国化工行业在重点产品领域、重点市场的进出口情况,逐步形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特点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对敏感、重点产品进出口数量、价格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其对国内产业的影响,为适时采取必要措施提供资料和依据。
如果发现有倾销现象,就需要联合该类产品的生产厂家主动地提出反倾销申请,协助行业主管部门对产业损害进行调查,并提出有效的反倾销措施。对于发达国家的限制,我国化工企业应当深入研究WTO的各项规则,加强对国际标准的研究,学会利用WTO的规则所允许的措施对自己的利益进行保护,扩大自身发展的空间。
3.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快技术更新
近些年来,我国在出口退税政策方面进行了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的化工产品出口产生了一些影响。2007年7月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增加了化工企业出口的成本,影响到化工产品的多个领域。2010年7月,国家又对部分化工产品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调整。政策的不断调整可以发现,国家在资源型、高耗能的产品出口方面进行限制,从而对国内的化工产业从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向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方向转移。因此,要想保证我国化工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就需要对研发加大投入,促进新技术的研发,大力提升生产技术和装备的水平。当前,化工行业仍然是一项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技术的创新能够对产业调整以及产业升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技术创新对于化工行业而言不仅是扩大出口的要求也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4.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实施品牌战略
伴随着不断的发展实践,我国化工技术应用已初现大体体系,但是受发展起步相对晚,水平不足,一些先进技术难以在绿色化工中发挥有效作用影响,使得我国绿色化工产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也不得不要向先进国家进口各种先进设备。鉴于此,应当强化开展互动交流活动,与先进国家大型企业开展交流学习,经由对先进理论、技术的学习接触提升自身科研水平。
与此同时,品牌成为企业竞争新的利器,成为挖掘企业发展潜能的重要方面,面对这样的竞争环境,化工企业纷纷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产品生产工艺、产品科技创新等来进行差异化的市场定位,积极寻求本企业的发展空间,通过对品牌管理与品牌策略的研究为化工企业的发展选择有力的品牌策略,积极开拓市场,拓展营销渠道,进行产品的品牌定位和产品的形象营销,最终实现品牌信用度、品牌形象的提升。整个化工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品牌竞争的黄金时代,化工企业纷纷进行品牌管理,进行品牌策略的选择,更好的发挥品牌的价值。
四、结束语
化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出口数量的扩张上,还应体现在出口产品的质量、产品结构的提升以及品牌的管理上。因此,需要积极转变化工产品出口产品结构,企业也需提升出口化工产品技术含量,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不断将我国出口化工产品由资源密集型、高能耗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化工产品转变,以增强我国化工产品出口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白玉杰.化工行业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03.
[2]张燕翔.我国化工贸易国际化初探[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2):53-54.
[3]董海英,朱剑荣.江苏化工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开放导报,2014,10(5):89-91.
[4]2015年1~12月中国石油和化工主要产品产销总量平衡表[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16,02:75.
[5]杨瑾. 安徽省化工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6:76-77.
[6]裴晓华,徐立青. 我国化工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6,30:11.
[7]赵志平.2015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回顾与2016年展望[J].当代石油石化,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