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涛 杨强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核心,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规范和引导作用。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民族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其价值取向影响着民族事业的发展及民族团结进步的促进。文章通过调查分析,并结合“三个倡导”主题班团活动以实证的方式去探究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践行的现状及原因,为民族高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民族高校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5.038
On the Cogni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Ethn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IANG Tao[1], YANG Qiang[2]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 Techn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Sichuan 610041;
[2] Preparatory College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Sichuan 610041)
Abstrac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the core of the value of the common ideal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has the function of regulation and guidance to the thought and behavior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successors and builders of the socialist nation, its value orientation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ause and the promotion of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The article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three advocate" theme class activities in an empirical way to explore ethnic university student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concept of cognition and practice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status quo, for Na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s'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concept provides a new train of thought.
Key words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更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与行动导向。①民族高校大学生具有多民族、多文化、多信仰等特殊性,其中难免出现偏移主流价值观、道德观念模糊淡化等现象。②然而,目前关于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的研究尚少。因此,探讨研究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的特点更有助于为民族高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效方法。
1 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践行现状
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探究了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状况。该调查问卷主要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内容认知程度与践行效果等核心内容进行调查。通过对400名民族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近 60% 的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然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基本原则及践行路径难的理解与认知显得不够准确与深刻。对民族高校大学生理解最深刻的三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发现,频次较集中在8項价值观:爱国、自由、平等、和谐、诚信、富强、民主、文明;其中关于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内容的认知情况调查显示,对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以及个人层面的爱国、诚信有更广泛和深刻的认知与理解。
在对民族高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研发现,民族大学生对对教育方式的认同度偏低,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在日常行为以及价值取向上仅仅停留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表面层次上,并没有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效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本次调研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16个班级紧紧围绕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开展了辩论赛、模拟法庭、知识竞赛、民族运动会、我和国旗合个影等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活动,通过形式新颖、全员参与、亲身体会的活动,民族高校大学生更好地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普遍反映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了更大积极性与主动性。
2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认知与践行的原因
2.1 内部因素
当今,民族高校大学生与其他95后大学生一样普遍以利益至上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标准,由此产生了自大自我、追名逐利的思想意识,甚至出现道德缺失的行为举止,③从而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同时,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经历由直接利益层面的认同逐渐发展到理想信念层面认同的这样一个过程,④一方面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刻,随着民族高校大学生知识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也不断加强;另一方面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缺乏统一性,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方面的内容的认知程度不同,他们对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内容更为熟悉和了解,而对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和个人利益关系不太大的内容较为生疏甚至不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不断地将认知转变为践行,大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由于民族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价值观及行为习惯的影响,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实际行动往往与他们的价值观缺乏统一性,即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只是停留在意识认知的层面而没有有效地践行于行动之上。
2.2 外部因素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国内外新事物的广泛传播以及新媒体的迅速崛起,这些在给民族高校大学生带来了广阔眼界和创新思维,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目前,各个民族高校通过纸质媒体、平面媒体以及网页媒体等各种途径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是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民族高校大学生经常浏览的论坛、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载体上针对民族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教育内容相对较少,同时,宣传教育针对性不强、互动性缺乏,忽视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作用的发挥,忽视了新媒体在引导民族高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在民族高校中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工作,缺乏宣传教育其应有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创新性,缺乏宣传教育其应有的舆论主阵地和教育新平台,这是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主动认知与践行的重要原因。
3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践行的新思路
3.1 重视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系统学习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民族高校大学生各方面、全过程学习抓起,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的第一课堂教育工作及教学成效,同时将教育工作从第一课堂扩散到民族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覆盖到所有受教育者的每个成长环节。从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出发,建立符合学校教育环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研团队,进而通过一批教育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育团队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一系列相关讲座、报告等加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践行于学习和工作中。
3.2 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
加强新形势下民族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民族理论及民族政策”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引导民族高校大学生了解民族常识、民族政策及民族法律法规等,从科学的角度去了解和认知各个民族;通过讲座、讨论学习、主题班会等形式积极学习中央少数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民委相关会议精神,提高民族高校大学生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水平;充分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的平台,开展民族知识竞赛、民族舞蹈大赛、民族运动会等校园文化活动,同时组织学生结合专业优势围绕民族地区发展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将校园民族团结教育延伸到社会民族团结事业的各个方面。同时,创新思维、创新模式、创新手段,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三个离不开”思想、“四个认同”和“五个维护”入脑、入心、入耳。
3.3 创新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
引导民族高校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通过传统的课堂教育、讲座教育加强学生理论素养的学习,还要不断探索并丰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增强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实践性和有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包括了民族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和工作学习等各方面的要求,同时也要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以及学生思想动态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落脚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真正吸引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注意力,让宣传教育工作其更接地气、更具吸引力、更具时效性和普及性。此外,在注重施教的同时,更要通过丰富的“三个倡导”主题实践活动以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变单一的宣传教育为灵活多样的体验教育,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进而潜移默化地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4 发挥新媒体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特有作用
民族高校须占领新媒体教育主阵地,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通过传统网络平台中的网站、论坛以及新媒体中的微信、微博、QQ等来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形成更具广泛性和主动性的“新媒体课堂”。通过“新媒体课堂”的生动教育、互动讨论、广泛宣传可以充分调动民族高校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但是,高校必须重视新媒体特别是论坛、微信朋友圈的监督监管,严禁不实消息以及不良思想的宣传及传播,不间断地推送杰出校友、榜样学生等引导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及践行,从而为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一个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三维一体”的教育新模式。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项目“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践行的探讨研究 ”(2015 SSZH11)
注释
①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人民日报,2013-12-24.
② 安塔林夫.多元文化环境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特殊性[J].前沿,2014(5):39-41.
③ 胡刚.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现状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1):124-131.
④ 陈琳.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D].南京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