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莉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营造氛围;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4—0045—01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良好气氛呢?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
教师的态度有先入为主的作用。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具体来说,要做到:①用微笑面对学生。微笑是人际交流的一种方式,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气氛和谐、融洽。②给予学生奖励。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学也如此,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别,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得到老师的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多鼓励、表扬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信心。③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
二、积极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
目前,我们的教育目标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只有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给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才能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不但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而且他们在心理上更容易相互感染。学生彼此间的心理影响,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负面影响。某个学生的思维火花,能够在瞬间点燃课堂,激发出集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课堂即刻呈现出活跃状态;个别学生的消极情绪,也容易在短时间内影响其他同学,使课堂气氛出现波动。为此,教师应对学生的心理状态适时调控,始终保持学生良好的课堂心理状态。首先,教师应学会观察,从学生的非言语行为——目光、表情、动作等方面判断学生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其次,教师应善于调动骨干学生,以点带面,激发整个课堂的活跃氛围。教师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性的话,一个亲切而信任的目光,都可能激起学生的兴奋感、愉快感和责任感,且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再次,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消除和克服学生中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化解矛盾,对课堂氛围加以有效控制,以净化课堂环境,防止不良认知情绪的扩散蔓延。
三、探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实践
随着新一轮课程的不断深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合作,赞赏、评价诸如此类的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如,①宽松和谐激趣法。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②赞扬欣赏激趣法。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教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都是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③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多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在语文课堂中形成有效的互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的效果。
编辑: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