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平
【关键词】 数学教学;计算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107—01
计算是一切数学活动的基础,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因此,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只要教法得当,计算教学也可以妙趣横生,让学生产生兴趣。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经验,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激发兴趣,提高计算速度
1.激发口算兴趣,提高口算能力。利用运算定律和数字特征,运用凑整法口算。如,连加算式凑整 、连减算式凑整、连乘算式凑整、连除算式凑整和分解式凑整。
2.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每天坚持听算2分钟,采用接龙游戏、抢答、竞争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胜者被评为“计算新秀”、“口算能手”等。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注重估算教学,加快计算速度。估算的方法有多种,在教学中要恰当抓住时机,要求学生学会估算。当然,首先要教会学生估算的方法。如,可根据积、商的变化规律估算出积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是哪一位。如,875÷55,因为87>55,所以商的最高位数是十位。通过估算训练,使学生体会到估算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除此之外,在培养学生估算技能的同时,教师还要向学生渗透估算的意识和理念。
4.提倡算法多样化,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如,1.25×8.8出现了1.25×8×1.1和1.25×(8+0.8)两种计算方法。笔者及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优化学习方法,大大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往往影响学习效果,许多学生缺乏耐心细致的好习惯,往往马虎粗心,这样就容易算错。根据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培养学生三种良好的计算习惯。一是培养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习惯。二是培养审题习惯。首先要看清楚题目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然后结合运算顺序和数字特征,想想有没有简便可行的办法,以及计算时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是培养打草稿的习惯。有部分学生打草稿时很草率,随意性强。在已写过的纸张上找空隙反复地写。到头来自己也无法辨认该是哪个数字,造成计算错误。所以一定要强调学生做到草稿不草,从上往下写,写过的地方不再穿插着写,这样会大大降低错误率。
三、根据反馈信息,及时纠错
在计算中,学生的错误总是层出不穷。有时一个极小的错误,但却屡纠屡错,这种情况不容忽视。比如,学生对添括号和去括号算理不明确。如,56.88-(36.88-12.5)=56.88-36.88-12.55=7.45。错误原因是学生在去小括号时没有把括号里的减变加,不理解已知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用这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的道理。又如,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不熟练。如,32.5×8+32.5×2=32.5×32.5×(8+2);72×99=72×(99+1)。因此,在要求学生改正的同时,要鼓励他们将自己的错误记录下来,积累一些典型的易错题。同时要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实践证明,认真改正错题,不仅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还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总之,计算能力是学生数学能力之一,数学计算是一种逻辑性很强的训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一个比较漫长、耐心细致的过程,只有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对症下药,从细处入手,正确引导,让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