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16-05-30 15:34周永夏玉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7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卓越工程师土木工程

周永 夏玉英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教育改革工程,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主要从优化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方法,与建筑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建立紧密型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双师型、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7-0077-02

一、引言

2010年6月教育部开始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从2011年至2013年,教育部先后批准了共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一批有61所大学获准实施,其中有22所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获批立项,比率达到36%;第二批有13所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获批;第三批有7所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获批。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土木建筑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中国土木工程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求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工程师。为了实现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土木工程师”的培养目标,锻造一批卓越的土木建筑工程师,使之具有更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必须进行实践教学改革,而传统的、陈旧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当前卓越土木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克服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把“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与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新模式、新内容,实现土木工程专业“懂设计、会施工、精管理、能创新、重责任”的“卓越土木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卓越工程师培养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

2013年11月28日,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以教高函〔2013〕15号印发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其中在“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通用标准”部分,第5条标准是“具有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第6条标准是“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这两条标准充分体现了卓越工程师培养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必须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确定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能力主要是具备分析解决土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检测、维修等专业实际工作。土木工程专业的创新能力则包括:了解土木工程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设备以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沿趋势,掌握土木工程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在工程设计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进行新型结构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施工、检测、维修等工作中能提出新工法、新工艺等技术创新的初步方案。

三、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推进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一)修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工程型人才的需求为引领,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我们以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为目标,以土木工程师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为主线,修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工程实践技能、工程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与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相对应,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实践领域、实践环节、技能与知识点三个层次组成,包括实验、实习、设计三大实践领域,实验领域由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研究性试验等环节组成;实习领域由认识实习、社会实习、专业基础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组成;设计领域由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组成,具体见土木工程专业实践领域构成表。

(二)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优化设计实践教学项目

土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由三大平台组成。一是专业基础实验平台,包括力学实验室、材料实验室、测量实训室等;二是专业实验平台,包括结构实验室、道路实验室、岩土实验室等;三是特色创新实验平台,由科研创新团队负责,积极开展各类学科竞赛和各种创新实践活动,保证创新实践活动有序、有效进行,加强学生研究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优化设计实践教学项目,整合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合理确定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综合性、创新型实验的比例,使综合性、设计性、创新型实验项目占实践教学项目的比例达到80%以上。同时面向全校学生全天候、多时段开放实验室,开放内容包括课程实验、专业实验、创新性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项目。采取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相結合,使实践性教学课时比例超过专业总课时30%。

(三)推行全新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以学生为本,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块教学、工学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把社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安排在企业进行。学生通过在企业各不同阶段的实习锻炼,掌握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施工的基本方法,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急应变能力等工程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工程素质。

(四)加强与建筑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建立紧密型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必须通过实践环节来培养,而实践环节必须有工程背景的实践基地作为支撑,因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重要保障。我们依托建筑企业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逐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等多功能、多途径、多模式、全方位的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确保学生专业实习、综合实践、毕业实习等在企业一线如建筑公司、监理公司、建筑设计院等企业进行,从而让学生直接参加建筑设计、工程施工、质量检测、工程监理等专业技术活动,通过现场顶岗实习,提高他们实际工作的能力。

(五)优化结构,加强双师型、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引进、培养和聘请相结合的原则,设立“兼职教授”、“企业导师”等岗位,从企业行业聘请一批技术骨干、专家到学校任教;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教师企业实践计划、教師职业资格证书获取计划和专业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以建设“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的“双师型”、“既能培养应用型人才,又能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双能型”专业教师为重点,鼓励专业教师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挂职锻炼,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逐步达到50%以上,重视教师综合职业素养、工作学习经历,积极与企业合作,加强专兼结合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四、结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是中国工程院、教育部共同推出的一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目标及要求,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我们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创新,优化和完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推行全新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加强与建筑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建立紧密型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优化结构,加强双师型、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创新实践教育基地,设置创新能力训练模块,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从而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我国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屈锋,程火焰,等.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高等建筑教育,2011,(3):119-121.

[3]蔡瑛,孙林柱,等.基于卓越土木工程师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科学,2012,(6):28-30.

[4]李秀海,曲建光,等.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J].测绘通报,2012,(6):188-190.

[5]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12-21.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改革卓越工程师土木工程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