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有多种传统的角色定位,每一种角色定位都体现了教师的特点。本文主要选取了传统角色定位中的“园丁”角色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教师“园丁”角色的传统表现,分别从寓意和行为表现两方面加以详述。接着从园丁角色与设计方案、园内管理,以及情感发展的角度,进行了探索与思考。最后,本文指出了教师应作为一位“阐释者”,致力于学生的真正发展。
【关键词】教师;园丁;角色定位
园丁,作为一个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曾是光荣教师的称号,也是教师要求的标准。它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培育,也体现了教师的无私的奉献精神。
“园丁说”对今天的教师角色定位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知名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认为,园丁是现代性的幻想,现代文化是一种园丁文化。当然,在“园丁颂”、“园丁赞”的巨大声音中,在不断颂扬园丁隐喻的进步和优点时,它的缺陷也不应该被遮蔽。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师角色定位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授业传道者、研究者、管理者、引导者、课程开发者、心理医生等现代教师角色定位应运而生。由此可见,对于“园丁”这一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我们应该辩证看待。
一、教师“园丁”角色的传统表现
(一)教师“园丁”角色的寓意
“教师是园丁”的观点反映了一种农业模式,是一种自然主义的教育观点,要求按照学生的天性和本来的样子去教育,基于学生这些“秧苗”的本性,顺其自然。教师的作用就像培植苗圃的园丁,对秧苗进行培育,需要经常地定时浇水、施肥、松土,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教师作为一个园丁,需要充分地关注花朵的可生长性,重视学生成长历程的共同规律,同时也要意识到每一粒种子可能开出不同的花,要照顾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另外,园丁这一对教师的隐喻,忽视了教育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需要教师运用自己智慧去面对事先无法预料的新问题,没有充分肯定教师的形成性作用,也没有意识到教师作用其实是很有限的。
(二)“园丁”角色的行为表现
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化,像园丁精心培育花卉般孜孜不倦地乐于培育人才。教师要奉献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对学生应“因材施教”,即通过个别观察、谈话,在了解认识学生个别差异特点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教师对待学生要像对苗圃那样“精耕细作”,如朱熹的六条“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就集我国古代对读书方法精细研究之大成,而且从心理学角度看,其中许多是符合人认知发展的规律的,与认知学派有异曲同工之妙。引发诱导,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激发求知欲,积极思考,明确表达,即要“开其意”、“达其辞”,能从具体事物中概括普遍原则,再类推同类,扩大认识范围。教育方法特别突出“感化”与“点化”,前者体现中国传统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精神熏陶,即将所传递的知识蕴涵于真实的情景中,而不是用概念与逻辑推导出来的,学生接受知识过程是沉浸并体验这种充满道德精神生活情景;后者是建立在贯彻感化的基础之上,抓住教学生活中的每一有利情景,顺其自然进行,促使学生自己体验其中道理。
教师是“园丁”这一自然主义教育观点,突出体现了中国古代教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行为表现有:观察学生的行为,即控制、解剖、克制、承受,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完美人格;考虑学生的情感,即心理、顿悟、反省、总结,其核心是关注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感受,即适应、培养、树立,提升学生价值感与成就感;强化自我认识,即自助、自律、探索,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成长过程。
二、教师“园丁”角色的现代思考
(一)园丁与设计方案
作为园丁,他首先意味着对园圃、花苗的设计与护理。园丁的心态体现了对一种完美、纯净、健康的教学秩序和学生品行的设计。园丁们将园圃和花苗看成自己施展专业才能进行培植及修整的舞台,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学生潜能的充分全面的被开发、人类的无限超越和真正的发展。园丁何以能如此?就园丁和园圃、花苗的关系而言,园丁代表着改造的一方,主动性的一方;园圃和花苗代表着被改造的一方,被动型的一方。就改造关系而言,改造者始终代表着发展的方向,被改造者应该在改造者的指导下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这样,园丁在一定意义上就被赋予了立法者的权利和理性设计的权利。从理性的角度看,园丁的设计完全合法,在现代性的网络中,花苗的唯一选择就是内化这种设计,配合这种设计,听从这种设计。作为园丁的教师,他们拥有对学生进行形象和品行设计的权利,几乎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审美观念和规格标准去耕耘。当教师对学生的设计符合他们自身规律的时候,这种行为将会促进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但不能保证每一位教师都能准确无误地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做出正确的设计方案。当发生设计方案与学生个体存在较大差异时,教师对学生的改造就将会徒劳无功,甚至是有害的。
(二)园丁与园内管理
园丁必须进行园内管理。首要的工作就是除杂草和杀虫,他们不是园丁培植的对象,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严重危害了花苗的生长和园圃的整齐秩序。除草和杀虫是园丁的天职工作。这对于园丁而言,不是一种破坏行为,而是一种创造。作为园丁的教师,他们有对学生界定、区分、分类的权利和义务。因此,他们要划分好学生和差学生,以便因材施教,区分对待。何为好学生、差学生?关键在于他们的表现和成绩,在于他们是够有利于整个良好的秩序的形成,在于他们在整个秩序中的位置。
正像园丁根据园圃的整饬来区分杂草,对于那些不能被教育改造的、难以适合班级生活的学生,他们则有可能被视为杂草、病虫害。杂草、病虫害是不能改变坏的本质的,所以必须被清除。但是在教学中,教师难道能对这些所谓的差学生不闻不问?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或许在现在的学制中,我们更多的是以成绩的高低来界定好学生和差学生,难道差学生因为在某一方面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教师就可以放弃对他的辅导和教育吗?况且,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趋于多元化,好学生和差学生从不同方面来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样如何去明确孰为秧苗,孰为杂草?
(三)园丁与情感发展
除了杂草和病虫害需要园丁清除,园丁还要进行定苗、梳花,鉴别哪些是好苗子,是能结果的花,这样做是为了给那些好苗子和花朵提供充足的养料以使其茁壮成长。此外,园丁对花苗的修剪是必要的,否则旁逸斜出是必然。
教育中,园丁称谓使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潜能、资质进行划分,发展某些而限制另外一些。为了适合良好的秩序,必须牺牲情感、自由和欲望等。园丁的辛劳使得学生个人必须良好地管理自己,这是理性的结果。教师也同样时刻提醒自己和学生别犯错误,犯错误会影响整个的设计和秩序。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园丁隐喻剥夺了教师、学生作为人的权利,他们的身心时刻受着无形的压力,不利于人的成长与发展。
园丁是在传统的观念下产生的,因而园丁这一隐喻带有不可避免的传统性“胎记”。教师角色面临着新的社会状况的挑战,需要教师尽快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以适应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对园丁隐喻的反思并不是否定园丁辛勤培育花苗的行为,而是改进传统的理念,更好地启发当代人对教育角色定位的更新。教师应该是一位“阐释者”,与学生对话,互相交流,相信并尊重学生,敞开自己并敞开地接纳他者的同样的敞开,共同致力于学生的真正发展。
作者简介:
过筱(1995.08~),女,籍贯:绍兴,学历:本科在读,职称:会计初级,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财务会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