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生物创新教学

2016-05-30 05:39:39罗生旭
关键词:成效创新教学高中生物

罗生旭

摘 要:创新一直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向,创新教育是当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其创新思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创新性教学方法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对应的概念。虽然名稱各异,但本质都是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让高中生物课堂充满乐趣。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创新教学;成效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8-079-01

0

教学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也随之被流传了下来,这些方法不仅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替换,更是因人而异。其实生物教学成效的提高,其最重要的还是在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想结合,再者教师也应该注重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认真的回顾自身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工作内容,继而提高教学成效。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讲:

第一,让生物课堂多一份实在,少一份形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情景的创设占有环科或缺的地位,它必须要与教学内容相关,不能搞形式主义。如,人教版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情境创设,教师问:“你见过蛋白质吗?你知道蛋白质有什么作用?如果你想合成蛋白质,你认为首先应做哪些方面的工作,以免走弯路?”学生列举了生活中的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的作用,关于最后一问,学生答到需要知道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以及排列顺序。过渡:“同学们知道氨基酸吗?氨基酸是如何形成蛋白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讲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后,组织学生讨论人类研究蛋白质有什么意义?前后呼应,并适当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这样情境创设能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关键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说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的课堂又怎会不让学生们感兴趣,又怎么会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第二、让生物课堂多一份创意,少一份随意

何为创意?创意是一种通过创新思维意识,进一步挖掘和激活资源组合方式进而提升资源价值的方法。在高中的生物课堂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是由联邦德国根舍因提出,此方法在企业管理的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并且已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及应用。该方法主要有三个特点:1.鼓励学员独立思考。首先,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的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这样的话不仅让课堂乏味无趣,没有实用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更是打消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要的一点是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的思考与创新。但是相反“案例教学法”则不然,他会不会告诉学生怎么办,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创造,让学生自己去找到答案,这不仅使得枯燥的生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并且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最后通常以教师提问的方式结束一节课的教学,但在在“案例教学法”的后期,还会有小型的辩论,他会鼓励学生们各抒己见,这一环节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交换思想、取长补短,并且还提高学生们的交流能力,这种意见的交换,也会对学生们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激励学生们奋发向上,积极刻苦的学习,更加的勇于创新。2.重视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都是知道的,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一般就是听多少是多少,提问时交流的唯一方法,结果就是学生学到的更多是死知识。但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在听课之前都是需要学生自己根据老师所提出的案例自觉得消化内容,遇到不懂的地方,自行的查阅资料,主动的去学习,然后经过自己的认真研究思考,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无形中就是学生们学习能力的一种升华。相反,这种方法无形中也促进教师的思考及其对能力的追求,为了更多的满足学生,教师就需要更高的提升自己的教学内容及能力,这一方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3.引导学生从重知识走向重能力。

第三、让生物课堂多一份引导,少一份灌输

引导,顾名思义就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其实教学也是一样的,在课堂上,应该多一份引导,这样的话才能让学生不被死知识所束缚,让学生能在知识的天空更好的翱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美国“结构教育”学派代表人物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当前乃至全世界都是收到推崇的。其实“发现式教学发”是一个统称的概念。把这种方法用到教师的教上就是“发现式教学”,用到学生的学习上呢就是“发散式的学习”。这种课堂的教学方法其实就是模拟科学家的发明创造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绝对是有很大效果的。在科学求知领域,科学家并不是因为对事物或者现象有了认识而去发现,他们而是为了发现而去认识、寻找。但是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这个问题却被严重的忽略,现如今更多的教师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而教?而自己的学生又为什么而学?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当今的教学中却被错误的理解和认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教师一味的只是将知识利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填入学生的大脑,学生也不知道自己学了这些东西是为了什么,我们难道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吗?当然不是,我们是为了能力,学历知识都不等同于能力,我们教学的目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让他们有社会生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死读书读死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多一些引导,让学生们自己去创新,去思考,这样才是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而发现式教学完美的突出了这一点,他带领着学生走向创新,使学生们处于最佳的创新状态之中。

[参考文献]

[1]马尚盛,申海香.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理想课堂”的构建[J].中学教学参考.2016(08).

[2]苗清.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华少年.2016(15).

[3]张瑜.刍议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6(12).

[4]王婷婷.如何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学习的兴趣[J].新课程(中学).2015(02).

猜你喜欢
成效创新教学高中生物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必要性及成效分析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8:31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27:15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25:51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