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扬
摘 要: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出发,探讨翻译生态环境中各要素和认知主体的意义构建关联过程。通过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认知模型和隐喻探讨隐喻式翻译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要素关联,论证隐喻式翻译的合理性。
关键词:生态翻译;意象图式;认知模型;隐喻式翻译
傅雷先生认为翻译应追求神似的境界。神似原作的译文可使译文读者跨域文化差异的鸿沟,获得和原文读者相同的审美意象。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尊重每种语言的特征,应将原语的结构作适当的调整以适应目的语的独特表达方式。沃伦则认为翻译是人们认知和生存的模式。当把作品从一种语言环境移植到另一种语言环境时,它们必须像人类个体或群体的适应和成长一样,只有适应新环境并随之演化才能生存下来(Warren 1989:6)。生态翻译学所强调的翻译的平衡、适应、选择,可以从认知语言学中获得一些新的研究视角,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一、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概念兴起于2001年,其代表人物胡庚申教授借鉴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将其适应选择论引入翻译理论研究。此理论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译者要适应整个生态翻译环境就要进行选择”。而“翻译生态环境”是作品、原语和译语交织作用所呈现的世界,是社会、文化、语言、交际以及作者、读者等互动的生态群落,是制约译文优选和最佳适应性的多要素集合。
翻译选择适应论对翻译本体的阐释中将“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作为翻译的原则,将“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的三围转换作为翻译的方法,将从“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译者素质”角度出发的“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作为翻译的评判标准。
胡庚申(2011)认为翻译生态系统内部各相关要素间存在着内在的双向关联互动和交叉重叠现象,使其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各个翻译生态系统之间必须相互适应。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掌握源语和目的语的形式、意义和隐喻特点。除此之外,译者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生态环境”进行平衡,包括原文和译文的文化意境、审美特点、交际效果等。包含于生态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影响译者和译文读者意义建构过程。
二、意象图式、认知模型和隐喻
(一)意象图式
“意象(image)”这一概念来自心理学,多指一种心理表征,是认知主体根据来自信息来源的表象,形成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在意识里留下的具体记忆痕迹和整体的结构关系。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将“意象”和“图式(schema)”结合而形成“意象图式”这一概念,并将这个概念运用到隐喻分析中。人们在与外部世界进行互动和体验中获得主要起抽象结构的功能的意象图式,处于抽象层面的意象图式可以通过隐喻来建构我们的非身体经验。Carrel(1984)认为,背景知识是一种图式,任何语篇本身不能承载意义,只不过通过语篇的符号系统引导信息接收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主动建构语篇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翻译要帮助译文读者构建和原文读者相似的语篇意义,尽管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具有不同的意象图式结构。
(二)认知模型
人们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性体验过程中形成了意象图式,从而形成了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认知模型是人们在理解世界和认识事体过程中形成的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模式,是相对确定的心智结构,由概念之间相对固定的关联构成。人们在此基础上建立范畴,进行范畴化,概念与范畴对应获得了概念,从而获得意义。意象图式和认知模型是理解隐喻的关键。王寅(2007: 204)认为体验性是认知模型的重要特征,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认知模型具有完整性,它不仅具有相互关联的各个部分,而且被视为一个具有完形结构的整体;认知模型还具有内在性,是人类在心智世界中认识事体的内在方式。
认知模型是一组相关情景和语境,存储于人类的大脑中的某一领域中所有相关知识的表征,他是形成范畴和概念的基础。一个概念范畴可在其认知模型中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对等物。认知模型具有开放性,会随着人类知识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同时认知模型具有普遍性,我们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必须通过它来认识世界、进行推理、理解意义。
(三)隐喻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思维、语言活动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存方式。隐喻允许在不同的概念域之间运作(whorf,1939:146)。洛克认为我们的心智概念是隐喻性的。隐喻是人类生活、思维、体验和获取知识的方式。正是因为人们隐喻的思维方式使人们看到了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产生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投射,这种投射并不依赖客观性,而是更多关乎人类思维的某种相似性。这也使得隐喻式的翻译具有了存在的价值和完成的可能。
Sapir和Whorf假说认为不同的语言划分自然与确定范畴的方式不同,某种语言的内部结构会影响其使用者的思维习惯。不同语言使用者的概念结构不尽相同,这会影响他们的习惯性思维。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范畴化的方式和结构不同,即便在同一个文化中,人们对外界的认识仍然是通过隐喻实现的,人们通常用熟悉的东西做比喻在解释陌生现象,而且其解释方式通常是非同类类比。翻译存在的意义主要是译语文化中需要原语文化相对应的成分,或者就是在相对应的领域里原语的成分在译语中缺失,所以通过翻译来引入。
三、生态翻译学照应下的隐喻式翻译模式
译者的目标之一是尽可能在语言形式上与原文保持一致,这意味着译者要尽量忠实原文而不是通过译出语来解释译入语。理解原文,在意象图式和认知模型的照应下,译者构建概念结构,尽量与原作者意图表达的事件结构保持一致。这种方式给译者带来的认知心理运算压力最小,译者不必在译出语中寻找对等的隐喻范式和语言表达。但这种方式其实是把心理运算的压力转嫁给了译文读者。译文读者需要在阅读译文时不断将译文中的语言表达通过背景知识映射到自身的认知模式下来获得意义。
翻译应将原文的概念及隐喻结构映射给译文读者,使译文读者通过译文概念隐喻结构产生与原文读者尽量相同的心理意象。从这个角度理解隐喻翻译的一致性应体现为超越表层形式结构的心理意象和隐喻概念结构,而体现在翻译过程中则更多的是一种对原文的结构和重构,以及译文读者基于自己世界知识的隐喻建构。译者、译文读者的心理图式和背景知识介入整个流程,使得这一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和主观性。Langacker认为理解活动具有创造性,翻译包含了理解活动也必然具有创造性。从这个角度看,翻译必然是一个既主观又客观,既模仿又创造的过程。
隐喻式翻译可使人们不熟悉的东西通过人们熟悉的交际模式或概念范畴得到解释,而且容易被译语文化背景的人接受。被表达事件的概念结构由译者从源语中解读获得并作为输入空间与译语语法相整合,从而生成该事件在译语中的概念表达结构即译文。整个翻译及各要素之间的关联过程就是基于认知模型和意象图式的隐喻映射过程,其中翻译生态环境及意义建构主体间的多维互动遵循适应选择原则。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翻译理论研究从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译者、译文和译文读者的平衡。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借鉴了意象图式、认知模型和隐喻相关的理论,揭示翻译过程中上述诸要素之间的流动性和动态性,以及隐喻式翻译在交际机制上的合理性。不过,隐喻式翻译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相关概念范畴在目的语中存在缺省的问题。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索,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理论线索和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胡庚申.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J].外国语,2009,(2).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机器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1,(8):6.
[3]刘珊珊.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口译[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
[4]王斌.隐喻系统的整合翻译[J].中国翻译,2002,3,(23):2.
[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Warren,R. The Art of Translation: Voices from the Field[M]. Bost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1989.
[7] Whorf,B. L. The Relation of Habitual Thought and Behaviour to Language. In Language,Thought and Reality[M]. 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39.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