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摘要]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历时研究,其认知机制比较复杂,但意象图式却是最根本的动因。意象图式使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成为可能,并为最终的范畴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意象图式 一词多义 隐喻 转喻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073-02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的语义现象,对多义词的扩展模式和认知机制,国内外已有一定研究,但研究多是从比较片面单一的角度进行的,如仅从原型范畴理论或隐喻转喻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很少从意象图式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点尝试。
一、意象图式
在人的认知体系中,除了基本范畴之外,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认知构成了另一个重要的认知层面,Lakoff称之为动觉意象图示,或简称为意象图示(image schema)。意象图式的概念最初由Lakoff & Johnson(1980)在概念隐喻理论中提出,被认为为整个概念系统提供了体验的基础。
Johnson的《思想中的身体》(Body in the Mind)(1987)一书至今仍然是研究意象图式理论的最权威、最系统的著作,其中给出的定义也是众多学者奉行的判断意象图式的标准。意象图式是在我们的视觉、动觉经验中反复出现的动态构型,它为我们的经验提供连贯性及结构。”还有其他定义也是比较被接受的,如意象图式是空间关系和空间中运动的动态模拟表征;意象图式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对感性经验进行的压缩性的再描绘。
意象图示的定义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是相同的。首先,我们的身体不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在与外部客观世界进行接触和互动,意象图示就产生于这些活动之中,并給这些活动以连贯、意义和框架。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这些框架来表示这些活动,进行推理,从而把看似无关的事情联系起来。意象图式具有很多特点:它是一种抽象结构,来源于人体在外部空间世界中的活动,具有体验性;它是许多具有一些共同特点的行为与活动的框架;它是头脑中抽象的表征;它在人类的活动中是不断再现的;它产生于人类的具体经验,但由于人类可以把它映射到抽象概念中去,因此它可以被用来组织人类的抽象概念,并把看似无关的经验联系起来。
认知语言学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研发了多种意象图示,较常见的有:起点—路径—目标图示(SOURCE—PATH—GOAL Schema)、中心—边缘图示(CENTER—PERIPHERY Schema)、部分—整体图示(The PART—WHOLE Schema)、容器图示(CONTAINER Schema)、连接图示(LINK Schema)、力图示(FORCE Schema)、线性图示(LINEAR ORDER Schema)和平衡图示(BALANCE Schema)等。以起点—路径—目标图示为例,它的构成要素有:起点、终点、路径、方向。如:A water drop rolls from the table onto the ground./Ill fly from New York to London.它们都有一个出发点,沿着一个路径到达终点。
这些图示都基于一定的生理基础,如起点—路径—目标图示的生理基础是:当身体从一个地点移到另一个地点时,一定有起点、终点和路径。中心—边缘图示的生理基础是人体具有中心和边缘,构成要素是实体和边缘。中心是重要的,边缘是次要的,边缘依赖中心而存在。
再如,整体—部分图示的生理基础是人本身以及其他物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构成要素有:整体、部分、构造。在此图示中,只有部分存在于同一结构中才构成整体。人的经验将家庭及其他社会团体视为有部分组成的整体,如一个政权的倒台被称为“瓦解”。
二、一词多义及其词义扩展模式
一词多义关系是所有自然语言的普遍特征,英语是一门高度发展的语言,更是如此。在现代英语中,绝大多数词具有一词多义的特征,少则二三义,多则上百义,如“go”的不及物动词的义项就达到21个。然而,当一个词首次被创造出来指称某种事物和现象时,其意义是单一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语言的发展,同一种符号不得不被用来表示许多的意义,结果就形成了一词多义现象。对一词多义的研究有共时和历时两种,但以历时为主。因为词义的扩展是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
多义词词义的扩展有不同的模式,Taylor(2003)提出了语义链的观点。他认为,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并非有一个共同的意义特征,而是通过一个意义链相连,相邻的义项享有共同的特征,不相邻的差别就相对较大。这是一种线性的意义链,但实际上不止于此。
Lakoff(1987)提出了散射范畴原则,他认为多义词是一个以原型为基础的范畴化过程的特例,多义词的各个义项是相关范畴的成员,原型性高的义项距离中心原型义项近,原型性低的义项距离中心原型义项远。
Langacker(2007)提出了网络模型的概念,即多义词的各个义项通过范畴化关系形成一个网络,有些处于中心的位置,或者更具备原型性。范畴化关系分两种,阐释关系和扩展关系。
(a)A→B(elaboration)
(b)AB (extension)
在阐释关系(a)中,A是图示性的,B是具体的,对A做出阐释,是A的一个实例。在扩展关系(b)中,A具有原型性,B具有边缘性,B通过某种相似性或联系从A扩展而来。
三、意象图式在多义词词义扩展机制中的作用
以上三种词义扩展的现象是基于怎样的机制发展的呢?对此,认知语言学届有各种声音,如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概念转喻、意象图式等等,将它们分割开来研究不够妥当。意象图式是其他的基石,是人类与外部世界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最初经验结构,是意义出现的认知基础和关键角色。没有意象图式和联想,意义将不复存在。
一词多义的两大重要机制分别是隐喻和转喻,但这两个机制都以意象图式为前提。隐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是源域的意象图式结构以与目标域的内部结构相一致的方式投射到目标域,其基础是相似,也就是说,目标域中如果不存在和源域相似的意象图式特点,源域的特点就不能映射到目标域中。以“Life is a journey”为例:首先这是一个源域,源域是“旅行”,目标域是“人生”,之所以journey能与life具有相似之处是由于它们具有相同的意象图式“起点—路径—目标图示”。Journey从出发点出发经历或长或短的行程后到达目的地;而人亦是从出生经历几十年到死亡,也是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正是基于相同的意象图式,才使二者的隐喻过程得以实现。
概念转喻发生在单个认知域或毗邻认知域,强调的是一种关联性,是用一个凸显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如“He borrowed her wheel for a spin to Italy”句中的“wheel”替代了“car”,这是事物与部分之间的转喻。这个转喻机制也以意象图式为基础。意象图式可以被看作是语域的一个下层范畴,因为绝大多数的概念都蕴含其他概念,如解释“脚”就要提及“腿”,解释“腿”就要提及“身体”等等。
原型范畴理论对多义词的解释更是屡见不鲜,但原型的产生也是基于由人类与外界的互动所产生的意象图式。首先由于人类与世界的接触和互动,在人脑中形成了各种意象图式,对每种意象圖式都抽象出来原型,进而在原型下形成了范畴,范畴内部的各个成员由“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范畴的中心即原型。
多义词的词义扩展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据可循的。范畴的各个成员是从范畴原型出发,通过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的。以多义词neck为例:根据《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neck具有下面几个主要义项:
(1)N-COUNT Your neck is the part of your body which joins your head to the rest of your body. 颈
(2)N-COUNT The neck of an article of clothing such as a shirt, dress, or sweater is the part which surrounds your neck. 领口
(3)N-COUNT The neck of something such as a bottle or a guitar is the long narrow part at one end of it. (瓶子、吉他等的) 颈状部位
第一个义项的产生凸显了语言的任意性,是这个范畴的原型。义项(2)的“领口”与(1)的“颈”具有接触(CANTACT)图示,两者是接触、毗邻关系,把对自身人体部位的认识运用到外部事物中,从而形成了一个转喻的认知过程。义项(3)“瓶子、吉他等的颈状部位”与原型“颈”虽然属于不同的认知域,但它们存在相似的意象图式,在人体中的形状和在物体整体中的形状具有相似性的特点,为二者搭建了通道,是一种认知域维度的隐喻扩展。
四、结语
由此可见,意象图式在多义词的词义扩展机制中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意象图式是隐喻、转喻和原型范畴的内在动因,但对意象图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大这一领域的研究力度,以期为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参考文献】
[1]Lakoff,George and Mark Johnson.1980.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Johnson,Mark.1992.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of cognitive semantics. Cognitive Linguistics 3(4).
[3]Lakoff,George.1987.Woma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World,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Langacker, Ronald W.2007.Ten Lectures on Cognitive Greammar By Ronald Langaker.Gao Yuan and Li Fuyin.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