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2016-05-30 17:28:20蒋玉刚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策略

蒋玉刚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师开始注重在物理教学中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因为只有通过接近生活的案例,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切实感受到物理学习的奥秘。本文结合多年物理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是一项以研究生活现象、分析生活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一项教学科目,在初中学校教学中占着很大的比重。正所谓“学以致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生活现象、解释科学原理对于促进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以及日常的学习心得入手,将生活现象、生活实验以及生活问题、生活案例融入物理课堂教学,谈一下我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一点认识,旨在为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进行以及高效进行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一、课堂教学引入的生活化

初中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但普遍贪玩多动,尤其是课间休息时间,打闹是常见现象,这往往对下一节课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引入,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课间活动的精力转移到课堂新知识的学习上来,推动课堂教学的有序、高效展开。初中物理教学亦不例外,将生活化教学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出发,让学生产生熟悉感,并调动原有的知识体系去解决新问题,达到实现“从生活走进物理”的课堂教学引入的目的。这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知欲望,还能为整个课堂教学环境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例如,在学《光的折射》内容时,在课堂引入环节中,初中物理教师可通过自制教具:一支笔,插入装了水的透明水杯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现象,并提出“为什么看到的现象是不同的?”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这种生活化教学引导,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对相关的物理现象产生极大兴趣,从而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展开。

二、课堂教学活动的生活化

构建生活化情境,能够让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充满了激情和乐趣,让学生始终充满高涨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使得有限课堂教学时间得到充分利用,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未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和领悟,通过对生活各种现象和规律的解释,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现象中领会新知识、新概念,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要在关注个体日常生活的基础之上,通过熟知的生活现象,提出新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在生活中学习物理。例如,在学习《汽化和液化》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回想烧开水的情景,让学生说出烧开水发生的现象,然后提出“为什么水烧开的时候,会有白雾冒出?”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再结合教材内容,引入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具体现象,等等。这不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是物理,并产生了将所学物理知识去解释生活的现象和规律的强烈欲望,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多用生活化的实验器材,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学科目,比如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实践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正是物理学科特有的特点。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条件,让他们多进行一些生活实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小小的鸡蛋、废弃的一次性筷子、空矿泉水瓶、好玩的牛皮筋、乒乓球、玩具小车、气球、磁力棒等等。这些很好的实验器材,可以演示许多科学现象,验证很多科学规律。如矿泉水瓶在力学实验中可以完成: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浮力的产生、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液体压强的特点、验证大气压的存在、探究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制作模拟潜水艇等等;在物质的特性中可以完成:物质的熔化、液化的形成等的实验;而在光学方面可以当凸透镜,模拟探究远视、近视的成因。可见,小小的矿泉水瓶能验证的规律还真不少,会让学生觉得矿泉水瓶真神奇啊!兴趣的延伸会导致学生在课外继续实验,教学也就延伸到了课外。如果我们能在实际生活中就地取材进行实验,让每个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探讨科学规律,更能在课后的生活中使实验得以延续。学习兴趣被调动了,学习热情高涨了,那么教学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善用生活化实例改进习题,引导学生解决生活问题

习题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内容,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内容的相关习题过于抽象化、理论化,导致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生活案例进行习题的改编,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物品、生活常识,站在探究的高度,引导、启发学生关心身边的事物,观察和体验身边常见的现象,及时巩固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落实物理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物理教学让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技巧。比如我们在学习了热能的知识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当前水壶里水的质量、温度以及电磁炉的热功率等内容计算水多久能够烧开,或者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闪电以及雷声的时间间隔来计算云层的高度。通过这些生活化的知识,就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能够更好的解决生活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提升物理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中学物理教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结合,我们必须抓住物理教学的四个主要方面,即入门、讲解、实验及作业。在入门阶段用清晰,浅显易懂的文字描述,在讲解中辅助以生活实例,在实验课上走出实验室的束缚,在课后的作用中加强与巩固。只有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能够真正达到提高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谭龙飞.简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0 .3.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8:59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2:55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4:04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7:41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05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