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美剧《凯莉日记》中的中国学生形象

2016-05-30 11:00黄晓晨
艺术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东方学萨义德爱德华

黄晓晨

摘 要:本文以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观点解读美剧《凯莉日记》,试图解析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学生形象和特征,分析在西方话语权主导下美剧对中国学生形象的塑造和导向,从而剖析美国对于中国的解读总是带有浓重的东方学色彩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美剧;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中国学生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风暴的影响下,各国文化也开始以更加简便的方式为人们所获知。电视剧就是了解他国文化的很重要的渠道,而美剧在这样的文化潮流之中无疑是难以忽视的生力军。我们可通过美剧了解美国,同时我们也发现美剧中越来越多的国人身影,这些角色无疑是美国人对中国的理解和形象建构。而当我们细看美剧中的国人形象时,我们会发现在东西方的文化背景之下,对于国人形象,尤其是中国学生形象,差距过大,因而有必要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中去探寻差距存在的文化因素。

1 美国大众对中国人的形象的构建历史

美国大众真正接触到中国之前就已经对这片他们并不了解的土地和生存其中的人们有了诸多想象,西方人对东方和东方人的想象和描述由来已久,东方学甚至已经成为欧洲近代以来在大学中设定的综合人文学科,这一学科以东方和东方人为研究对象,是西方为向东方扩张的知识话语。

东方学是西方学术中关于东方的合法领域,塑造西方人对东方人的想象,以此来制定对外政策。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学》(1978)一书中提供了一种理解存在与文本和影像中的表征的政治的方法,这种方法把文本的词语和影像图画与权力和支配的问题联系了起来。他认为在小说诗歌、科学文本和学术专著中,“西方”“东方”的表征暗示了帝国主义实践中被书写的部分。[1]换言之,西方人所谓的东方,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东方原来的面貌,而是他们设定的神秘而充满了异国情调的代名词。

美国人借由影视剧来表现他们对中国人的想象由来已久,美剧中的对国人的形象设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对国人的身份设定。对于中国学生,美剧中也有很鲜明的形象设定。本文就将以此为切入点,解析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学生形象,从其对我们的误读来反思自我,回归理性,正确看待美剧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

2 《凯莉日记》中的中国学生

《凯莉日记》这一青春偶像剧又被称为《欲望都市》前传,在第15届青少年选择奖(2013)获得最佳突破TV剧集提名。该剧从凯莉这一欲望都市的主角的学生时代来感受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社会潮流和时尚氛围。该剧中设定的Mouse是女主角的好友,她典型的东方少女的面孔让国内的青少年观众感到很是亲切。在剧中,Mouse的外形和处事方式都特别典型地反映了美国人对中国学生的身份设定。所谓身份,其实就是建立在把他者的特征概括为与自己不同的基础之上的。Mouse在剧中只要出现就显得和他人很不相同,她的几个特点大概也能成为美国人对中国学生的预设。

2.1 爱面子

在明恩溥甚至绝大多数西方人看来,用脸面这个全人类都有的身体部分来概括中国人的性格,没有比这更为荒谬的事情了。[2]但是在中国,“面子”确实是顶顶要紧的一件事,爱面子似乎是中国人的本能。

Mouse在剧中的成绩优异,但是总是对自己过分苛求,一直以升入哈佛为目标,并在自己的学校表现中完全以此为标准,她的成绩和课外活动都不是出于兴趣而只是入学的准备。

Mouse在剧中一心想要考上哈佛,但是同校有个同样优秀异常的男生。当Mouse意识到自己可能没有优势的时候,她开始对男生做各种小动作来抬高自己贬低对方,对已经入学哈佛的学姐则是百般推崇。

2.2 忍耐和坚韧

在《中国人的气质》一书中,明恩溥提到,中国人的耐力素质是举世无双的。他还举例中国学子年复一年的参加科举,这和Mouse何其相似。

Mouse的生活被过多的学习任务所占据,即便是人人放松的假期她都用来参加补习班。作为一名青春期的少女,她似乎很少认为自己应该享受当下,甚至连恋爱都过分强调对方的学习成绩和教育背景。Mouse对自己的成绩虽然嘴上谦虚,实际却很洋洋自得,她对自己其实是缺乏信心的,尤其是将学习当作生活重心之后。她的这种表现似乎只为了突出凯莉一往无前即便出错也不消沉的积极向上。

2.3 孝順

提及中国人的性格,似乎就脱不开孝顺一词,这是2000多年以来国人的行为准则根基。明恩溥认为,中国人孝行的信条不仅包括行为,而且还指行为的动机,指整个道德存在。中国在美国人看来仍旧是古老的、神秘的,他们总是兴致勃勃地站在一旁观看着评判着,然而这些兴趣往往是对于一个落后的难以理解的事物的猎奇心理。《凯莉日记》中有一个Mouse相亲的场景,她的父母为她找来一个据说是清朝贵族的后裔来联姻,结果那个带着牙套发育不良的小男生坦诚家里是贫农。Mouse当时明明已经有了男友,还是听从了父母的相亲要求,甚至想不到去反抗。而这样的相亲也是抹杀自由的,是非民主的。

3 作为他者的中国学生形象的误读

通过对Mouse这一典型角色的解读,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学生形象和真实情况相距甚远。美剧中的中国学生其实是西方人对中国人的身份塑造,而这个身份又是为了将“他者”置于为与自己不同的境地上的。所以,这就不难理解美剧中的中国学生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形象的差距,因为剧中人实际是美国人对中国的一种想象和主观塑造。

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对这样的行为有过详细的解读,“在欧洲,人们可以使用像东方的性格、东方的氛围、东方的故事、东方的专制主义统治或东方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说法而不会引起误解”。(1978:32)他认为虽然西方人有关东方的观念是被他们普通民众普遍接受的,但是这些观念“缺乏精确性,很容易蜕变为不可信赖,实际上是东方思维的主要特征”。(1978:38)

由此看来,美剧中的中国学生是西方文化对“他者”的想象和建构。美剧的这种做法完全是按照东方学的二分、本质化和创造等级的步骤。东方学把东方作为西方的“他者”创造出来,一个用来突出自己身份的地域。中国学生这样的“他者”与他们“自我”相对立,在这样的对立关系中,贬低了东方,抬高了西方。既然中国学生是死读书、爱面子、拉关系、陋习累累的,那么美国学生就是追求自由、彰显个性、热心时尚的。当他们已经把中国学生框定在他们所划下的范围内,中国学生与他们而言就已经是完全不变的形象,这也就完成了本质化的步骤。在这种“他者”的构筑机制之下,美剧中的中国形象便发生了“误读”。

形象的“误读”从来都不是问题关键,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一个群体的失实解读。美剧作为媒介,代表的也是一个国家的官方的倾向,从电视剧向民众不断传达中国的各种负面形象,也是一种造势。东方学令人不安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系列在征服、殖民合同制东方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思想,也就是从思想文化角度给了西方一个非常合理合法的理由“解放东方”。

4 结语

有人曾说,语言高地就在那里,如果不想被错误的思想占据,就要用正确的思想抢先占据它。中国形象与其让西方人来传达给世界,不如由我们自己展现给他人。与此同时,我们还是应当理性对待本国文化,时时自省,汲取本国的优秀文化来塑造自我,向世界展现出应有状态,以期打破“被塑造”“被误解”,更为深远的是,我们不能“被解放”。

参考文献:

[1] 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5.

[2] 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M].译林出版社,2012:7.

猜你喜欢
东方学萨义德爱德华
《剪刀手爱德华》(海报)
描绘孤独的画家——爱德华·霍普 上
描绘孤独的画家——爱德华·霍普 下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东方学研究
省察人生 哲理思考
——《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略评
试论东方学理论视野中的“夷学”构建
论《格格不入》中萨义德的自我身份
全球化与数字化语境:审视中国东方学的三重视野
萨义德始终为弱者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