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明 李万敏
摘 要:在新的粤教版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中,存在着丰富的图片、故事、哲理文章等,通过对课本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着浪费课本资源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本文针对粤教版初中思想品德课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因素;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1-01
一、情感的含义及其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需要。情感教育作为语文教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心理和观念的变化,并在关键时刻进行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引导学生发展自我情感控制力,推动学生对生活、学习等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逐渐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真正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情感是学习一样东西的内在动因,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情感因素是极其重要的。初中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蕴含着丰富感情的课文。初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1. 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是内容丰富、蕴含着丰富情感的课文。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效果并不很好,主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地利用文章自身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时,读者不能透彻地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能看见徒有的死板的符号。”在学习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要找到课文中的某些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进行细读和品味,领悟作者的真情实感。
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是作者用心血写成的,所以要想真正理解一篇文章的思想内涵,除了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外,还要让学生在对课外仔细品读,把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背景等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很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例如,在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一下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然后把课文中的经典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学生细细品读。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政治抱负和博大胸襟。
2.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来激发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初中语文教师能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情境,就可以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了。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饱含激情的状态下进入学习。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样的,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才能提高学生的教学效率,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 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来激发情感
一个良好的环境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因此,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对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情感和创新能力。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应用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素材,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要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和爱护学生,优化课型结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
4. 理论联系生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如果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没有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就无法在学习中形成一种潜意识的感性思维,当然也就学不好语文了。学生的情感形成主要来源于生活,理论始终是需要联系生活实际的。因此,家庭与学校应该积极配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真实的生活,让学生用现实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人生体验,抒发自己的感情。
初中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指导学生投身于生活,不仅要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更主要的是要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名篇《春》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从而可以加深情感体验,对作者笔下的文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的描写就更有情感体验了。总之,初中语文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把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用“美”拨动学生情感之弦——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9).
[2] 杨志强.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J].初中语文教学, 2012(02).
[3] 王延朋.激发情感因素 促进语文教学[J].现代特殊教育,2007
(11).
[4] 俞飞鹰.“情”从何而来——如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J].现代教育科学(初中教师),2011(05).
[5] 沈海美.阅渎教学如何拨动学生情感之弦[J].中学生优秀作
文:教学,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