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云 张诚武
摘 要:如何做好区域地理的复习指导方法,是我们每个备考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谈我在高考备考复习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区域地理;宏观把握;空间定位;特征描述;原因分析;问题及治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1-01
一、区域地理复习的宏观把握
区域地理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它是以相对独立的地理知识点为基础,以地理环境的内在联系性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为脉络的。因此,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应当通过对区域地理中所有的信息进行检测、整合与提升,使其成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骨架和核心。备考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
(1)复习时教师要有意识地突出强调区域定位的重要性,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区域定位训练。
(2)根据区域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指导学生认识其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的基本规律和类型。
(3)掌握区域内的资源条件及其组合状况,特别是对区域内的优势资源和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制约作用的短缺资源重点掌握。
(4)指导学生分析区域内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人类经济活动现象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
思路点拨:很显然,从图中直接给出的纬度38°N ——40°N之间,我们可以联系出此地地处温带地区,属于我国北方地区。从图中直接给出的经度111°E——114°E之间,我们可以联系出此地地处亚欧大陆东岸的东亚季风区,属于我国中部地带。从图中直接给出的黄河流经的西部地区(北部有长城通过),可以联系出此地为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处,接近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为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从直接的区内煤炭资源丰富,铁路交通比较发达,可以联系出此地人口密集、城市集中,社会经济水平较高。
二、区域地理复习的空间定位
区域定位的依据主要有:地理坐标、区域轮廓、特定地理事物(例如山脉、山峰、河流、湖泊、行政界线、交通线等)、提示性地理事物等。其中,利用地理坐标和区域轮廓特征进行定位,是最主要、最常见的定位方法。
三、区域地理事物和现象特征的描述
描述区域地理中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特征时应当指导学生既要描述其自然地理现象的特征,又要描述其人文地理现象的特征。
1.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自然地理现象的特征:(1)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应按照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五个方面表述。(2)地形特征:应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起伏状态、典型地貌、地质构造等方面分析。(3)气候特征:应从气候类型、气候三要素表现、水热组合状况、气象灾害或制约性气象要素等方面回答。(4)河流特征:应从区域河网密度、河流长度、河流落差、主要补给类型(以上为水系特征)、径流量大小及径流量的变化、含沙量、冰期(以上为水文特征)等方面回答。
2.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人文地理现象的特征:(1)区域交通条件:应从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网的密度、交通线的走向、重要交通枢纽等方面描述。(2)区域经济特点:应从主要经济活动方式、优势经济部门、经济发展水平、重点经济区分布等方面描述。(3)区域城市特点:应从城市数量和规模、城市密度、城市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等方面描述。
四、区域地理事物和现象形成原因的分析
(1)地域性:例如,在分析区域气候特征的成因时,必须根据该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相对位置(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坡向位置)等进行分析。
(2)全面性:例如,在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时,既要考虑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又要考虑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
(3)主导性:例如,在分析城市区位因素时必须让学生知道,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区位因素,对早期城市的形成和分布影响很大,而矿产资源的开发、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等社会经济因素,对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五、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的概括
在区域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往往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发展和变化,会阻碍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会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存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 因此,备考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指导学生概括分析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1. 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类:(1)某种资源或能源的短缺。如煤炭、油气和电力供应紧张、水资源不足等。(2)某些发展条件的不利因素或先天的缺陷性。如气候干旱、土壤贫瘠、交通运输困难等。 (3)由于污染或生态破坏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
2. 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1)描述所存在问题的表现、变化特征和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2)在了解和认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背景和人类活动特点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3)根据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注:2015年度甘肃省武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ww[2015]GH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