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中分层次教学的利与弊

2016-05-30 03:03郑欣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4期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学校

郑欣

摘要: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实施分层次教学有其独特性及不可忽视的优势,在实施的过程中解决好“利”与“弊”的矛盾,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与“学”的“互惠双赢”。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分层次教学;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258-02

一、引言

分层次教学它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思想,追根朔源此教学理念其实由来已久。早在《孟子·尽心上》中有此一句:“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可理解为有道德的人教育人的方法有五种:有像及时雨一样启迪人的;有培养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答疑解惑的;有感化他人使其学着去模仿的。我想这即是古人对“分层次教学”的最佳阐述,它的精髓是:教育要有针对性,使每个学生都各有所获、各尽其才。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爱好和将来可能发展的方向把学生合理地分成若干层次,有的放矢地进行文化、专业培训,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一般的学生跟上要求,从而给每个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和发展空间。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中职)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在实施分层次教学中有别于中学或高职院校,具有其独特性,可从“利”与“弊”两方面予以体现。

二、“利”

1.各取所需,各尽其能。中职教育的生源多为初中毕业生,由于社会、家庭、年龄及以往的学习习惯等种种因素,使得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认知能力深浅不一,生源差异大。进行分层次教学,能较客观地按生源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深度,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明确“为何学”与“学什么”,做到“人尽其材,物尽其用”。

2.目标明确,教学目的性强。中职教育有两条出路:一条面对市场,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另一条向高校靠拢,继续深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意向作出选择,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教师在教学上也可有所侧重。如A班的教学可立足中职教学大纲,基本理论部分要积极向高职教学大纲靠拢,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要“讲深”、“讲透”,注重拓宽知识面,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吃饱”、“吃好”,为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学习和今后的继续培训奠定良好的基础。在B班教学中,以中职教学大纲为准则,以够用为度,对纯理论部分能删则删,能砍则砍。与其让学生听得一头雾水,出现倦怠、抵触情绪,不如花时间加强实践技能培训,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发现自身优势,增强信心,摆脱厌学情绪,学有所长。目前,国家正在推行就业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这对于中职院校而言无疑是一个良好契机,学校应积极争取建成资格认证基地,进行“对口生产”,让学生少走弯路,增强竞争力,为其就业做准备。

3.提高效率,灵活性大。分层次教学改变了以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教学方式、统一考核等“一统到底”的旧模式,经过一段学习之后,学校管理者可综合学生的意见及教师的评价进行宏观调控,实施动态管理。如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追求更高层次进入A班,鼓励他们勇攀“高枝”,争取更多学习机会;让出现学习困难的同学可适当放慢步子进入B班,逐步调整、适应。这样大大增强了教学管理的灵活性,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4.有效提高师资水平,实现“互惠双赢”。不同层次学生的资质条件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能教授各种类型的学生,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学”,只有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相互磨合,学生才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成为教学的主体,促使“教”、“学”互长。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教师的学历、专业技能、职业教学科研能力等。教师需要向学生“学习”,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提升自我。可以说分层次教学给教师带来的压力是源源不断的,而只有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师资骨干力量。

三、“弊”

1.集体观念淡薄,影响教学秩序。分层次教学打破了原有的班级界线,出现了上课聚、下课散的散兵作战方式,模糊了既定的集体观念,学生班团体观念淡薄,缺乏纪律约束力,可能影响到教学秩序。

2.缺乏“领头羊”,学习动力不足。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B层次教学的对象相当一部分是一些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性不明确或认为学无所望的学生,群体中缺乏“领头羊”,有可能较难形成一定规模的你追我赶的学习热潮,而是“互拉后腿”,产生懒学情绪。

3.自卑感和优越感作祟,影响学生间的交流。由于不理解分层次教学的目的,部分被分至B班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处处不如人。加之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可能更多,会加重厌学情绪,认为反正努力了也赶不上,就半途而废、自我放纵、得过且过。反之A班的部分学生容易产生“高人一等”的优越感,甚至会嘲笑和鄙视B班的学生。这样在A班与B班之间无形中就可能形成一道屏障,阻隔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不利于学生情商的提高,从长远看也可能会影响他们将来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四、应对措施

就如何解决好“利”与“弊”的矛盾,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提出以下观点,以供参考。

1.教师的教学理念应有全新的转变,明确分层次教学与以往“优差”分班的不同,重新定位。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根据学生入学成绩的高低,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等级,为了优中选优、保证升学率就有了“快、慢”班之分,在教师配备、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差别对待。而分层次教学不是“优差”之分,它是为了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确定一个能够得着的目标,明确将来努力的方向,将有共同目标的学生划归为一个群体,从而最大程度地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实现教学利益最大化。但在实施分层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学生敏感,尤以B班学生更为突出,所以教师应注重转变观念,切实理解分层次的含义,不要让学生产生歧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格外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切忌时时将A、B班挂在嘴边进行联系和对比,注意教学用语,特别是在遇到麻烦时,不应使用“你们这些学生成绩差,能力低”等教学忌语。教师若在思想上和态度上不能作到对学生一视同仁,使分层次带有了歧视的成分或被学生认为是有歧视的,那么就有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和感情造成伤害,触及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切实贯彻分层次教学,实行AB班教学,AB卷考核,学分弹性管理。

3.增强学生主体意识,解决“我要学”和“要我学”的矛盾。

4.磨合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制订好课程、学时、教学计划及考核内容等,把传统上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变成可动态调节的管理系统。

5.加强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注重校外实习点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教学手段。作为医学类院校,除了要加强学校与定点医院之间的见习、实习管理外,还应积极探索多层次、多途径建设实习基地的路子,如让学生走向基层医疗、走向社区服务、走向医药企业等,把实习、实训基地做大、做好,充分保证各种层次学生的需求。

6.“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中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一定文化知识、动手能力较强、思想道德素质较好的技能型人才。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必须先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水平,使教师从纯“理论型”向“既能动口又能动手”的“双师型”转变。院校管理者应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定期下临床或参加一些社会培训机构的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充实“双师型”队伍,这是培养合格、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前提和保证。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长处,也有其不足之处,如何扬长避短,发挥最佳教学效果,这才是值得我们关注、探索的。中职分层次教学正处在不断摸索、实践、完善的阶段,在“摸、爬、滚、打”中难免会有一些问题出现,这是新事物从出现到成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如能解决好“利”与“弊”的矛盾,它必然会成为受师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邹纯才,鄢海燕.分层次教学模式探索[J].药学教育,2012,28(1):24.

[2]李刚,张新敬.普通高校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探讨[J].中州大学学报,2009,26(5):98-99.

[3]李玲.分层次教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20(2):113-115.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朱丽.分层次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学带教中的应用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7):1024-1025.

[6]陈玉英,成守珍,刘悦新,等.分层次护理模式下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改革及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28):74-75.

[7]姜大源.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J].新课程研究,2012,9(270):5.

猜你喜欢
分层次教学学校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