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内外结合的群文阅读组织策略研究”初探

2016-05-30 00:29彭清鲜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说明文群文

彭清鲜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同时,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活动。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学习规律。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方式。简单地讲,就是把一组文章,按一定的方式整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老师给学生呈现多篇文章,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展群文阅读,更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改变了单篇教学的传统,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顺利开展群文阅读,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有群文阅读素材,我们课题组从“源头”做起。

首先:立足教材,精选文章。

怎样选文,选什么样的文章在一节课上呈现,是上好群文阅读课的关键。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阅读大量的文章,然后筛选出内容或形式相关或相近的文章。

1、抓主题,选类文

根据教材每篇文章的主题,可以找主题类似的文章。例如:七年级下册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写童年生活经历,回忆父亲对她的教育,表现父爱伟大的文章。围绕这个主题,我找了类似文章《墙角的父亲》、《父爱没有残缺》、《父亲的爱》,让学生品读,从不同的文章,领略父爱表达的不同方式。

2、抓写作特点,找类文

七年级大部分文章是叙事性散文,有的敘事性散文写作上有明显的特点。如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行文中多次用到了伏笔。所谓伏笔,可以理解为前文为后文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前文对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这对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是有难度的,因此在讲这一课时,就选了运用伏笔的文章《冲进风暴逃生》《悠长的铃声》;又如在讲宋词的时候,抓住宋词大多蕴含哲理,就精选哲理诗一组,如(《题西林壁》《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观书有感》《游山西村》《登飞来峰》),让学生学习,一节课就完成课内外古诗阅读《古诗中的哲理》。

3、读作品,识作者

初中语文课本中,对名家作品大多是分散编排的。学生对作者的了解通常零散而片面,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作者的了解。因此,可以通过读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来加深学生对作者成长历程、创作背景的了解,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让名家的精神光辉照耀学生的成长历程。

如:七年级学生学过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之后,推荐学生读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学过《再塑生命的人》一文后,推荐学生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样,从一个作家的某篇作品向这个作家的其它作品延伸,课内课外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作者的了解,对文学作品的喜爱。

4、抓文体,选类文

八年级语文有两个单元的说明文,说明文又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一般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一定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进行说明。所以根据这一特点,可以精选类文。如讲《苏州园林》时,又选了《北京园林》《西塘古镇》放在一起教学,更能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知识构架。

其次:构建1+2语文课堂模式

传统语文教材局限于一本书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们如饥似渴的阅读需求,而群文阅读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它是把一组文章,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呈现,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和思考力。这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个挑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摸索出来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即通过精讲一篇,再带二篇或者三篇,完成群文阅读的教学。对教材中的每一课精讲,然后用余下的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另外几篇文章。

三、巩固群文阅读成效

群文阅读的目的本就是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巩固群文阅读的成效,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小组交流

定期让学生把看过的书,用自己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出来,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亲子共读

老师推荐一组文章,让学生拿回家和家长共同阅读,然后写出读书感受。比如我们推荐学生读龙应台的《目送》、刘墉《雪地上的脚印》、《轻轻地抱住母亲》这组文章后,引起了孩子和家长情感的共鸣,尤其是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非常重视孩子阅读后的情感体验,家长非常支持这项活动,还和孩子一起写下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3、多形式阅读

分角色朗读、讲故事,使读书活动趣味无穷。“办手抄报”、美文欣赏、配乐朗诵等等,让学生从佳作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欲望。

4、做读书笔记,深化阅读

只有通过做读书笔记,学生的阅读才能有所巩固和积累。为此,我们每周布置三篇读书笔记,通过小组互查,交流,或者老师批阅等方式,检查读书笔记,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

四、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一)编写期刊,扩大学生阅读量

为了促进学生的阅读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我们语文老师编写了期刊《我爱阅读》,每期有精美文章3—4篇,里边的文章有老师推荐,也有学生推荐,每周一期,发给学生,至今已有六期,学生阅读热情高涨。

(二)制定阅读模板 , 指导学生阅读

参照国外阅读经验,我们针对七、八年级的学生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读书模板,目的是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把阅读当成是学习的一部分,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三)编撰课内外结合的群文阅读的校本读物。

配套上边的阅读模块,根据七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还发动语文老师每人搜集文章和古诗,印制成册为《美文欣赏》、《古韵飘香》,作为我们群文阅读课题的校本读物。

我们在群文阅读中进行的实践和探索,使我们意识到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从我们要求孩子们读书的初衷来看,群文阅读最终将让孩子们真正的爱上阅读,让孩子们在发自内心的阅读中发出欢笑、流下泪水,让孩子们在阅读中逐渐成长,让阅读融入生活,融入生命。

参考文献

[1]《语文课上更重要的事———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 蒋军晶

[2]《阅读课型的新尝试:群文阅读——2012年语文教育论著评析》 魏小娜

[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 周胜

[4]《树立多元有界阅读观 实施对话式阅读教学》 曾华艳

[5]《探究性阅读教学探索》 刘金贞

[6]《学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刍论》 林阳胜

[7]《构建课内外阅读学习共同体,让阅读教学焕发活力》 曹小旭

[8]《浅谈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以《最后一课》为例》 杜爱丽

[9]《构建课内外阅读和谐通道》 蒋银华

[10]《第56号教室的奇迹》 雷夫?艾斯奎斯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说明文群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说明文阅读专练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