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治理的逻辑: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演进、现实困境与努力方向

2016-05-30 10:48:04魏崇辉顾清
宁夏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魏崇辉 顾清

摘要:国家治理的过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是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具体来看,要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明确政府在国家治理中的角色定位,推进中国特色国家治理。

关键词:国家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6)02-0039-0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将国家治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予以重视。现有社会主义制度带来巨大优越性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提供了长足动力,但在矛盾凸显期、改革攻坚期的今天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仍面临来自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多重困难,必须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早日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一、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演进:现实问题溯源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治理能力的提升与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从全能式国家统管到发展式国家管理再到当下服务式国家治理,这一过程是社会经济基础、政治体制和文化观念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所推动的。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全能式国家统管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在短期内改变长期战争遗留下的贫穷状况,早日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加之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学习苏联采用计划经济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全能式的国家统管成为必然选择。在全能式国家统管模式下,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加强意识形态的宣传,从思想上强化对民众的管理;坚持从严治党治官,初步建立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并以此作为司法的依据,维护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以“单位”为单元,使机关、事业、企业和公社实行分层管理,实现社会高度组织化。同时,建立军管会,军队直接介入到国家管理当中。此种模式下国家的一切资源都处于国家和政府的掌控下,“治理”具有封闭、僵化、低效的基本特点,造成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社会创新活力不足等等一系列问题。然而不容忽视和否认的是,全能式国家统管模式适应了当时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并为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能力的提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定意义上,这种模式对于树立共产党治理国家的权威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

(二)改革开放初期发展式国家管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原有的政府统管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现实和国家管理的需求。与此相适应,政府开始尝试调整治理模式,先后进行了多次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国家逐步减少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控制和管理,转而强调地方和各社会主体的能动性,逐步由全能式的国家统管转为发展式的国家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法制建设,完善法律制度,建立一系列法律规范,强调解决问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政府在国家治理中以管理型为主,强调自身在市场经济完善和公民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但政府仍以国家的名义组织各种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生产,这种模式容易导致政府运行成本高,处理社会事务滞缓,从而导致社会治理的效率低下。

(三)新时期服务式国家治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社会和市场的复杂程度加深,在这种情况下,推行政府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自由充分的发展显得更为必要,党和政府意识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作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立现代政治秩序来保持社会稳定。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样的特殊性决定了社会问题及其复杂性,这些社会矛盾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仅靠单一的政府、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不完善的公民社会是无力解决的,因此逐渐形成了“政府—市场—公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格局。

但由于当前中国社会尚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中,既存在着传统治理模式,又面临着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难题,因此当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存在来自内外的重重阻力。不仅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有待解决,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中国还要面临现代化进程中频频出现的新情况,因此,存在国家治理的主体范围单一、体制基础受限、社会基础薄弱等现实局限。实现政府主导下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公民社会的培育最终以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当下改革的所在。

二、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实问题:双重角度的集中阐释

(一)内在发展限制

1.人民参与热情不高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社会事务的参与者和决定者。虽然当前我国政府一再强调扩大治理主体的范围、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但是由于受到生活水平、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等限制,民众参与度不高、热情有限,对公共权力的使用度不高。首先,我国虽然总体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但人民生活总体水平仍较低,贫富差距较为严重,这就导致许多民众仅关注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而忽略参与国家治理。其次,部分民众受到长期以来思想的束缚,认为国家治理只是国家和政府的职责所在,与自身关系不大,将国家与政府看作治理的决策者和参与者,而将自己看作是治理的接受者甚至于观望者,忽略了自身政治参与的价值。第三,由于很多地方政府仍然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在这种单一化模式下,政府垄断话语权,民情、民意的传递通道狭窄,公民缺乏有效的参与平台,难以有机会参与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参与热情随之降低。

2.政府自身定位不准确

近年来出现一些政府定位不清的状况,不作为、过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令政府公信力下降。一方面,腐败现象严重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政府有比一般人更多的权力来汲取和监管社会资源并进行权威性分配,这就导致了一些人利用手中权力谋私利,甚至出现了权贵化的倾向,为自身腐败提供土壤。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采用传统一元式治理模式,将一切领域和资源都控制在政府的调配之下,凡事都由政府决定。这种“过作为”阻断了公民参与国家治理的路径,公民只能以消极被动的态度接受政府决策,致使公民参与程度不高、参与热情有限。

3.歪曲价值观念的阻碍

我国自新中国成立起就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但改革开放以来,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及恶性竞争等西方价值观念传入中国,严重冲击中国传统主流价值观念,造成个人道德的滑坡。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值观产生偏差容易导致一部分人只看到物质需要,而忽视精神追求,使市场竞争陷入恶性循环状态。市场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环节,是多元主体治理框架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场经济是否井然有序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的成效和现代化水平。

(二)外部环境压制

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的今天,各国的国家治理水平不仅受本国内部体制的发展阻力,还受到外部国际环境带来的压力。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经济总量剧增、影响力扩大,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提出一系列的诘问。从经济全球化角度看,全球化带来的市场扩大压缩了中国政府的活动空间,政府试图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发展、保护部分竞争力弱的产业的难度加大。而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极强的竞争力引起不少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的抵触,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倾向有所抬头,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发挥遇到了障碍。从政治一体化角度看,面对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崛起”“强国战略”等充斥媒体,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带来压力,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叫嚣“中国威胁论”,借机炒作和猜测中国的发展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发展的负面影响,误导民众心理,离间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阻碍了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一些西方国家甚至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上故意刁难,在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上对中国施加压力,给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带来障碍。这样的外部环境从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延缓了国家治理的步伐。

三、推进国家治理的努力方向

(一)全面深化改革,走科学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按照国家治理理想模式的要求,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个人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政府治理、市场决定、社会自治、个人自主的现代国家治理。[1]国家治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没有改革创新的能力,也就谈不上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阶段,国家治理的进度与改革的力度是密不可分的,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的必经之路。因此,必须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突破现有框架下僵化、陈旧的“绊脚石”,这就要求各个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革新制度安排、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深化改革,首先是深化制度改革。充分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巨大资源,尽可能地发挥各项制度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强大功能,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依托制度平台促进国家治理有条不紊地进行。其次,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切实提高认识和把握市场规律的能力,建立政府、社会与市场多元治理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提高治理水平。再次,更需要革新发展理念和模式,注重生态文明,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增长。通过建立与国家治理相契合的长效有机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实现对国家的全面治理、科学治理、有效治理。

(二)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健全制度体系

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的基础和保障。邓小平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2]。只有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保证国家治理的每一步都有法可依、有制可循,才能使国家治理的道路不偏不倚。例如,分配不公、发展不平衡、严重腐败、阶层固化等等系列问题的存在都暴露了我国治理体系民主责任机制的缺失。因此,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对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通过建立紧密衔接、相互配合的制度体系,对国家治理过程中的政治权力分配、各部门的分工及对各权力部门的监督进行制度安排,构建出一套新型、有效、良性的制度体系。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意见主张进行协调和综合,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在此基础上将国家治理的各种政策、具体的操作规范以及监督机制落到实处。科学、合理和健全的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的源泉和动力,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契合社会发展需求、与国际先进治理经验相融合的现代治理制度,是提升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基础。[3]

(三)加强文化整合,建构正向价值观

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价值观容易迷失,迫切要求加强文化建设,建构正向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是要发挥人民群众的巨大作用,高度重视利用各种各类媒体,既要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功用,又特别注重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作用,真正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宣传普及。不仅如此,一种社会价值观能否被人们所接受,取决于它满足大众需要的程度[4],这就要求价值观本身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人民才会相信和践行。要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只有党员干部言行一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言行标准才能使民众信服和接受。这就要求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坚持权为民所用,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只有通过建构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多元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信仰,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话语权,才能引导国家治理始终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四)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明确政府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党和政府始终是国家治理的领导者、主导者与参与者。必须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明确政府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与净化,增强党的组织纪律性,贯彻党的各项方针路线。为了适应社会转型的要求,政府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转换自身角色,由管理型政府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结合起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强化政府自身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健全社会调控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持社会的良性运转。只有构建科学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才能为高效的国家治理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志刚.全面深化改革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J].江汉论坛,2014(01).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3]陈朋.决定国家治理能力的三要素[J].领导科学,2014(07).

[4]颜旭,刘彦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与思路[J].大连干部学刊,2013(03).

责任编辑:孟筱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8:19:57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9:13:07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05:05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1:23:59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目标与路径选择
新会计(2016年10期)2016-11-09 18:09:42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社会科学(2016年8期)2016-11-04 01:12:47
从“五大发展理念”看习近平的创新思维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5:53:46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企业导报(2016年10期)2016-06-04 13:31:20
论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下的财政基础理论建设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20: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