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视角下的志愿组织党建工作探析

2016-05-30 10:48:04秦攀博赵宏宇
宁夏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心理疏导党建工作

秦攀博 赵宏宇

摘要:目前,部分党员志愿者存在主体意识淡漠、成就动机不足、心理契约不紧密、心理失衡较显著等问题,可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援助机制、加强志愿文化建设等方面探析心理疏导在志愿组织党建中的作用路径。

关键词:志愿组织;心理疏导;党建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6)02-0035-04

志愿组织,一般将其定义为“能激励和调动志愿者的热情献身于参与社会进步和社区发展的组织”[1]。正因为志愿组织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等特点,近年来对志愿组织加强党建工作的呼吁和实践与日俱增。心理疏导是通过认知促进、价值导向、心理干预、行为调适的方式促使社会个体以理性平和的方式参与社会活动[2]。从心理疏导的视角切入志愿组织的党建工作,对于党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理疏导视角下志愿组织的党建功能解析

1.志愿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有利于发挥社会心理疏导的作用。当前我国志愿组织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志愿者协会及其下属的地方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和青年志愿者服务站,以及其他附属组织。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为数众多的其他类型的志愿组织。这类志愿组织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正式注册的机构组织,如广东狮子会、红十字会等等,另一类是未能在民政部门成功登记,但一直从事公益活动的民间组织。第二类志愿组织更具备非政府组织性质灵活自由、效率高的优势,但受限于其生存的法律体制以及资金来源,发展的速度和强度都比较有限。作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志愿组织通过开展党建工作加强组织内部的联系,有利于形成一股重要的力量,发挥志愿组织覆盖面大、渗透力强、影响深远、生命力旺盛的作用,从而能够带动社会大众认识、支持、参与志愿行动。通过共建共享发挥社会心理疏导的作用,也有利于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2.志愿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有利于满足志愿者的心理需要。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但是在日常的职业生涯中,部分个体对于归属和爱的需要往往感到欠缺,自我实现的需要更是不容易满足。而志愿行动是一种无偿的、公益的、自愿的活动。志愿组织通过加强党建工作,有利于提升志愿者的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增强其家国情怀和悲天悯人的济世情结,从更微观上了解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更好地体现个人价值,更好地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坚定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使参加志愿行动从自发行为上升到自觉行为,将积极奉献的志愿导向、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宗旨与自我实现的个体需要有机衔接。秉承志愿行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信条,以积极乐观、奉献进取的态度去面对志愿工作,有利于获得社会认同,从而满足自身的尊重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从而进一步向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前进。

3.志愿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作为社会个体和群体的志愿者,在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下需要关注其基本的心理动因和价值追求。对于党员志愿者,其合理的政治需求和政治动机本身也需要得到尊重和满足。然而当前志愿组织党建工作还存在着一些未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象。一是志愿组织缺乏对党建工作的重视。部分志愿组织不是积极加强党建工作,反而是有意回避党建工作的影响,容易让党员志愿者难以获得身份认同,容易产生错觉和认知失调。二是志愿组织缺乏党建职能。部分志愿组织没有设立党组织,没有专业的党支部工作人员,也没有发展党员的渠道,容易让党员志愿者失去效能感和价值感。三是志愿组织缺少党建活动。因为没有相应的活动经费和物质条件保障,使得党建活动难以开展,容易使党员志愿者失去归属感和存在感。很多志愿者本身就是党员身份,还有部分志愿者渴望加入党组织,所以满足志愿者的合理政治诉求,提升其政治素养,本身就是以人为本的价值体现。

二、心理疏导视角下志愿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党建工作在志愿组织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和作用,但部分志愿组织由于党建工作的缺位、虚位和错位,对部分党员志愿者心理上的影响不容忽视,经过归纳分析存在四种问题。

1.部分党员志愿者主体意识淡漠。尊重党员的主体意识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党员志愿者自觉认同、自觉参与、自觉奋斗的自主意识的有效激发。但是由于社会转型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部分党员出现了双重价值取向,即在党组织中能够履行党员职责,但是在非党组织中则有意无意淡化了党员身份和职责意识。志愿组织中部分党员志愿者的主体意识淡漠表现在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漠视,对政治理论学习的忽视,对加强党员党性修养的轻视,从而造成了在志愿组织中,党员与非党员一个样。党员不能有效发挥志愿活动的模范作用、带头作用、骨干作用、纽带作用,不能履行好自己的党员责任义务,甚至成为隐形党员,容易随大流,缺乏示范作用和担当精神。

2.部分党员志愿者成就动机不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成就动机具有强大的行为内驱力,使得行为主体更有进取意识,更能克服困难,更有效完成工作,并体验到心理上的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但是由于当前志愿组织的绝大多数志愿者是兼职的志愿者,容易把志愿活动看作是填补个人空闲时间的临时任务,本身的价值取向和动机并没有清晰的导向,加上志愿活动的考核评估也不健全,使得部分志愿者觉得志愿活动重形式走过场,重在参与,没有质量意识和目标追求。也有部分志愿者带有功利的目标参加志愿活动,以图给自己添加筹码,捞取政治资本或者人力资源。还有部分志愿者把志愿工作作为接触社会、认识朋友、锻炼自己的机会。这些志愿者在志愿工作中难以找到合理的定位,容易丧失成就感和社会价值感,志愿工作也很难持久坚持。

3.部分党员志愿者心理契约不紧密。心理契约是一种非正式的、不具有书面形式的隐形契约。心理契约的违背将直接导致组织成员的满意度下降,组织信任度降低,人员流失率增加[3]。志愿组织由于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架构和运行体系,志愿者的人员流动较为频繁。部分志愿组织的党建工作未能有效开展,使得部分党员志愿者未能形成紧密的心理契约,从而导致心理认同感并不显著,心理归属感并不强烈。制度约束的不牢固和心理契约的不紧密,容易使志愿组织的结构体系表现得更为松散,组织成员也出现散漫的特点,从而使得志愿活动表现出更多的临时性、随意性、集体性、表演性的特点,从而缺乏制度化、务实化、个人化、常态化、自觉化的氛围。

4.部分党员志愿者心理失衡不容忽视。志愿活动本身是一种乐于奉献的活动,但是由于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心理认知不同,造成了部分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活动后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认知体验不佳,认为参不参与一个样,参加多少一个样。二是活动效果不认同。认为付出时间和精力多,活动效率不及心理预期,觉得社会回报少、认可少。三是对活动的情感转变。在实践参与志愿活动中,部分志愿者的美好愿望与实际行动有落差,理想的崇高与现实的琐碎有差距,容易产生认知失调。或者由于活动动机、能力因素、性格特征与志愿活动并不匹配,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的问题。

三、心理疏导在志愿组织党建工作中的作用路径探析

加强志愿组织党建工作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入手,从组织架构、经费保障、人员管理、活动设计等多方面联动实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本身就是志愿组织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向,从心理疏导的视角切入探讨志愿组织的党建工作则是一个新的突破口。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志愿者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体的心理品质、性格能力、心理动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综合体现。党员志愿者作为志愿组织党建的先锋人物,本身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状态看,党员志愿者有其自身的人格特征、行为动机和价值取向;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作为党员志愿者的个体和群体难免会出现抑郁、焦虑、浮躁等心理问题;从心理素质的角度看,也会存在对志愿行动认知不到位、情感不认同、意志不坚定、行为不持久的心理特征。而志愿组织本身的松散性和志愿活动的自愿性,对志愿者尤其是党员志愿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志愿组织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尤为必要,这也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更应该纳入志愿组织党建工作体系。一是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通过推荐心理健康书籍或者网站的形式,要求党员志愿者了解基本的心理学常识,认知自身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同时推己及人,更好地学会人际交往的心理技巧。二是开展一定范围的心理测试。在开展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志愿活动的高效顺利开展,对志愿者自身的能力素养和身心状态都会有相应要求。开展心理测试有助于志愿组织对志愿者心理健康状态的了解和把握,杜绝或者减少“带病上岗”的现象。三是学会基本的自我心理调适。心理既是状态也是过程,会有动态的起伏变化,党员志愿者学会基本的心理调适,有利于学会压力疏导和情绪管理,提高志愿工作的效能感和认同感。

2.健全心理援助机制,提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志愿组织党建工作中的心理疏导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开展志愿活动本身就是社会心理疏导的重要工作内容,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志愿活动的主体和对象开展心理疏导。志愿者和志愿对象既是社会个体又是社会群体,其具有鲜明典型的个体和群体心理特征,不能被仅仅当做客观存在集体无意识地对待。同时,作为鲜活的个体,既有其独特的认知、情感、行为等心理特征,也有其安全、尊重等合理需要,特别是遇到来自社会底层和当前正遇到某种困难的志愿者和志愿对象,由于社会压力对其身心状况的影响,难免在心理上出现一些危机需要志愿组织巧妙地应对和合理地干预,仅靠普通的志愿者显然难以适应和胜任。在这种情况下,就对志愿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队伍机制。志愿组织通过和本地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医院心理健康从业者建立合作机制,聘请心理专家、心理医生担任志愿组织的心理健康顾问。同时在志愿者中发现、募集具有心理专业背景的人员作为人才储备队伍和骨干力量,加大力度对外宣传、征集具有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和相关实践活动的人员积极踊跃加入志愿组织,建立健全多层次、多体系的心理专业人员的招募、培养、储备、使用的相应配套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心理预警机制。针对社会中容易出现的暴戾之气和不良情绪,在开展一些特定的志愿活动时,应该做好心理危机的预案,做好防范措施和准备相应的对策。还可借助专业的机构和力量,通过心理筛查,确定心理问题的目标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常态化地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是健全心理援助联动机制。社会心理疏导和心理援助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既可纳入党建的工作范畴,同时也可归结为其它的工作领域,因此也需要多方力量的合作和资源的共享。从内容上看,联动机制包括反馈机制、转介机制、合作机制、考核机制等多方面的联动建设;从主体上看,加强联动机制需要志愿组织、政府、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学校和心理咨询机构的通力合作;从过程上看,需要建立健全“预防—治疗—发展”立体式的三级联动系统。

3.加强志愿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随着社会的转型升级,文化软实力作用愈发凸显。志愿组织的快速发展对志愿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高度。志愿组织文化建设本身也是志愿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增强志愿者的心理归属感、认同感、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志愿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内在动力首先源自于志愿组织内部对其价值的认可和人格的尊重,然后才是社会认同感。因此志愿组织内部的文化建设对心理氛围的形成至关重要。一是树立志愿组织品牌形象,打造精品志愿组织。志愿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目的是使志愿组织茁壮成长,通过党员志愿者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使志愿组织形成稳定清晰、目标明确、认同度高、感染性强的志愿文化氛围。良好的志愿文化也有利于使志愿者爱惜志愿组织声誉,珍惜志愿活动机会,重视志愿活动效果。二是健全民主协商、平等参与的管理文化。志愿组织为了有序有效地开展志愿活动,有必要建立一套管理架构和体系,需要体现开放、包容、民主、协商的文化氛围,打造良好的沟通平台。通过畅通的利益诉求机制和信息表达反馈渠道,发挥广大志愿者的公众参与热情,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增进信任感、支持感和幸福感,解除人际间的戒备心理,有利于志愿组织内部的心理包容与心理和谐。三是加强志愿者之间的心理契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心理契约能够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士气、积极性和认同感,对主体双方关系的影响不亚于明文契约。志愿组织人员流动的自由度相对较高,难以像机关事业、企业单位一样从法律和人身契约的形式加以约束。但是形成紧密的心理契约是吸引人才加入志愿组织、留在志愿组织的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志愿者加入志愿组织的程序中,可增加一个志愿宣誓活动的环节,类似于入党宣誓,有利于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还可加强志愿知识教育活动这一环节,对新加入的志愿者,不能放任不管,而应该及时组织起来开展初任或者入职的培训活动。另外,还可通过社区宣传栏的设施宣传介绍,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推广介绍志愿组织和志愿活动的性质、目标和内容。通过加强志愿认知、培养志愿情感、促进志愿行为、加强志愿认同,提高志愿活动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魏锡华,莫岳云,黄兰芳.我国志愿组织宏观制度的剖析与创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72-74.

[2]张清娥.社会治理中的心理疏导问题探析[J].求实,2015(05):32-36.

[3]魏峰,李燚,张文贤.国内外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5(05):82-89.

责任编辑:孟筱

猜你喜欢
心理疏导党建工作
浅谈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
浅析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科教导刊(2016年29期)2016-12-12 08:47:41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办公室业务(2016年9期)2016-11-23 09:17:22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4:28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浅析基层党建工作对供电企业发展的影响
关于新时期党建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