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文化与职业发展研究

2016-05-30 22:32于利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20期
关键词:职业发展高校辅导员

于利

摘要:职业文化关乎社会秩序和人生意义。它是从业者在长期职业劳动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习惯、气质与礼仪的总和。制度文化、道德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构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文化的结构层次,我们要在充分重视和肯定辅导员职业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之上,加强辅导员职业文化建设,提高辅导员职业内涵,进而有效规范辅导员职业行为、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提升辅导员职业追求,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文化;职业发展

一、职业文化与职业发展

职业文化承载着职业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是支撑职业发展的最深层、最长久的力量,是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当前职业文化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培育和重视。实际上,职业发展是体制建设和文化建设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职业发展离不开职业文化的感召力量,只有在体制建设和文化建设都得到充分重视和尊重的职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空间的职业。每种职业都有其自身特有的职业文化,使从业人员形成共同的职业使命和职业习惯,遵从特定的职业行为准则,形成自己的职业信念、职业追求和职业气质。当前,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优秀职业文化的精神滋养和力量支撑。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职业文化对于加强职业人的职业追求、提升职业认同感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时代,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不断涌现,甚至有一些不良的社会思潮侵蚀着职业人的职业追求。在当代中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文化体系,用职业文化来养人,用职业文化来化人,对于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辅导员职业文化的建设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辅导员职业活动和职业行为。另一方面,职业文化做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有效规范辅导员职业行为、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追求、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职业文化是职业人智慧的结晶,是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在实现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的进程中,必须以职业文化建设为精神支柱。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文化的结构层次

辅导员职业文化是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习惯、气质、礼仪与风尚的总和,它的核心内容是对辅导员职业使命、职业荣誉感、职业心理、职业规范以及职业礼仪的自愿遵从。高校辅导员职业文化的结构层次可分为辅导员的制度文化、道德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

(一)辅导员的制度文化

辅导员的制度文化是有一系列由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法律法规、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体制、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路径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辅导员制度文化具有强制的约束力,在辅导员职业发展和辅导员行为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以具有权威性的法律条文、制度规范的形式明确了辅导员职业的准入标准、职业定位、职责范围以及发展方向,对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二)辅导员的道德文化

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因此,辅导员的道德文化既有高校教师师德的共性,又有辅导员职业道德的个性。辅导员职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劳动培养人、塑造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辅导员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修养不仅体现为个人,而且影响着社会的下一代,影响着祖国的未来,因此辅导员的职业道德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一个合格的辅导员应该自觉的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自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三)辅导员的精神文化

相对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来说,辅导员的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它在整个辅导员职业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引领着辅导员队伍的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高校辅导员的首要工作职责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因此,辅导员的精神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以努力成为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为职业追求。

(四)辅导员的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项行为总和。辅导员的行为文化通过辅导员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规章制度和规范行为表现出来,充分体现在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班级党团建设等一系列日常工作中。辅导员的行为文化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活动,但辅导员行为文化的背后是辅导员责任意识、工作作风、职业追求的集中体现,是辅导员职业文化的外在表现。

三、辅导员职业文化的价值与功能

辅导员职业文化是辅导员的职业特点与辅导员的职业形象、职业道德、职业规范有机结合的有机整体。辅导员职业文化具有独特功能,在辅导员职业发展中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导向功能

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辅导员职业文化一经形成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对辅导员的价值取向、行为约束起导向作用。辅导员职业文化引导辅导员正确认识对学生、对家长、对集体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正确认识岗位职责和自身使命,并以此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二)约束功能

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工作中,优秀的辅导员职业文化日益成为约束辅导员职业行为的重要力量,成为新时代鼓舞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对辅导员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产生约束和规范。这种约束和规范并不是制度式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它通过群体意识、社会舆论、社会风俗等精神文化形成群体心理压力,使辅导员群体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行为的自我控制。辅导员职业文化通过特有的规范体系,使辅导员的职业活动与社会对辅导员的期待协调一致。

(三)凝聚功能

职业文化促进个人重视工作环境和外部关系的营造,构筑自我发展的良好氛围,增强岗位责任感和使命感。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发展是在与外部的联系中实现的。辅导员通过日常工作与他人建立起一种相互认识、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逐渐养成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关爱他人、赞扬他人等品质,在与学生和同事的交往中感受互助、支持与关爱,形成辅导员职业群体强大的凝聚力。

(四)激励功能

辅导员职业文化加深了辅导员对职业价值的理解和体验,增强了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和敬畏感,从而转化为崇高的职业追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积极向上的辅导员职业文化有助于辅导员更好地理解辅导员职业的价值,激励辅导员重视职业技能的开发,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将更多的责任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和教育事业,激发辅导员创造力的拓展和职业理想的升华。

四、以优秀职业文化引领辅导员职业发展

当前,发挥优秀职业文化对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需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辅导员职业行为;加强师德建设,提升辅导员职业追求;发挥载体作用,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感。

(一)加强辅导员制度建设,规范辅导员职业行为

制度文化是辅导员文化的首要组成部分,它是由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交流制度、培训制度、辞职辞退制度、发展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规范。职业合法性来自于社会对该职业的认可,突出表现在国家以制度和法律的形式对该职业的职业标准和发展方向做出具体而又明确的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法律文件对辅导员身份进行明确界定,对辅导员职业的职业标准和发展方向做出明确的规定,为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保障。全面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文化建设,必须发挥好制度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快辅导员准入机制、考评机制、退出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以保障辅导员的合法权益、规范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只有在完善的制度建设中,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精神才更加高昂、职业行为才更加规范、职业文化才更加明确。

(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升辅导员职业追求

合格的辅导员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辅导员是职业定位决定了辅导员的道德素养不仅反映个人形象,而且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因此,辅导员应确立积极的工作态度、提升高尚的道德素养,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提升自我与教书育人有机统一起来,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2014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专门为高校教师的师德行为列出“红七条”,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的育人意识。高校应在此基础上,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系统完善且行之有效的辅导员道德伦理规范,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核心内容,建立师德档案,将其作为奖励、晋级、晋职、聘任、交流、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等重要依据,使辅导员职业文化建设更加科学,更符合辅导员工作实际。

(三)搭建职业文化展示平台,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与爱岗敬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辅导员职业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精神支柱。爱岗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敬业也不是笼统的说教,爱岗敬业是公民职业道德的核心内涵。辅导员只有在职业认同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职业理想,主动承担职业责任,提升职业追求。然而,辅导员的职业认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形成的,辅导员职业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但是它以物质载体为依托。建设辅导员职业文化同样也离不开物质载体的支撑。高校应通过搭建辅导员风采展示的平台,让辅导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在相互竞技中提升,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文化的建设。辅导员风采展示的平台是学习提升的平台,辅导员文化节、辅导员论坛、辅导员沙龙、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应成为建设辅导员职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让辅导员在积极备赛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积极提升辅导员所必备的谈心谈话、开展主题班会、演讲等各项能力,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

五、结语

职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于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以及辅导员的个人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文化来源于人,也服务于人。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积淀过程,辅导员职业文化的形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在制度文化、道德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协同建设,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和辅导员合力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国磊,李颖,翟广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及长效机制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04).

[2]吴辰华.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探讨[J].高校讲坛,2009(19).

[3]杨森清.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J].教育观察,2014(11).

*基金项目:盐城工学院2016年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SZB2016009)。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发展高校辅导员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浅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