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
【摘要】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便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设计创新型的教学内容,并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和思考,从而促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基于此,本文笔者着重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求异思维和培养创新意识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创新意识;求异思维;小学数学
数学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场所. 然而,小学生求异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重要保障,所以深入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发展求异思维和培养创新意识的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求异思维和培养创新意识的策略进行具体论述:
一、紧密联系实际生活,有效提升创新意识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并对实际生活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便需要老师合理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小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再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知识大胆质疑数学课堂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内容时,老师便可以合理地将体育课中老师分球的实例结合起来,如:老师总共有14个球,想要分给班上的男、女生同学进行练习,试问应该怎样分才合理呢?有的同学回答说:“男女生各分7个球. ”但是,这种说法有的男同学不同意,认为男生多、女生少,而平均分就显得不公平. 这时另一名同学便回答说:“按照男、女生人数的多少来分,其人数多的应该多分,人数少的少分. ”这时,老师再追问到:“按照人数的多少来分,可有什么依据呢?”然而,部分预习过该节教学内容的学生便回答出:“可按照男、女生的人数之比来进行分配,这样便显得公平合理了. ”通过将这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投身于问题探究中,从而有效增强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猜想不仅是问题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数学思维方式的一种. 其中,学生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是引导学生积极猜想的动力,也是提高学生猜想能力的重要基础. 只有学生具有一定的猜想能力,才能够具备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同时,学生求异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学习“乘法结合律”的知识点时,老师首先质问学生:“你们学过加法结合律,其计算方式有什么特点呢?”这时一名学生便提问到:“乘除法是否也有结合律呢?”老师面对学生的提问时,便可以应用鼓励的话语,让学生思考乘除法要是也有结合律,其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所有学生快速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并一一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样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时再学习乘法结合律,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堂学习中,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
三、创造动手操作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是否有效,其关键在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如何. 当学生的参与性越高时,其取得的学习效果越好. 但是,采取何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地投身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便是大部分数学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投身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从而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但是,老师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讲明探究要求,让学生愿意主动投身于探究的情境中,从而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四、巧妙设置疑问,鼓励学生求异
问题是数学学科教学的心脏. 其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过程. 为了有效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便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内容时,老师便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的设置以下几个疑问:“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n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通过设置以上几个疑问,能够大幅度调动起学生的实践、探究和讨论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其中,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置疑问,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多个角度、多层次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注重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创新思维能力
结 论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系统性工作. 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应该合理设计创新型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和思考不断发掘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杰, 周瑞卿. 小学数学中求异思维的应用——用不同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J]. 学周刊, 2015(13):156-157.
[2]杨淑娟.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求异思维”[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3(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