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赟
【摘要】 小学数学教学处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因此,对于教学情境和教学条件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它们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思维训练,同时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文接下来将以情境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效果,结合情境教学的方法策略,重点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 情境教学;小学数学;方法策略
数学情境是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可以这样说,数学情境教学和数学教学质量是分不开的. 通过对数学情境中的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和分析,帮助学生思索和解决数学难题;此外,数学情境一般比较贴近于生活,在学生学习数学和了解数学的过程中,也能时时联系生活实际,这对学生日后的思考和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 此外,由于数学情境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帮助,因此符合新课改下数学学习的要求.
一、数学情境教学含义
首先,需要理解何谓数学情境教学,才能更好地创造出数学教学环境,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数学情境是指借助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感知,并且启发他们正确探索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虽然对于数学情境的解释并不难以理解,但是数学教师会在日常的数学课堂上发现,创造贴合书本又联系实际同时还能激发出学生数学兴趣的情境并非易事. 好的数学情境教学,以书本知识为基础,使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兴趣为前提,同时也要注意适当的贴合实际,这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能达到理想效果的.
二、小学数学的情境教学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众所周知,即使小学阶段对于数学并没有多少难度系数比较大的知识点,但是要想做到让学生真正对于学习数学感兴趣却也绝非易事. 同时,由于小学生在心理方面并未趋于成熟,注意力一般不会支持学习数学超过大半堂课的时间;而注意力集中一直都是学习数学的首要条件,否则一时的走神便会丢失一部分的知识点,造成知识点的不健全和模糊,这些都会在后期逐渐显露出来. 因此,数学情境的融入便显得很有必要. 每当一个新的知识点需要教师教给学生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时下比较热门的新鲜词融合书中的知识点,从而引出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注意力一般都比较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这样的教学手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能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
(二)拉近师生距离
传统的“严师出高徒”的固有印象让学生眼里的老师变得刻板严厉无法接近的样子,这样一来,师生之间难免产生隔阂,在知识点的教授过程中也会徒增许多的不定性因素;而且经过教学的出现无疑打破了这个固有的僵化模式,由于教学情境大多比较生动形象,且又能够贴合当下的热点,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便能和老师积极互动,阐述自己的见解,虽然可能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进行后期的知识点巩固,但是从大的方面来看,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在无形之中被缩小了不少. (三)激发学生的潜能
积极适当的诱导能让学生在小学阶段便开始实现自身的潜能发挥.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吨的认识”为例,由于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对于小学生而言不是十分容易,但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生活制造出合理的情境,如在播放幻灯片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展示货车在桥面上运行的画面,这时候画面可以出现一些“限重××吨”的字眼,学生便能够较为直观地了解到吨一般都是和货车等大型交通工具的重量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来,既解决了一般认识中重量换算单位的不容易理解的问题,也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联系数学问题来解决有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自己联系生活实际,又做到了对于数学学习的灵活掌握,可以这样说,情境教学在激发学生的潜能方面也是有所帮助的.
三、情境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情境教学需要服务于教学目标
虽然情境教学的优点不用再过多赘述,但是教师还需要明白的一点是,情境教学切不可脱离教学目标而存在. 毕竟情境教学是以数学问题为导向的,在解决好知识点的灌输之后,还应该继续回到书本,脱离书本的教学不仅不符合新课改下的要求,同时对于学生的后期知识点巩固也会产生消极影响;情境的创设方面也不能单单为了激发出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忽略教学主题,这其实就是矫枉过正,消极的一面就是既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教学知识点,同时反而还有可能成为课堂上的阻碍.
(二)需要把握情境的真实度,不可为了迎合教学主题杜撰
由于情境的创设能够给学生带来能动的教学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考虑情境的过程中,有时会特意为了创设出和书本相符合的情境而杜撰,这其实是数学情境最大的避讳. 情境的创设讲究的是真实性,一般体现在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杜撰只会让情境显得生硬死板,对于教学任务来说也是一大阻碍.
结 语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的有利因素,能够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此,任课教师应给予其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莫晓伟.数学情境创设与数学问题提出[J].数学教育学报,2014(1):229-31.
[2]王明.浅谈课堂中情境教学的重要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