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娜 何昊
摘 要:受全球化、互联网技术、教育改革等因素的推动,“慕课”得以爆发式发展,“慕课”的出现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缺陷并将改变我国现有的教学模式。在“慕课”潮流的影响下,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将呈现出混合式、自由、个性化等特征。
关键词:“慕课” 传统教育 未来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c)-0112-02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越来越多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随着“慕课”的萌芽与爆发,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价值又被不断分析、挖掘,让在线学习成为日益流行的创新个性化学习方式。“慕课”作为在线教育的延伸和拓展,代表着在线教育进入”2.0时代”。[1]“慕课”背景下,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各大高校以及教育机构纷纷加入“慕课”大潮。“慕课”这种泛在化的学习模式,有利于新型学习生态的建立。[2]该文将从我国目前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和“慕课”的特点出发,分析探讨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1 我国目前的教学模式及其弊端
我国目前的教学模式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授讲法,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弊端。
(1)班级授课制不仅限制了出席课堂的学生数量,加重了教师重复授课的负担,而且上课地点和上课时间固定,不能由学生自主决定学习地点和时间,打击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2)教师讲授法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传授知识的方法,这种方式虽然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但是容易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知识,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3)我国目前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教材、课堂教学,不仅缺乏灵活性,而且不能实现因材施教,同一班级的学生被教授的内容一样,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差异和个性。
2 “慕课”及其优势
“慕课”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一种打破时间与地点限制的创新性信息化教学方式。“慕课”的出现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开放教育资源”这一理念,它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向广大学习者大规模地免费提供学习资源。“慕课”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数据大学堂,高等教育要以大数据为基础进行人才培养、学习评价、课程开发、教学模式。[3]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目前教学模式的现状,“慕课”有以下优势:
2.1 规模大
不仅课程资源和课程种类规模广,参与课程开发的学校和参加课程学习的学生数量也非常巨大。以Coursera 为例,Coursera 提供了涵盖生命科学、艺术、教育、统计等25个领域超过700 门的课程,并且课程门数在逐渐增多。同时,仅Coursera 一个“慕课”平台,就有超过包括众多美国常青藤大学、亚洲地区顶尖名校以及世界银行在内的,全球24个地区的110所高校和世界组织参与其中。[4]随着课程的开放,注册学生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学生数量也呈几何级数增长,在“慕课”平台上,一门课的班容量不会像传统教学那样限制学生人数。
2.2 开放性
“慕课”的开放性体现在教育理念的开放、学习对象的开放以及学习方式的开放。“慕课”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学习资源免费提供给全球广大学习者,学习者将不会受地域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同时,学习资源的开放性打破了学校之间存在的物理隔阂,从而使优质的课程资源能得到很好的普及。“慕课”对学习者的年龄、身份等条件没有要求,只要你能上网,只要你想学,你就可以在“慕课”平台上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慕课”对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地点也没有要求,学习者在一天中的24 h可以随时随地登录“慕课”平台学习。
2.3 在线
“慕课”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其课程的,只要网络畅通,学习者就能通过上网设备随时学习自己需要的课程。除了上课,课后问题的解答也是在线完成的,学习者可以在学习论坛交流思想、互相提问。
2.4 国际化
由于“慕课”平台组织了全球多所高校和全球广大学习者参与其中,因此开设了多种语言的课程。Coursera中就开设了德语、日语、中文以及意大利语在内的14种语言的课程。[5]由此可见,慕课有着不可逆转的国际化趋势。
3 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基于我国目前的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和“慕课”的优势,近五年时间内,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将呈以下趋势。
3.1 混合式教学模式
未来教育将考虑到传统与“慕课”教学模式的融合,充分吸收传统课堂授课教学模式和“慕课”在线教学模式的优势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教學模式不仅能增加授课的弹性和灵活性,还能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
3.2 学习地点、时间自由
“慕课”背景下,未来教育将更多地结合大数据和教育信息化技术。未来教育不仅将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授课教室和固定的课时,而且会突破地区的限制,教育水平落后的偏远地区的学习者将会享受到与教育水平先进地区的学习者一样优质的教育。
3.3 合作以及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未来教育将更能体现育人的本质,这主要表现在更重视合作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在未来5年,合作学习将不再局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还会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群体通过在线论坛以及在线课堂交流群等社交平台交流分享,培养彼此的合作意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按照自己的速度来掌握知识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3.4 教育消费者将变成创造者
学习者在探索一个学科时,不再只是消费现有的教学内容,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学习者可以通过上传教程、分享经验、创造教学内容来学习。现阶段各种各样的数字化工具和技术也都已经开始在支持着这一转变。
4 结语
面对教育的发展,学习者要紧跟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步伐,要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去利用好优质的学习资源,从学习中发现乐趣,提升自我价值。未来教育的以上特征不仅能使学习者有自己的学习节奏,还能让学习者按自己的方式自由地掌握知识,不会出现传统教育中学习掉队的情况。但以上教育发展特征只是对未来几年的分析,在更远的将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将会使得学习者的学习时间被更高效率地利用,使得知识更轻松地被学习,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一流人才。
参考文献
[1] 孟庆宁.“慕课”热潮重释:现实困境、行动逻辑与文化反思[J].江汉学术,2014(4):66-71.
[2] 熊海帆. “顿悟”视角下”慕课”教学在专硕教育革新中的应用:模式、课程与组织[J].电化教育研究,2014(12):16-22.
[3] 桑新民,谢阳斌,杨满福.“慕课”潮流对大学影响的深层解读与未来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2014(Z1):12-15.
[4] 胡雯璟,沈欣忆,马小强.世界是开放的:MOOCS 解读及发展预测—访 MOOCS专家Curtis J.Bonk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14(7):1-6.
[5] 张韵娇.慕课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