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霞
摘 要:针对目前我院通识课课堂中学生不能够认真学习、不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现状以及我院学生的特点,本文从教师个人修养、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课后考核四个方面讨论如何提升教学效果,以达到通识教育的理念,达到学院成人成才成功教育的理念。在应有的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保证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有积极的心态与情感体验,感受学习通识课程所带来的好处,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做一个人格健全,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师素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86-02
通识课程是我院2014年开始开设的非专业的基础课程,是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要培养出何种人才,有其理念,综合各类大学对通识教育的定义与目标,可概括总结为,通识教育是要培养出一种具备一定素质和能力的人才的教育。
我院作为全国十大独立院校之一,秉承“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通识教育,要培养立足山西、面向华北、服务全国的人才。而独立院校的学生与其他院校的学生相比,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文化基础整体较差,学习能力弱化。部分同学来到大学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学习目标也不明确;部分同学觉得所接受的知识无用,听不听无所谓,大部分学生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总是被动听讲,而缺乏主动学习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因而在学业上要逊色很多。二、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弱些。有部分同学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我意识比较强,为人处世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严重影响到人际交往。而在遇到挫折时承受能力相对弱些。三、与文化基础较差比起来,独立院校的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较强,头脑灵活,善于从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①综合来看,独立院校的学生相较其他高校的学生,已经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而我院的学生也具备以上提到的三个特点,基于此,在具体的通识课程课堂上我院学生呈现出的状态并不佳。
一、通识课课堂现状及原因
通识课课堂学生人数较多,整体来看,课堂纪律一般,部分学生三令五申后一如既往地上课迟到,对应遵守的纪律置若罔闻。整体来看,听课者有,但比较少,不听课者可分为以下几类,自娱自乐者(戴耳机看视频听音乐与世隔绝),小声交谈者,睡觉者,复习其他科目者,只机械接受知识缺乏思考者,课堂谈恋爱者。究其原因,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正确的学习观、时间观、知识观;学生对所学课程不感兴趣;所学科目比较多,活动比较多,比较累;老师授课吸引力较小,与学生互动较少,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未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老师的主导性。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客观来说,教学效果良好之处也有,但非常不明显。以世界文学课为例,大部分同学懒于去图书馆找书读书,不去看作品。世界文学课一来要让学生“开眼”,领略文学作品直接承载的文化,二来要让学生了解真善美,进而去发现去感受去践行。而达到这两个目的必须要直接接触作品,去读取感受。但很显然,只有可数的学生会主动去找作品读,因而这门课整体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完成。
针对我院学生的特点以及通识课课堂现状,在具体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要找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升通识课程教学效果,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提升。
二、教师个人素养
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如何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如何让学生自觉主动去学习,产生让学生学有所得的课堂效果,教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而教师应具备几点必备素质。
首先,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这是上讲台的根本。专业知识包括学科知识,也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因学科知识在不断地创新发展,教师应当及时了解掌握,不断学习充电,与时俱进。作为一名好教师,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也是必备的。了解教育工作的一些原理性知识,关注教育改革,关注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学习情况,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有效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做一些可行的教育教学实践。
其次,如何将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倾囊相授,也是教师应认真严肃对待的问题。这点涉及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否对课堂内容熟记于心,并且能够对知识融会贯通,信手拈来,顺利成章;是否能够将教学内容清晰条理、有主有次、详略得当、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学生;是否能够将课堂教学变得有张有驰,跌宕起伏。众多优秀教师授课风格各有千秋,或侃侃而谈一气呵成、或幽默诙谐妙语连珠、或深入浅出简单明了、或声情并茂引起共鸣……不一而足。此等都涉及到教学能力,如教学语言是否丰富多彩,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而非呆板枯燥的语言使得教师成为催眠大师;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得当,是否可以带动作为主体的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而非教师在唱独角戏等等。
再次,教师应具备独特的个人魅力。基本的个人道德素质是必备的。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互相尊重的平等的和谐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个人魅力则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日常生活和教学实践中慢慢培养,比如热情友善耐心地与学生相处,心胸豁达,对学生的错误宽容大度。在授课过程中应不时传达正确的三观,潜移默地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影响,慢慢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增强对学生的亲和力。
最后,教师作为课堂的领导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课堂管理能力。对于扰乱课堂正常秩序的行为,不可任其发展,置之不理,也不可专横粗暴加以解决。为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保证学生的集体学习,在开始上课之前要建立课堂教学常规,让学生遵守一定的教学秩序,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对于一些偶发性事件,教师应妥善处理。可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作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保证正常的课堂秩序能很快恢复。
三、教学内容安排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要依据一个合理可行的教学大纲。而大纲的制定需要与学生的知识层面相符合。针对我院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现有的知识结构,首先,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难度系数要相对低些,专业性、学术性不可太强,并且在讲授过程中,需要用浅显易懂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其次,教学内容安排需要有主有次、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不可平分秋色,对能够引起学生共鸣或者能触动到学生或者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可多加讲解,让学生在知识的广度上进一步扩展。并且重点难点教学内容要加以重复强调,而难点内容可作为课后思考。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通识课的大课堂上,教师不能再采取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而要不断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因通识课程科目较多,因而可以结合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或是启发式,提问题让学生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循序渐进主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一般问题的多种思维模式;或是讨论式,比如可对学生进行课堂分组,文学课可以小组形式选读一些作品,对作品的不同解读进行讨论交流②,又如可以针对某个案例进行讨论;或是因材施教法,因为通识课程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进行教学,而学生针对本门课程表现出各式各样的差异,因此在制定教学方法应有所针对性;或是分析法,以具体案例作为讲授对象,从问题的结果进入,利用已知条件进行有逻辑性的推理,最后推出原因;或是多媒体辅助,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辅助教学工具,使用视听文件能够极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而吸引学生参与课堂。不管何种教学方法,目的就是要为学生营造能引起学生极大兴趣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让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这样教学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主要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考试,更主要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因通识课堂是大班授课,且通识课是考查课,不同的通识课程,考核方法因课而异。考核方法可以采用随堂检测法,也可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还可采取论文写作等方法。整体来看,课程考核设置应该行之有效,能够真实而准确检测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
作为新时代的学子,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有广泛的通识基础,如果学生不了解各领域最基本法则,也很难在这个信息时代真正成为专业人才。
培养能够关心人类命运、关心社会发展的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正是通识教育的力量之源。对于每一个大学生而言,应该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通过通识教育开阔视野,领略人类思想的深度和力度,接受心智的训练并感受其中的愉悦,对人生与社会进行反思,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最终形成健全而有力的人格。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注释:
①舒云鹤.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浅析.中国商界,2016,2.
②庞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p168.
参考文献:
[1]庞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4.
[2]钟启泉.读懂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7.
[3]庞海芍.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7,1.
[4]黄坤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
[5]舒云鹤.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浅析[J].中国商界,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