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华 贺婧
摘 要:高职院校班干部是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是班主任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班干部的作用,指出当前高职院校班干部任用与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任用、多方式培养、建立健全考核监督机制、开展培训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干部;任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187-01
高职院校的班干部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重要纽带,代表着一个班级的对外形象,是班主任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有所下降、生源类型更加多样化,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律性较本科院校稍差,且高职学生在校时间只有两年或两年半,因此在前期建立和培养一支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班干队伍对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求,对于促进学生未来良好发展和高职院校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高职院校班干部任用与培养现状
班级的建设和管理离不开班干部,即便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地探索更有效的方式进班干的作用和培养,但是班干队伍及其培养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少数班干功利心重
大部分同学竞选班干的初衷是想锻炼自己,为班级服务,但是也有部分学生担任班干部动机不纯,以期利用班干身份在评优评先及奖助学金评比时获得额外加分和优先权,在工作中重得失,缺乏奉献精神。更有甚者为达目的,不顾他人利益甚至牺牲同学利益,或直接开口向班主任要奖学金,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很难令班级学生信服,也很难出色地开展班级各项工作。
(二)班干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高职院校班干部承担着各项班级工作,各自有职责和权力的划分,但主要职责和权力还是集中在几个核心成员身上。具体工作开展时,很多时候容易感情用事,以权谋私。另外,学生干部之间职责划分、越权的现象常有存在,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有效的监督[3]。
(三)班干部工作缺乏有效指导和系统培训
实际工作中,许多班干同时担任着学生会、社团学生干部,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很多班干部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准确,全部精力用于学生会、社团工作,忽视了班级工作,造成虽在学生会、社团中很有影响力,在班级中却不得人心,不能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局面[3]。另一方面,各高职院校对于班干部的能力的培养多是让其在实际工作锻炼中使能力得到提升,或以高年级对低年级班干进行传帮带为主,缺少针对班干部的系统培训。
二、高职院校班干部作用与培养的对策建议
在高职院校中,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而班干是其中的主要角色,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班干部任用和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一)严把任用关,从源头上控制
高职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因此在选任班干部时时一定要慎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以德和成绩定新生班临时负责人[4]
新生班临时负责人的指定对今后班委的组成在着重大的影响,对今后整个班级的风貌也有较大的影响。可以从学院下发的班级学生基本信息表中查看到本班学生的高考成绩,可以从排名前50%的学生中特色合适的人选,可以避免由于开学初工作任务重而跟不上学习进度,导致成绩差而影响后续工作开展。另外由于班干很多工作都涉及学生的切身利益,如评优评先等,为防班干在工作中以权谋私,班主任应在新生报道时亲临现场,多观察学生语言表达是否清楚、是否能以礼待人、与人沟通是否以诚相见等,再结合其学习成绩,加上个别谈话,着重从“诚实、开朗、稳健”等方面选择一男一女作为临时负责人。
2.多途径选用班干部[5]
在确定临时负责人后,班干部的确定不能拖延太久。班干部队伍的确定既要考虑民意,为防止学生由于个人情感而投票选举出并不合适的人选,班主任还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班级学生后再行确定。在第一次的班级见面会上班主任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对语言表达能力强、能调动班级气氛等有特点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认真阅读每个学生的档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及其过往经历;可以开展一些类似“我为班级做点事”等为主题的竞聘演说活动,并提前布置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做好准备,通过活动使班级学生和班主任了解学生,为后期选举做铺垫;另外班主任还要善于运用QQ、个人空间等平台获得有效信息。通过前期一系列工作,使得班主任和班级学生都对班上学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后期选举可由经自荐和各方推荐以德为先由班主任提出名单经班级同学投票确定班干名单,并综合考虑后再确定各人具体任职。
(二)完善班干部的考核和监督机制
围绕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班干部进行全方位考核,制定明确条例,由学生和班主任根据条例进行测评,得分高的要予以充分肯定和表扬,对于得分低的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办法。然后再通过日常三级监督(即学生监督、班主任监督和班干相互监督)机制,督促班干合理运用手中权力,认真负责地完成各项工作。
(三)举办不同层次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培训能够使班干部得到快速的成长,让他们在培训中学习他人的经验,可以少走弯路。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开展不同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如班主任对班干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强调各班干的职责分工、工作方式和责任划分;每周一次日常培训,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难题进行讨论指导;院系组织班干培训,强调班级管理工作的理论修养、工作方法和技巧;每学期组织1到2次的高年级优秀班干、学干给低年级班干传授工作经验;以及不同领域的培训如文体委员培训等。同时还要求班主任积极参与到班干的培训中去,加强交流,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意识地培养班干部的各项管理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6]。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冯剑桥.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与队伍建设[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9):61-62
[2]李明,王静涛,佟鹏.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企业,2014(4):110-111
[3]陈敏.关于高职院校班级干部培养与管理的思考[J].学理论,2015(8):212-213
[4]赵迎.略谈高职班级学生干部的选拔、监督和培养机制[J].科技信息,2012(10):217
[5]龚文杨,熊阅斌,黄丽薇.浅谈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干部的选用与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255-256
[6]林筠山.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培养[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5):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