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 吴雁汶
【摘要】:电影《饥饿游戏》由加里罗斯执导,改编于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的同名小说,该片自上映以来广收观众喜爱。电影分为三部:《饥饿游戏》、《饥饿游戏之星火燎原》、《饥饿游戏之嘲笑鸟》。人性是贯穿三部影片的共通点,凯特尼斯即担当了人性变化的主要呈现角色。在残酷生存竞争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她,在每一部电影中展现出的人物性格都是电影所主要表达的思想。电影呈现出的极端场面令人震撼至极,所映射出的价值观及人性则更加引人深思。本文在讨论凯特尼斯身上人性变化的基础上,通过细述三部电影中凯特尼斯的人物形象,深度探讨人在不同境遇中的价值观及人性。
【关键词】:《饥饿游戏》;凯特尼斯;形象;人性
《饥饿游戏》在上映时,所属的电影类型是动作惊悚片,该片向观众展示了废土世界上建立新政权后的种种矛盾,贫富差距,情感选择,谎言与现实的冲突处处暗示着暴动即将发生。凯特尼斯是解读全影片最直接的视角,是使我们领悟真谛的重要线索,其身上的渴望、追求、抉择等,都值得我们学习。
一、《饥饿游戏》中坚守信念的求生者
电影《饥饿游戏》的一些情節直接映射出的残酷的社会现实,游戏规则由统治者制定,所有的规则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他们可以轻易改变游戏规则,这也体现出政治的本质——欺骗性。当看似失望的时候,总打破常规“峰回路转”,让人看到希望!从电影的一开始就埋下伏笔,那枚“胸针”就是信仰的化身。因为有了信仰,所以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凯特尼斯都没有放弃活着。因此,我认为凯特尼斯是一位坚持信念的求生者。
1.善良是凯特尼斯坚守的一个信念
对于同处在压抑不堪的社会处境里人们,过着拮据、没有任何权利的生活,这使人们在仅存的唯一可以自己抉择的内心世界里,更加珍惜真善的本性。做一个善良的人,善良的人会活得更久。凯特尼斯是个善良的女孩,虽然拥有高强身手但并不愿用于杀戮,只是在迫不得已时才出手,完全出于自保防卫,内心的强大更胜身手。当她碰到黑人女孩帮自己解围疗伤后,一直保护着她,直到小女孩被杀,凯特尼斯万分悲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抢救她,但仍然为时已晚,最后只能陪在她身边,唱歌哄她直到离开人世,她明知道搭档皮特协助一、二区的参赛者围捕自己,但是听到规则修改为能活两个“贡品”的第一时间,还是毅然去找皮特,并冒险为皮特抢药。当游戏规则善变,两人只能活一个时,凯特尼斯放弃杀皮特,决定两人一起死。就因为这个决定,让游戏策划人再次改变了游戏规则,两人都活了下来。
2.活着是凯特尼斯坚守的一个信念
求生欲,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当人遇到危险危及生命时的一种求生本能。十一岁时的那个冬天,家中的突变,使凯特尼斯成了顶梁柱,为了求生,她学会用弓箭狩猎,并能百步穿杨。在人物设定之下,轻巧便捷的弓箭是最适于女性使用的武器之一,也成了凯特尼斯在“饥饿游戏”中存活的条件。凯特尼斯在影片中表现出的顽强、睿智是对生命的渴望与尊重,更是求生欲的強烈展现。为了保护家人,为了使家人过上好日子,凯特尼斯必须好好活着,不仅要为自己活着,更是为了爱她的家人活着。当凯特尼斯遭受大火的袭击,被职业选手围攻,被追 踪蜂蜇到,被地雷的余波炸的左耳失聪,和杀人不眨眼的职业选手进行搏斗等,这些都是凯特尼斯对生命的渴望与尊重,让她顽强又冷静的应对一切。在为赞助商的汇报表演上,她清楚这次表演的重要性,如果不出色,在饥饿游戏中她将得不到任何赞助,也就没有多少生还的希望。生命本该由自己去主宰,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就是一个奴隶。生命本是一条艰险的峡谷,只有勇敢坚定的活着的人才能通过。坚定的求生欲望是人变大变强的动力。
二、《饥饿游戏之星火燎原》中自由、平等、爱的追求者形象
任何所谓的游戏,都并不是单纯为了取乐,或许统治阶级可以标榜这样一个“悠久的历史传统”歌颂英雄,纪念历史,鼓舞士气。那么,站在最高视角,观看这部影片之后的我,关注凯特尼斯身上的三个点,她向往、追求、坚守同时又矛盾重重束缚着她的三个点:自由、平等、爱。
1.“自由”
自由,对任何人来说,都充满诱惑。如果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有选择的权利,甚至有拒绝的权利都是好的。然而,在“饥饿游戏”中,却没有这样的权利。一旦被选为贡品,便要勇往直前,除非有人自告奋勇为你去经受这一切。在经历过一次的被迫后,凯特尼斯一颗向往自由的心,只能在一张大网下面,挥挥翅膀。然而,她的力量始终无法左右全局。在第二部中,凯特尼斯依然在危险边缘时刻勇敢挑战着权威,用自己的极限式反叛来抗争。只不过她不知道自己始终是枚棋子罢了,无论在高压的统治下,还是反抗军的领导下,她的成名只不过让自己的自由梦更远了。所以,凯特尼斯到底是自由,还是被束缚?在我看来,她是一个带着脚镣跳舞的舞者。
2.“平等”
平等是人人追求的,不过这种追求恰恰也说明了它并不真正意义上存在。在第二场精心布局的游戏中,没有平等之说,特别是当真相大白后,凯特尼斯才发现自己不平等对待了,无论从战略上还是策略上,战斗采取的方法都是丢车保帅。所以,当她已然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反叛人物时,她的重要性已经大大增强了。故而,其他站在反叛军这方的参赛者会不惜牺牲自己来保全她。这才解释了为何在游戏过程中那么多的战士为了她而死。只不过这种“不平等”带有心甘情愿的奉献,就会让人肃然起敬。有人说,人类是伟大的,这通向平等之路上,首先要经历的是不平等的对待。所幸这场游戏中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谁是帅,谁是车,谁是过河的卒,一目了然,这一路上,平等不在形式在心中。
3.“爱”
爱,一个温暖的词,却是一把双刃剑。任何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都无法抽脱爱而存在,一个人一旦有爱,有所牵挂,有自己想保护、不忍离开的人,那么他的弱点便太容易被抓住。“饥饿游戏”背后的操纵者正是拿住了这一点,从而利用这份爱,去限制、威胁、恐吓凯特尼斯,令她就范。因为爱同样是她生存的勇气、目的和希望。在“饥饿游戏”的这场比赛中有一处设计颇为有趣——嘲笑鸟伪装参赛者们最在意的人的声音,让他们瞬间失去理智,而当他们发现这场骗局后,嘲笑鸟又群起而攻之,无论是在意识上还是肉体上都带给其严重的打击。顺其自然嘲笑鸟成为凯特尼斯的反抗标志,然而在这个环节却成为一场噩梦。这似乎也隐喻了爱对凯特尼斯等人来说同样有此双重的效果,一方面牵制着凯特尼斯,一方面鼓舞着她,而也是对爱的威胁和爱的离去,让凯特尼斯更想抓住身边仅存的爱意,于是乎她需要变得更强大,更强硬的反击。
三、《饥饿游戏之嘲笑鸟》中勇敢无畏的形象
电影经历了前两部,十三区从隐蔽处出来了,并计划推翻斯诺的统治。凯特尼斯从噩梦般的竞技场被救了出来,这是已经设计好的,变成反抗运动的参与者也是设计好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凯特尼斯卷入了反抗运动的漩涡里,被迫成为棋子,她被迫为许多人的使命负责,也不得不肩负起改变帕纳母国的未来的负责。为了做到这一切,她必须抛却愤怒和不信任,她必须要成为反抗者的嘲笑鸟——不管要付出多大的代价。然而,凯特尼斯在日复一日的任务中觉醒到,自己每日穿戴齐全,摄影用来鼓励士气的小电影,与自己往日在帝都的游行没有什么不同,自己就是一枚棋子,被其他的手挪来挪去,却并无自己的意志。当女总统挖掘完了她的剩余价值,就当头一棒,决定送她去死,创造一个高尚的女英雄,以让自己的民众崇拜,跟随,而巩固自己的政权。认识了这一点之后,凯特尼斯很灰心的决定杀进帝都,很彪悍的干掉一个无辜的市民,彻底从帝都受害者升华为杀人不眨眼的士兵。在杀入斯诺总统豪宅前夕,她却看到了,来自13区叛军的飞行器,将炸弹撒入孩童们的手中,火光夺取了孩童們的生命,也带走了凯特尼斯最爱的妹妹。叛军总统的最后一步棋,将她内心深处的残酷一一揭示,这个新的政权,所代表的依然是杀戮无辜,人性的丧失,血与铁,没有太大的变化。战争结束后,叛军总统走进会议室,宣布了她的打算:地区的人民心怀怨恨,想要杀死帝都的所有民众,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我们将投票决定是否用帝都的孩童举办一次饥饿游戏。多么熟悉的演讲,多么牵强的揭示,是否在75年前以前的那个战争结束之后,帝都的统治者也召开了同样一个会议。叛军的胜利,取代了斯诺的政权,建立在残杀、凶残的人性之上,保证胜利的利益,保证规矩制造者的利益。而失败的一方,则只能在一线希望之中蹒跚前进,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够苟且偷生。凯特尼斯在斯诺的处决场上,射出的箭,瞄准的并非那个残破的,大势已去的身躯,而是叛军的女总统。凯特尼斯此时变成了一个战士,杀死的人日夜出现她的噩梦里,将她的残生紧紧拥抱;她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却没有失去自己的希望,她学会里前进,为那些战争中死去的朋友活出所有人的精彩,也学会了掩盖伤痛,为自己所爱的人建立一个新的生活,在坟墓之上画出孩童的公园,在噩梦之后,描绘生命的坚韧,她是如此的勇敢无畏。
凯特尼斯在残酷生存竞技中逐渐成长,其中所体现的人性变化引发观众反思,在看不到光明的世界里,人性如何保持,凯特尼斯这个角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信念,对人生的追求与担当,是每个人所需要的。我们可能无法改变被当作生活的棋子,但是,我们不是活给别人看的,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很精彩。就像凯特尼斯,黑暗和压迫不会击倒她心中的信仰,只會加快她奋起反抗的到来,成败在于人性的自我束缚,信仰是获得成功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苏珊·柯林斯.饥饿游戏[M].耿芳,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2] 姚井君.电影《饥饿游戏》的生存观与人性[J].电影文学,2014(19).
[3] 孟琳.《饥饿游戏》:小说到电影[J].电影文学,2013(11).
[4] 李红新.电影《饥饿游戏》中的文化隐喻解读[J].电影文学,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