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动机理论看大学生学习问题

2016-05-30 09:35:55欧阳杨帆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习心理学习动机大学生

欧阳杨帆

摘 要: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在大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也在逐渐下降,大学生厌学现象也日益严峻,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本文将从强化论,驱力论,认知失调论,需要层次说,成就动机理论,期望价值理论等理论出发,结合当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加以分析,对学风建设、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262-02

近些年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据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创下了新纪录。在数量上,高等教育早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质量上,当前大学生的主流虽然是积极向上、勤学进取的,各高校在“质量工程”建设中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应看到,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上升的同时,高校的质量在逐渐下降,随之而来的旷课、挂科、学习生活颓废等厌学现象也日益严峻,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阻碍着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研究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分析厌学成因,对学风建设、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学习动机对学习主要有四个作用:激发学习动力,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维持学习过程中动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调节学习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由此可见,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较大,贯穿学习过程始终。教育心理学的不同流派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学习动机,具有丰富的理论成果,本文主要从强化论,驱力论,认知失调论,需要层次说,成就动机理论,期望价值理论等理论出发,联系大学生学习现状加以分析。

一、强化论对大学生缺乏学习动机的启示。“强化论认为,如果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就会缺乏学习动机,如果受到了惩罚,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这是一种外部动机,一般认为适用于中小学,但在大学生学习动机中,需要外部强化而产生学习动机的学生不在少数。例如:家里说只要过了英语四级就给买电脑;如果挂科了会被同学嘲笑。这些学生从小在奖励和惩罚的机制下学习,这种学习动机容易伴随着来到大学。心理学普遍认为,内部驱动力比外部驱动力更加稳定持久,通过外部强化来激发学习动机,对大学生的学习发展会有所阻碍。大学被认为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研究高深学问比基础学习的学习更需要持久稳定的动力,对学习者个人发展来说,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其独立自主性。这里暴露到的问题不单是高校老师所能解决的,中小学老师和家长应尽可能少地给学生强化外部动机,尤其是在中学阶段,是引导学习动机转化的关键时期。如某高中老师告诉学生,学习是为了考大学,只要去了好的大学,就会有好的工作和好的生活,当学生拼命地考进好的大学,发现毕业还是有那么多人失业,就会丧失学习的动力;或者学生如愿以偿找到了好工作,那么学习的任务已经完成,就不用再学习了,这显然是违背终身教育理念的。

二、驱力论对大学生厌学现象的启示。“驱力论认为个体由于生理需要而产生一种紧张状态,激发或驱动个体的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平衡状态。驱力论甚至假设,如果一个生命体没有了任何需要,则会静止不动。”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学中有那么多的学生每天无所事事,整天用睡觉打游戏看电视来消磨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在高考前复习阶段的学习态度与进大学后的学习状态判若两人的原因之一。寒窗苦读12年就是为了考进大学——这一“终极目标”,“终极目标” 都达到了,还需要做什么呢,上课觉得无聊,不上课更无聊,坐等毕业就可以了。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改变社会的教育思想观念,进入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开始。

三、认知失调论对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启示。“费斯廷格认为,个人的行为和认知产生矛盾冲突,会引起人的心理上的紧张,并产生不愉快体验,使人会努力减弱或消除它。”例如:许多大学生每天逃课上网打游戏,但他们知道这是在消磨时间,对学习生活无益处,这样就产生了认知失调,引起不安。一般会采取两种方式消除这种不安,要么改变自己的行为,要么改变自己的认识,如:“上网打游戏有什么,只要我开心就好了,何必把自己逼得那么苦,反正我都进了大学了。”这样就能心安理得继续逃避学习。认知失调论给教育者的启示:对于大学生而言,出现学习问题多不是认知环节的问题,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一般都有较高的认知能力,但对于控制自己的行为还不够成熟,教师要能及时察觉学生出现的认知失调,利用学生的失调和冲突所带来的不安,激发其改变行为习惯的动机,而不是任由学生自己颠覆原有的正确认识来消除心理焦虑。

四、需要层次说对大学生缺乏认知驱动力的启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认为,人的需要从低级的缺失需要到高级生长需要排成一个层级,如果低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不会有强烈的动机去追求较高的目标。”近些年,社会上批评大学生学习动机太功利的报道层出不穷,很多学生表示现在学习的目的就是为将来找工作,这种外部动机显然比不上内部动机稳定持久,但过于沉重的就业压力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的影响不容小觑。就业为了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这属于低级的安全需要,如果连温饱问题都面临着威胁,是难以考虑求知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更不用谈及研究高深学问。学生在选择学习内容时,无法单纯地跟着兴趣和求知欲走,这对激发学生的认知驱动力带来了困难。

五、成就动机理论对培养大学生积极自我发展的启示。“成就动机是一种力求成功并选择朝向成功或避免失败目标的活动的一般倾向。”如果一个学生获取成就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他们为了要探索一个问题,在遇到一定量的失败以后,反而会提高他们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愿望,而另一方面。如果避免失败的动机强于追求成功的动机,那么这个人就尽可能选择减少失败机会的目标。例如,大学生参与校园活动和竞赛,很多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综合素质,不再是靠考试能解决的,在这种自愿自主选择的规则下,不少学生望而止步,如果去参加,可能会失败,不去参加不会有任何后果,但不怕失败的学生,会在活动中越挫越勇,从而得到了锻炼能力的机会。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批判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人有大胆尝试的精神,一味地避免失败会拒绝有挑战性的任务,也会错过成功的机会,另外,这种心理对个人未来的发展也有影响,成就动机弱的人不仅对成功没有多大追求,而且非常害怕失败、思想负担重、焦虑程度高、心情压抑。

六、期望价值理论对大学学习任务与学生动机关系的启示。“期望价值理论认为追求成功的倾向是受成功的诱因值和主体理解到的成功的可能性共同影响的。”这个理论可以解释大学逃课、挂科现象。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往往表现在高校输出的人才符合不了社会实际需求。对于学校开设的课程,学生们普遍怀疑:“今天学的这些东西有用吗?能找到好工作吗?”这是学习的诱因值太低,即使课程简单,也会有很多人不及格。倘若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所期待,任务难度适中,就会投入到学习中去。教育者需要较好地把握学生对成就的需要,编写教材和设置课程时考虑学生实际需求,合理设置任务难度,利用学生的期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产生的主要心理因素,要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提高学生学习动机,通过对动机理论的研究,分析大学生复杂多样的学习动机,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有效地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燕良轼.教育心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俞建伟.论学习动机在高等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0.

[4]苏萌.浅析大学教师应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科教导刊,2013.

[5]何林荣.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1996.

[6]杜松松.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和思考[J].科教文汇,2013.

[7]高晓芝,李霞,姚善卓.大学生学习动机欠缺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

[8]梁继航,李璐.学习动机理论对大学教师激发学习动机的启发[J].课程教育研究,2013.

猜你喜欢
学习心理学习动机大学生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4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44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职业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与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102期)2017-01-17 03:23:17
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3期)2016-09-21 21:46:54
公开课与常态课学生学习心理和行为的表现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60期)2016-08-23 17:14:23
关于职业院校技师层次学生学习心理状态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56期)2016-08-01 19:38:07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34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来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