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摘 要:“数学素养”一词首次出现在我国数学教学大纲中,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目标从应试型向素质型方向的转变。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新课改环境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实施这一目标,数学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素养,是广大数学工作者不断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数学素养;教学大纲;教育目标
翻开2011年版的数学课标,在第一页就会找到数学素养这个词,那么什么是数学素养呢?数学素养是指认识、理解数学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做出有理有据的数学判断,作为一个有独创精神、关心他人、审慎思考的公民,参加数学活动以满足现实和未来需要,这是PISA测试给出的界定。
PISA(Programme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大型学生学习质量比较研究项目。PISA的测试对象为各国正在学校就读的15岁少年,以卷面方式从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素养等三個方面进行测试,以了解各国初中学生是否具备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2009年,上海学生在PISA测试中排名全球第一,引起国内外强烈的反响,让全世界深感震撼!上海是前沿城市,它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能取得全球第一的好成绩,说明它在提高学生素养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我们这些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2001年9月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就明确提出目标:“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素养,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已经成为数学教育的主旋律。然而,就数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而言,我们的教育存在这样几方面的问题:
1.对于“数学素养”内涵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在学校课程教学中,数学素养具体包含哪些内容,数学教师普遍不清楚,所以就谈不上如何培养了。
2.指向数学素养培养的数学教学研究总体数量不足。在国内外针对数学素养的研究中,普遍关注和讨论的问题集中在数学在现实中的作用与公民的数学素养不高,并由此提出提高数学素养的一些内容。但内容空洞,要想具体落实尚有较大距离。
3.现有的教科书呈现,虽然开始关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但仅仅是渗透。高春敏硕士论文《合情推理在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呈现的比较研究》指出:“现行的四种版本的教科书在编写上都比较注重将合情推理作为学生获得新知的一种手段,而未将发展和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作为一种目标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
我们有很多教师不愿转变教学观念,不重视引导学生在动手实验、动脑猜想、合情推理、类比归纳等活动中主动探究学习,而用以往的教学方式来使用新教材,课题学习不讲,观察实验不做,定理不证明直接给结论,不给学生思考时间。这种做法如何能培养学生的素养?学生只有经历了“情境的设置,问题的提出,结论的猜想,概念的建立,定理和证明的探索发现及应用,解答的回顾检验和反思评价,方法的归纳和整理,拓展应用”等过程性知识完整的过程,才会由合作或独立活动把数学知识挖掘出来,并借助观察、实验、操作、猜想、归纳、验证等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获得较为丰富的动态型过程性知识,形成探究性学习的雏形,让学生在不自觉中获得不同层次的数学思想,这样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才能在不自觉中得到培养。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呢?其最基本的要求是课堂必须扎根于问题情境和与之相关的问题中。在提出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专心于身边的情境中,进入分析问题阶段,应该鼓励学生实验、猜想、归纳和证明,最后阶段是鼓励学生反思结果并解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在教学时,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主体的作用。最好的教育就是要有足够的留白!通过数学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使学生掌握渗透于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只有掌握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为了孩子们更好地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融洽的氛围,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中有所收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这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高春敏.合情推理在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呈现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张胜利.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数学素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8.
[3]孔凡哲,李清,史拧中.PISA对我国中小学考试评价与质量监控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5.
[4]张胜利.数学概念的教科书呈现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