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宝英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因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所以将生活中的相关因素引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获取实践知识,还能根据生活中的相关变化,灵活运用。所以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过程中,就要导入生活元素,并实现新的教学意义。本文根据对数学问题情境的理解,分析该教学方式实施的重要价值,并给出合理的创设方法。
【关键词】生活;数学;问题;创设情境
在新课程不断改革实施下,在初中数学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变化并不能得到提高。为了体现数学教学中新的探索,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实现了新的发展,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较大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在生活中,利用数学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并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一、概述数学问题情境
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意识,并针对相关的教学条件、教学信息对问题进行思考。数学问题的产生是学生对已知问题产生的矛盾现象,但数学问题在创设期间要符合几个要求。如:创设的数学问题要体现积极、向上的特点,使学生在对问题解决期间,能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还要体现良好的教学意义,更要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并激发学生更广的思考空间。最后,还要体现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无论在语言,还是在内容上,都要增加学生的兴趣意识。
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体现的价值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能体现良好的价值功能。首先,它能反映出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数学问题的多样性都是根据生活实践变化发展的,所以在对问题进行创建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掌握生活中存在的变化规律和相关因素[1]。它还能体现数学化思维,在具体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要表现出事物的本质变化,就应对新的数学知识建立模型,并使学生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效果。最后,能够引导学生实现良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数学知识中的教学内容,不仅在情境中得到启发,还能在交流与沟通中实现发展价值。
三、怎样从生活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1.根据生活经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利用课本上的知识以及生活中的知识进行教学,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知识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它能成为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该教学方式是在学生的心理变化上进行改变,并为学生创建一种问题相关的生活情境。教师在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期间,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还要以教学问题为出发点,将生活化的教学问题进行提炼,并促进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解决能力。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对知识有效掌握,还能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能力。例如:人教版初中数学中学习二次函数的取值,根据实际问题,应为学生创建一个实际解题状态,如:在校园花坛中设一个矩形长度,并根据矩形面积以及设定的未知函数进行求解。
2.根据知识活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增加学生的体验能力[2]。由于每个教学课堂中都能体现一个新的教学任务,都能对学生的认知变化、思考能力、情感态度等因素进行改变,所以,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就要针对数学教学的具体目标,教师应对问题具体分析,并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进行创设。不仅要体现出创设问题的趣味性,还要体现问题在数学知识学习中的代表性。例如:在初中教学中学习相交线、平行线知识,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方式进行探究。在教学班级中,可以利用黑板、课桌等物体作为中心点,然后学生以物体之间的变化进行连接,并认识两条直线间产生的关系为平行、还是相交。该教学形式的创建,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气氛。
3.根据生活元素,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只是进行记忆,而是利用相关知识在生活中学会利用。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利用,实际的教学形式就应将生活中体现的数学元素加以利用。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在情境中的体验,也使学生能在该体验教学活动中学习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因为数学中的很多材料都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事物变化与发展是多样性的、富有生命力的,所以教师在问题创建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良好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初中数学中学习正数与负数的认识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操场为建立一个坐标点,以中心点为零点,然后分为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延伸,并提出一方为正数,一方为负数,让学生选择相关队伍。接着,每个学生代表一个数字,然后在不断轮换过程中,学会正数与负数之间的运算。
四、总结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能利用更大的学习热情投入到对知识的掌握,并在探究知识过程中,能将问题知识与学生主体作为主要的教学风险,并形成新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丁微微.创设有效数学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活学乐学[J].文理导航(中旬),2014(8):14-14.
[2]韩宗姣.创设情境高效学习[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2(4):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