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立忠
摘 要:目前,3DMAX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将微视频运用于3DMAX教学中,让教师轻松教、学生轻松学,符合时代的潮流。本文从3DMAX教学现状分析、微视频结合3DMAX教学内容、特点及可行性分析入手,展现出以微视频教学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新型教学形式。
关键词:微视频 3DMAX 教学 信息
随着电子商务和流媒体技术的成熟,微视频成为了网络上的流媒体主角,截至2010年年底,微视频产品已经深入企业商用,企业将自身产品以短视频的形式360°地展示给消费者,赢得了青睐。
微视频,顾名思义,指用较短的时间,展现出一定内容的视频片断。它以短、快、精的特点,赢得了大众的欢迎。在日常生活中,它形态多样,通常以微电影、纪录片、DV短片、广告片段等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如今,微视频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各行各业中,医疗、商业、教育都兴起了微视频的热潮。特别在教育领域中,在全国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中职课程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树立了由“就业导向”转向“职业发展导向”的新标杆,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必须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创新教学理念,用更符合现代教育的方法实施教育教学,以服务学生职业发展为契机,实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
近几年来,微课成为学校教育的新话题,它是针对某个知识点(例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例如学习活动、主题活动、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微课教学时间短(10~20分钟),主题内容专一、突出,易于学生重复学习与相互传播,因而成为一种受到师生广泛欢迎的新型教学形式。
一、3DMAX教学现状分析
1.课堂教学大班化,不利于针对性指导
目前,3DMAX教学主要以机房操作为主,以任务驱动带动学生操作,同时,教师面对的群体人数不一致,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教师在课堂内既做演示者,又做指导者,难以全程兼顾,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
2.根据教学计划实施,课堂时间及内容受限
课程教学进度受教学计划和教材的限定,教师为完成计划内容只能按部就班地教学,课堂时间及内容均受限,教学巩固拓展无法实施,最终导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期末评测也较难实施。
3.课堂模式单一,学习乏味
目前,3DMAX教学还局限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学形式缺乏新意,中职学生对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存在较强的排斥感,学习乏味,兴趣缺失。
4.课后缺少指导,学习积极性受挫
当学生对3DMAX学习内容感兴趣时,在利用家中电脑自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回忆起学校学习的内容和操作方法,就只能通过互联网或教材寻找解决方法,费时费力,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打击学习积极性。
从现状分析得知,改变3DMAX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话题,以微视频进行3DMAX教学,将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二、利用微视频进行3DMAX教学的内容及特点
3DMAX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三维设计、渲染可视化的软件,初学者必须熟练运用各个功能菜单和工具才能制作出出色的作品。
在3D MAX课程教学中,微视频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微视频教学,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熟悉操作步骤,从而掌握某项操作要领,既方便了学生自学,也减轻了教师大班教学的指导难度,有利于针对性指导。
1.3DMAX微视频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1)基础操作指令。微视频内容主要针对常用工具(例如标准基本体、修改器、灯光、渲染等)的基本功能进行操作演示,学习者通过观看并模仿操作,达到掌握的目的。此过程教学内容简单,仅对某个工具做功能演示与操作,适合初学者学习。
(2)精讲操作指令。微视频内容主要针对复杂模型(例如灯罩建模与灯光的配合、模型与模型的运算等),往往需要多个工具配合使用,在基础操作视频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通过本过程的学习,能实现复杂模型的建模,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
(3)动画操作指令。微视频内容主要针对动画(关键帧)进行讲解,模拟物体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结合各视图,产生AVI格式的再生成。
(4)渲染操作指令。由于3DMAX后期靠渲染来完成场景效果,故微视频内容主要针对渲染器及色彩搭配进行讲解,此过程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视频录制时应适当进行细化,以便突出渲染器之间的关联,同时,也对学习者的色彩构思基础做一定的说明。
(5)结合实例综合演示。微视频内容主要针对完整场景的制作与渲染(例如餐厅、客厅、卧室等)进行综合设计,并加入艺术特效(例如灯光、大气、动画),形成一个完整的三维立体场景,适合后期合成学习者学习。
将以上五个层次的内容结合起来,视频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学生可以掌握基本场景的布置与设计,并通过渲染生成作品。
2.微视频融入3DMAX教学的特点
与传统教学过程相比,微视频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微视频教学突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先学后教,视频精练,要点突出,学生学习不累,而教师又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
(2)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微视频以短小精悍为显著特点,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将微视频复制到移动存储器带回家,保存在手机、平板电脑中,随时随地打开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微视频将逐步实现APP在线点播。
(3)构建数字化教学。微视频利用数字化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将视频、声音、图像融为一体,学生直接面对的是信息化载体,更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
(4)体现高效性、全面性。微视频充分展现了现代教学资源和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优化了教学工作,有利于教学的全面开展,使教学具有高效性。正是这个特点,使微视频赢得了许多师生的欢迎。同时,微视频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与疑点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可以充分地全面学习。
三、建立微视频进行3DMAX教学的要求
在开展微视频教学前,任课教师首先要对教材、视频内容、后期合成所需要的设施有所把握,要求如下。
1.教材内容要求
微视频以知识点为构建基础,故知识点要明确。目前,市场上有众多关于3DMAX教程的书,层次不一,故在选用教材时,必须适合学生的特点,由浅入深,从入门到精通,循序渐进。这样,根据教材制作微视频,学生既可以参考教材学习,又可以通过视频学习,双管齐下,学习相对简单。
2.视频内容要求
微视频教学内容一般控制在8~15分钟,知识点讲解要清晰,重点、难点要突出,无知识性错误,整体视频要有可读性、可听性和趣味性,同时可适当加入习题练习,以便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3.录制要求
(1)录制环境。采用CamRecorder录屏,同时采集MIC声音,避免外界因素干扰(例如噪声、图像不清晰等),避免影响学生阅读与收看。
(2)视频比例。确定录制比例(4∶3和16∶9),与计算机分辨率配套设置,否则将影响整体视觉。
(3)教师录制
涉及教师出现的视频画面时,要注意着装(避免花哨或颜色过深)和背景的协调。同时,教师的语速与操作速度要适中,语言幽默,掌握节奏,帮助学生思维转换。
(4)后期制作生成。利用第三方软件(Corel Video Studio),可适当加入片头(课题)或片尾。由于是录制3DMAX操作过程,需要加入按键特效(点击带圈),以生成MP4,分辨率为720P最佳,以便看清操作按钮。
四、微视频进行3DMAX教学的可行性
1.微视频进行3DMAX教学的优势
(1)解放课堂上的技能课教师,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指导学生操作,同时也融入学生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微视频是一本“活教材”,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同时解决学生的疑点,不需要教师重复地统一讲解,学习的自由度更大。
(3)传播方式更广。由于3DMAX微视频采用流行的视频格式文件,在Windows、IOS、Android环境下均可观看。
2.微视频进行3DMAX教学的必然性
(1)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信息化载体(例如计算机、IPad等)也必然出现在学校教学中,微视频应用于日常教学,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2)流媒体技术发展迅速,贴合了网络时代的教育,WEB在线课程、APP在线点播已深入应用,由此也带来了商机。
(3)笔者对班级4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93.5%的学生选择了“3DMAX微视频讲解”、91.6%的学生选择了“可移动观看”、90%的学生选择了“课堂内,教师主要进行个性化指导”选项。可见,微视频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愿意接受并运用。微视频成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
综上所述,采用微视频进行3DMAX教学,将学生、教师、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实现了轻松教学、轻松学习,同时也符合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教育模式。笔者相信,在未来的职业教育中,微视频教学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卫东.3dsMax 2010基础教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2]方其桂.微课制作实例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3]王觅,贺斌.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4).
[4]田爱丽,刘冬梅.论教学微视频编制的原则与方法[J].上海教育科研,2014(8).
[5]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学校信息化教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谢忠新,王其冰.微视频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6).
(作者单位: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