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究

2016-05-30 22:28路云鑫
亚太教育 2016年30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路云鑫

作者简介:路云鑫(1992-),女,汉族,陕西人,研究生在读,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论述我国文化建设战略的提出以及内涵,并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从而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作用,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284-02

一、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我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我国革命及建设中发挥着提供精神动力、扫清思想障碍、保证社会主义方向等重要作用。因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继续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在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在新形势下寻求有效措施,促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实践活动,通过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主流意识形态,使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社会要求相适应。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民族文明素质培养和提高的重要阵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重要载体。”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实践活动,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因而决定了它在塑造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的文化方向,从而引领文化建设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我国文化建设的方向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而社会主义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就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抓住了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就把握了推进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2.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我国现如今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在与世界经济、政治密切联系的同时,各种文化思潮扑面而来,使国人面临复杂多样的文化选择。因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发挥其引领文化建设方向的作用,以保证多元文化思潮下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这一作用的发挥首先应该坚持主流文化的主体地位。在我国,坚持文化的一元性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是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灵魂作用,从而使个体获得社会所需要的一种政治意志,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保证社会主义前进方向。

(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文化整合,从而推动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需要各种类型的文化竞相发展。经济环境更是呼吁文化整合的实现,当各种文化经过整合、归纳、成型,被群众所认可进而深入人心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使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社会、经济等因素都要求我国的文化建设必须以开放的胸怀接纳、吸收其他社会思潮,促进文化间相互交流、融合,从而实现文化整合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的整合作用,一方面,要对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社会思潮加以吸收、利用,从而充分发挥文化包容力,丰富和发展现有文化;另一方面,对社会思潮中的不合理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将其抵消或同化,从而实现文化价值的一致性,并形成文化合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各种文化思潮的鉴别、渗透和利用,实现各色文化协调发展,在坚持文化建设方向的前提之下,使文化内容更加优秀,文化形式更加多样,带动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文化进一步凝聚,为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方面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强烈渴求,另一方面文化的建设也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凝聚作用就是通过对人民群众进行有效的“灌输”,使其认识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从而自觉自愿地加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队伍之中,形成一种全国上下的凝聚力,社会成员紧密的团结在一起,自觉维护共同的文化利益,保证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凝聚作用,是形成强大精神合力从而实现社会文化建设内在感召的一种特殊机制。首先,它能够促使社会成员坚定共同信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上,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信念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化为一种自觉,从而形成巨大的凝聚作用。其次,它能够通过文化认同从而促进民族认同,培育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而拥有强烈民族精神的人民群众反过来也会发挥这种民族精神,增强自身对于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走向世界。

(四)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文化创新,为文化建设提供新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对某些精神或原则的简单传递,而是通过教育,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新作用,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活动本身对文化的更新作用,主要是通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以及对现有文化进行改造这两种方式来实现的。

1.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拥有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改革文化体制、更新文化观念、增强文化活力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其生命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成正比的,能否培养有创新力的人才,是衡量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根本指标。”

2.对现有文化的改造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改造文化主要是改变文化的内容和结构,并对不同性质的文化进行整合、渗透,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等各类文化逐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从而丰富文化领域,实现文化创新。当然,对于现有文化的改造作用,是在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基础之上进行的,通过创新人才的培养,多元文化的交融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促进文化方向正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构合理,最终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作用的实现途径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引领整个文化建设的内核和灵魂。然而,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和限制,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建设作用并不能得到完全的发挥,这就阻碍着我国文化建设前进的步伐。因此,找准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的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1.文化发展受制于经济、政治的发展,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发展还不够完善,这就阻碍着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需要继续坚持发展生产力,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尽可能减少社会矛盾、尽可能调节各种矛盾,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发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随着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成了文化多元并存局面,各类文化竞相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增添色彩。面对绚烂的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增强其文化整合力,使多元文化在碰撞中相互促进,协调各色文化健康有序发展,用各色文化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为文化建设提供大范围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支持。

3.大众文化由于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我国文化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待大众文化一方面要大力扶持大众文化发展,丰富文化内容,多样文化形式,使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作用,对人们的意识、行为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教育,使其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引导并管理大众文化健康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脱离低级、走向高雅,规范大众文化,使大众文化符合我国文化建设的要求,从而促进文化建设。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以促进文化建设发展

1.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任何教育都需要依靠艺术的方式才能使其效果得到有效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长期被人们理解为“政治代言人”,因而会对其表现出抵制甚至反感,针对这种情况,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的发挥就显得尤为关键,而语言交流又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语言的艺术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的重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尽可能多举例、少念书,多幽默、少刻板,多感染、少教育。利用言语,激励人心,达到内化。利用语言疏导促进先进文化发展。

2.开发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重“硬灌”轻“渗透”的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难以发挥的重要原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开发利用,对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多维度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继承传统载体的基础之上,积极开发活动载体、实践载体,间接地传递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实施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与情,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加强自我修养、自我管理,在反省中自我改造,从而实现自我教育,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文化建设的各类保障

1.政策保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日益推进,文化生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条件、传播手段等也随之发生变化。而文化体制必须与经济、政治体制相适应,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面对这些变化,我们必须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的大众化,使其深入百姓生活,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证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增强文化工作者的思想素质、民族意识,保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提供制度保障。

2.人员保障。在人员方面,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教育者。只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才能为全社会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因此,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政治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总路线、方针、政策等;在品德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作风正直,行为示范;在业务上,坚持理论扎实,并不断进取,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寻找新方法、途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应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一方面,运用综合文化知识开展文化活动,加强文化渗透;另一方面不断从文化中发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使之与时代相结合,促使文化创新。

3.物质保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强化技术、设备、设施重要作用,改善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物质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向一个更高的阶段。同时,在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应该时刻强调物质保障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要在充分物质保障的支持之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使得物质保障发挥真正的作用,满足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保证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16.

[2]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8-12.

[3]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对构建民主党派核心价值体系的反思
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学探讨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