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侯峰(1976-),女,汉族,山东滨州人,讲师,中共滨州市委党校科社教研室,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要:扶贫攻坚是“十三五”规划的重中之重,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举措。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相对于经济扶贫、政策扶贫、项目扶贫等扶贫政策,教育扶贫是确保贫困人口彻底消除贫困的治本之策,根本之举。滨州市通过长期努力,在教育扶贫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还存在教育理念相对保守、教育体系布局不够科学合理、教育质量期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在今后的教育扶贫中,要更新理念,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合理布局,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大力革新教育扶贫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以政府为主导,激励各方参与,加大教育扶贫的投入和保障。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提前全面脱贫的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教育扶贫;精准扶贫;滨州市
中图分类号:G40-0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294-03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反贫困工作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量大面广且返贫现象严重的问题。如何争取在2020年帮助所有贫困人口达到小康生活、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摆在中国各级政府面前的艰巨任务。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扶贫攻坚措施。相对于经济扶贫、政策扶贫、项目扶贫等扶贫政策,教育扶贫直指导致贫穷落后的根源,是最具有持续效力和最能从根本上斩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的精准扶贫举措。
一、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
扶贫攻坚是“十三五”规划的重中之重,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举措。要确保贫困人口彻底消除贫困、取得稳定的脱贫成效,必须要从教育扶贫——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入手。
(一)教育扶贫能够转变贫困人口的人生价值观念,增强脱贫自救的内生动力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贫困”的理解和感受主要是物质的匮乏,因而解决贫困就是要解决物质的匮乏问题。实际上,经济上的贫困只是贫困的外在表现,而“头脑中的贫困”才是贫困的本质,是造成贫困者无法摆脱贫困的关键所在。
贫困人口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想意识落后和精神文化贫困的问题。贫困者大多受传统观念影响很深,而传统文化中强大惯性因子,使他们形成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顽固僵化的性格特征,习惯于生活在墨守成规仅凭经验盲目过活的生存状态中,不敢竞争、不愿投入、不求创新。教育则具有先天的优势地位和双重的扶贫效果。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自由发展,它通过倡导和鼓励贫困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能最有效地改善贫困中人的窘迫处境、满足贫困中人的迫切需要。从而使贫困者逐步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贫困者脱贫自救的内生动力。
(二)教育扶贫能够提升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实现扶贫的可持续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贫困的界定标准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新世纪的贫困不仅仅是物质财富贫困,更重要的是表现为“能力贫困”。
“能力贫困”是一个集合性概念。它不仅指基本生产能力不足,而且还包括获取知识能力、参与决策能力、合理利用资源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缺乏性”。贫困者大多受教育年限短、程度低, 缺乏获取、吸收、交流知识的能力和途径,具有知识贫困的特点。因此又导致其知识的不足导致他们观念、行为、意识及精神面貌等人格要素的变迁缓慢, 缺乏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思想武器,进而缺乏摆脱经济贫困的能力和途径。
教育不仅能够直接增强人类的知识文化水平,而且能够提供人类提升自我所需要的技术、理念,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等自我发展能力,使政府的扶贫真正变为外部“输血”和自我“造血” 相结合的工程,防止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扶贫致富的可持续。
(三)教育扶贫具有溢出功能,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整体进步发展
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已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亦是早已被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所证明的。
教育扶贫具有巨大的溢出效应。世界银行曾在《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促进了经济发展,并使其它发展目标得以实现”。据统计,在1960年—1985年期间,发展中国家产出与资本的弹性指数为04,即资本每增加1%,产出提高4%,而在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这一指数为06-075,两者之间产生如此大差距的重要原因在于教育水平的不同。同时,教育既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教育在提高贫困者的知识文化素质的同时能够带动整个地区科技能力和人力资本的提升,“扶教育之贫” 不仅帮助一家一户的贫困人口实现自身脱贫,更能有效的落实“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和整体进步发展。
二、滨州市教育扶贫的现状及问题
(一)滨州市教育扶贫的现状
长期以来,滨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一直将教育扶贫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种重要内容,关注贫困人口的教育发展,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第一,逐步完善全面覆盖的贫困学生资助机制。近年来,滨州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针对各个教育阶段的困难家庭学生建立了 “奖、助、贷、减”等多种助学渠道,逐步完善健全了全面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近5年来,全市累计发放各级奖助学金10亿余元,数十万人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中受益。第二,着力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近年来,滨州市累计投资25亿元,先后实施了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放心食堂建设、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薄”工程等教育民生建设项目,切实改善农村学校的基本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第三,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力度。近年来,滨州市积极探索建立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和城镇教师支持农村教育机制。2014年,启动实施了“五县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每年安排80余名城市(含县城)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支教,同时,农村学校选派部分教师到志愿学校学习培训,通过教师交流与培训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另外,还实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鼓励市区机关单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家庭,支持指导帮扶贫困村及贫困户的脱贫建设。
(二)滨州市教育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滨州市的教育扶贫工作对于反贫脱贫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相对于扶贫攻坚的任务要求,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1.教育理念保守,培养方式相对简单,与提升反贫困的能力严重脱钩。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的基础教育实施和教育质量有了很多的提高,但是,针对贫困者的教育扶贫主要集中在增加教育经费、发放教育助学金等方面,而在开发贫困者自身反贫困潜力和能力方面的教育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在教育培养方向上,现行基础教育办学只是以一般性的文化知识普及为主,缺少增强青少年未来从事生产生活所需的劳动技能的课程,难以提升贫困者自身参与社会生产的就业、创业,进而脱贫致富的技能。所有的教育几乎都还处于“精英教育”状态,采取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方针,缺少改变贫困者“贫困文化”的心理干预和勤劳致富的情智培养。从而使贫困者难以摆脱其所具有的屈从意识、自卑感、不愿意规划未来、不愿工作、不能工作,缺乏实现理想能力的状态。
2.教育体系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人群教育不足,不能满足挖掘贫困者自身潜力所需。近年来,滨州市的教育规模发展较快,但由于教育资源不足,教育体系还不甚完善。一是学前教育严重不足。发展幼儿教育是消除不同阶段、阶层和家庭文化差异,尽早实现教育机会起点平等的重要途径和补偿性措施(吴德刚.关于构建教育公平机制的思考教育研究,2006,(1))。但目前滨州市很多贫困村幼儿园办学条件、基础实施和师资水平较低,甚至还有的村庄没有正规幼儿园,贫困家庭往往因为经济困难而放弃孩子的学前教育。二是职业教育不足。贫困者要实现脱贫致富,必须要通过一定的职业教育培训, 掌握其生存和发展必要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但当前滨州市贫困村的职业教育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不高,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尚未真正形成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职教运作模式与市场机制的衔接不够紧密,职业教育的规模、层次、结构和质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残障人士教育缺失。贫困者中很多是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然而因为残障人士数量少、情况不尽相同、教育难度大等原因,农村针对残障人士的特殊教育严重匮乏,这使得本就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不能及时接受教育,智能得不到提升,自身就业创业潜力无法得以挖掘和开发。
3.贫困村的教育资源积累不足,教育质量有待提高。虽然近年来滨州市十分关注贫困村庄和贫困人口的教育资源和质量问题,但贫困村的教育仍是短板。一是学校硬件设施落后。大多数贫困村学校的图书陈旧,试验、电教仪器不完备,多媒体设备缺乏,教学设施陈旧;二是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角色过载现象严重;由于经济环境条件较差,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
4.教育扶贫资金投入不足。投入少、教育经费短缺,这是贫困村庄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一是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相比于实际所需仍有较大差距。虽然逐年教育经费增势明显,但与实际发展中的教育事业相比仍显不足。二是贫困家庭经济困难阻碍了其对于子女教育的投资。三是民间和社会力量投资于教育扶贫领域不足,不能很好的利用民间和社会力量来进行教育扶贫。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贫困村教育的发展和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滨州市教育扶贫的对策建议
教育是铲除贫困的治本之策。只有抓住教育扶贫这一关键举措,从源头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才能确保全体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更新理念,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自助精神是个人发展的根本,是国家繁荣的源泉。外界对贫困者的资助固然重要,但贫困者树立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更是反贫困的固本之策。因此,教育扶贫要更加注重贫困者的心理健康和能力建设。第一,在基础教育中要增加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教育和创造性教育。特别是在学前儿童教育中,应将良好的健康、安全和生存、经济福利、社会性和情绪情感发展、入学准备技能作为教育的目标,通过多种渠道对教育救助对象进行包括心理辅导在内的全面教育,帮助儿童及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二,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增加文化观念、心理素质和能力教育。
(二)合理布局,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
良好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任何人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的重要保障,三者缺一不可。第一,扩增教育资源,确保所有贫困村适龄幼儿“有园上”。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对全市361个“精准识别未脱贫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进行摸底调研,综合考虑贫困村实际及区域内幼儿园布局规划、现有幼儿园覆盖范围等因素,充分利用农村定点中小学的网点优势,新建、改扩建附属幼儿园或通过“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形式建设村办幼儿园,满足贫困村学龄前适龄幼儿入园需求。探索建立“城市帮农村,强园带弱园”等帮扶形式,鼓励示范性幼儿园通过举办分园、承办新园、托管薄弱园、合作办园、结对帮扶、支教轮岗、送教下村、交流互动等方式,输出先进教育与管理理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保教质量,力争贫困村适龄幼儿能“上好园”。第二,增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能力。加强有专业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加强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特别是要针对贫困村的传统工艺和地方特色,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训中增加一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课程,如阳信县可针对木工家具制造、年画剪纸工艺的传统和优势,向贫困者传授从小就耳濡目染、对他们来说简单易懂而又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手工技术,见效快、收益稳定,在增加其经济收入的同时增强就业创业的自信心。同时,在传授先进的生产制作技术的同时,要注重灌输现代创业观念、求新求变观念和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培养他们健康向上、开拓创新的现代公民素质,增强其创业的热情和能力。第三,开办贫困村家长学校。家庭环境对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贫困者的心理贫困往往具有代际延续性特点,儿童极易受到家长心理贫困的负面影响,形成类似的保守、依赖等心理贫困。所以,必须通过贫困村家长学校的创办和努力,转变贫困家庭家长理念,提高家长素质,完善家庭教育,防止贫困文化和观念的代际传递。
(三)大力革新教育扶贫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推进城乡教育福利一体化。第二,加快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落实“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目标,建立网上名校结对帮扶体系,开展“在线课堂”,将城市中心学校名师的授课现场向农村教学点直播,并实现传统课堂的师生互动。第三,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全面落实国家、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出台针对滨州市乡村教师实际的支持计划实施细则,采取多种方式,为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定向培养留得下、稳得住的优秀教师人才。一是在培训中坚持“倾斜农村”的原则,组织农村贫困乡村教师专题培训活动,提高农村学校现有教师队伍素质。二是要继续实施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每年从城区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贫困乡村学校支教。三是要建立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每年根据贫困村学校补充短缺学科教学所需的学历合格、素质过硬的教师。四是要加大城乡学校教师交流力度,将在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的工作经历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必备条件,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五是要提高贫困乡村教师物质和精神待遇。在职称评聘、工资待遇中,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予以倾斜。
(四)以政府为主导,激励各方参与,加大教育扶贫的投入和保障
第一,增加政府投资,提高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面覆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免除全部学费,力争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第二,要充分重视民间救助力量的参与作用,激活民间反贫困资源及其运用的可持续化。政府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引导民间成立专门针对文化贫困进行救助的基金组织、民间文化教育组织。一是借助民间组织筹建科教扶贫社等组织,通过民间力量来募捐图书、衣物,开展结对助学帮扶。二是建立民间科教扶贫网,通过互联网向贫困者开展科技咨询培训,并提供适当的资金、技术,为贫困者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三是通过促成农村自主经济互助合作社,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吸引救助失学青少年参与生产,籍此普及职业技术教育。四是通过开展对贫困地区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和保护,由此来增加乡土文化及农业技术的教育功能,既能直接帮助贫困的老艺人、老技人改善生存状态,也能为当地贫困者进行更为广泛的文化教育帮扶。
(作者单位:中共滨州市委党校科社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