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中专课堂教学方式的思考

2016-05-30 15:33杜生莲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中专方法课堂

杜生莲

【摘 要】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把教学内容作为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如能轻松、愉快的接收、无疑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相反,如果教师的讲解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信息传递就会中断。出现只输不入的局面,学生将一无所获,即使教师备课多么充分,讲解多么认真,仍枉费了教师所花费的精力,因此,我认为。中专课堂教学应着重以下几方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专 教学 课堂 方法

好的职业教育不应停留在一个个“点”上,即培养学生非常具体的知识或是技能,而应是一个“场”,这个场就是一种“职业教育的文化”。在这个场中,学生得到了浸润,职业素养与个人品格得到了提升,这种浸润会超越“涂色”的层面,影响到学生的就业以及整个职业生涯发展。关于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学校在与企业的广泛互动中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尽管职业具有多样性,职业教育具有层次性,但是企业与社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即他们需要的是“肯做事、会做事、能把事情做好”的人,这就需要“明事理”。这是一种“高位”的教学,要让学生“明事理”,只依靠显性的课程是不够的,而应采用“环境育人、全员育人”的办法,这就是上升到了文化的层面,即通过隐性的课程来实现更高的育人目标。

一、在课堂中加强情感教育,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也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和体现。千百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波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提高教学信息传输的速度和效果,是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美好师生关系是人类文明最基本的传承形态和方式,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的呵护和滋润。建立现代校园和谐师生关系,包括亲近学生,了解学生,宽容学生和尊重学生等,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以爱为前提,这样我们才会为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付出乐此不疲。著名教育家亚米锲斯说过:教育的核心应当是爱的教育。人是需要爱和被爱的特殊动物,无论多么反叛,失意和受挫,第一需要的肯定是爱的慰藉,爱是维系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一根至关重要的纽带。当我们这样认识教师之爱时,我们的任何付出就不再是一种负担。没有重量的教师之爱,是教师之爱的至高境界。

二、课堂气氛的管理调控

中专生有计划生、委培生和自费生,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一些基础差,较散漫和想混文凭的学生,在课上容易出现说话、交头接耳,搞小動作、看课外书等现象,这就需要对课堂纪律进行管理:及时点拨、指正、维护正常秩序,另外,只靠说教是不够的,还要靠教师的教學艺术,语言的感染力和知识广博的吸引力,使教学能在一种有秩序的环境中进行,在课堂上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师生默契配合,学生的静心聆听与积极思维同步进行,既有老师讲学生听,又有学生的问与答。严肃中不乏轻松,紧张中也有欢乐,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进行调控。

课堂上既要有启发过后的讨论,辩论,争论等热烈的场面,又要能够让学一为能弄懂难点而沉思考虑,使热烈与凝重在课堂教学中相铺相成,和谐统一。第三:轻松愉快与井然有序。中专学生从生理心理的年龄特征来看,已具有了自主,自力的基本能力,教学中不能象对待小学生鄢样以教师说了算为主,应鼓励学生自觉学习,独立思考,启动学生的脑筋,提供发言机会,训练学生口才,提供操作机会,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应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将思路、结论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做到轻松而不涣散,有序而不拘谨。

三、课堂教学中的巧质疑问

在我们目前的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普遍采用“启发式”教学,但仍然有很多的数学教师采取的是“自问自答,连问连答”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完全被老师的问题和答案牵着走,学生根本没有考虑和自己质疑问题的时间,更谈不上让学生发挥个性,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了。教师应该在上课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符合实际的质疑情景,引发学生大胆地质疑,积极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用多种方式和手段设置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保持好问和好奇的天性.在给学生提创造性氛围时,公开向学生表示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性行为以及探索迹象都是好事。当学生在对一项活动感兴趣并非常兴奋时,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以图质疑,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会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真观察每一幅图片,并要求在观察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图上表达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图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口头表述提出图片中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拓展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充分利用学生的好问和好奇的天性,教学生如何质疑,并引导学生自己通过质疑问题后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完成后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体验质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经常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尤其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发现学生有一点点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应该及时表扬他,鼓励他,使他感到我也有优点,我也能进步。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发言,即使他回答错了,教师也要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看他能大胆发言了,虽然问题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已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相信下一次他一定能把问题回答正确。”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对于不爱发言的学生来说,教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当然非常高兴,甚至非常自豪,由此,他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会认真听课,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教师的课堂语言在准确鲜明的前提下还应做到生动,教学双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如何将他们被动的接收,变为主动汲取,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生动风趣,富于感染力的语言是传授知识的“助跳板”,它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感染学生的情绪,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记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海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的系统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7)

[2]张海峰.高职专业开发的目标、原则与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13(7)

[3]吴晓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制度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6(4)

猜你喜欢
中专方法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试论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浅析中专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