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林��
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种能有效促进师生互动的方式,也是每一位中学教师必须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合理巧妙的提问不仅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还能让课堂变得更富有活力,从而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作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应以学生为中心,提问的难易程度要适宜,在提问时要巧妙设疑,提问应具有关联性。
一、 提问应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在教学当中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往往与教师的想法有较大出入,并且不易受教师的影响而改变。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应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观点,当学生的回答与“标准答案”有一定出入时,也应看到其中的可取之处,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性回答,在肯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真正内涵。例如,在对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进行提问教学时,当教师提出作者曾多次落泪,让学生试着分析每一次流泪有什么不同,表现出怎样的感情时,对于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并不相符,但学生却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教师也应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再对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逐步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文章所表达的含义。
二、 提问的难易程度要适宜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如果太过简单,学生几乎不用动脑就能回答出来,那么这一问题也就失去了其价值。另外,如果问题太难,让学生无从回答,往往会令其对学习产生挫败感。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每一处提问教师都应深思熟虑,把握好难易程度,应在熟练掌握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基础上,切实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提问。可采用深题浅问以及一题多问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例如,在对《散步》一文设计提问时,便可采用由浅入深的提问方式。首先可以问:“散步的地点是在哪?人物有哪些?”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在书本中便能找到答案。接下来可以问:“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在阅读完全文,并对文章所要表达的含义进行深入思考以后才能得出。如此更能有效地让学生了解文章的重点与难点,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宏观上的把握。
三、在提问时巧妙设疑
所谓的巧妙设疑,应是教师在了解教学目标并熟知教材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一些巧妙的加工,利用恰当的契机,富有技巧性的将问题呈现。教师在提问时应尽可能采用一些较有吸引力或是新颖的措辞,或简单卖一个小关子,能引导学生更为积极主动的去寻求答案并获取知识。比如,在学习《变色龙》一文时,教师可在课前导入时用充满趣味的语言对学生们说:“大自然中有一种神奇的动物,那就是变色龙,它的肤色会跟随着自己所处的背景、温度甚至是自己心情的变化而改变。比如它在一片青草地里就有可能变成青色,它在一朵红花上趴着,它就可能变成红色。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呢?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变色龙》不是动物,而是一个人,大家想不想知道他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这样富有趣味性而又巧妙的设疑导入,不仅能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变色龙》一文产生深厚的兴趣,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提问的有效性。
四、 提问应具有关联性
由于语文知识系统庞杂,学生记忆的难度较大,因此如果教师的提问本身比较分散和凌乱,相互间逻辑关联也较差,就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对新知识的接收与吸纳的难度,还会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带来干扰。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思维习惯,对提问的顺序等进行精心的安排,让每个知识点之间都存在关联,以减小学生的记忆难度,从而能够提升对知识的有效积淀。例如,《威尼斯商人》教学中,在课前安排的基础上首先可以提问:“有哪些同学愿意上台来为大家表演这个精彩的剧本呢?”通过学生的表演,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还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故事情节当中,大大加深了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其后再向学生提问:“看完刚才的表演,大家发现了这场戏中都有哪些主要角色?”最后可以问:“这场戏最大的特点在于冲突,故事的人物角色以及情节的推进都是在强烈的冲突中呈现给大家的。那么请大家仔细思考这场戏的主要冲突是什么?”这种简单的总分结构,让学生通过对这一串具有关联性问题的思考与理解,对戏剧的特点加以把握,易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综上分析,合理有效的提问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理应加强对“提问”这门学问的深入研究与学习,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语文教学中的提问应始终以文本和学生为中心,此外,在提问技巧、问题的难易程度等方面都应该把握分寸,创新提问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在全新的提问教学模式当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省营山县安固乡完全小学校(63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