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君丹
死亡,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人们对它要么闭口不提,要么心存不安,一方面惧怕它、逃避它,另一方面又必须面对它。只有对“死”有了明晰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生的意义。
一、前阅读:认知死亡教育的差异
死亡教育是帮助人们获取有关死亡知识、理解死亡本质、认识死与生的辩证关系,引导人们思考死亡意义,赋予生命以更大价值的教育。教师提前阅读、了解死亡教育的差异,寻找值得借鉴的地方,是开设一门课程的必修功课。
美国是死亡教育的发源地。在“死亡课”上,专业人士会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的事情,并通过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孤独、凄凉感觉。在家长或教师的带领下,孩子还会去宁养院,为患有癌症的病人,进行临终关怀。而英国、德国等也推出了相应的课程和教材。
中国人在传统上比较愿意接受喜庆和圆满,不愿意接受伤痛和失去。有些家长将“人死后会变鬼”这样的“黑色迷信”作为知识传授给天真的孩子。他们认为把“鬼”描绘成面目狰狞的怪物,可以让孩子远离死亡。殊不知,这样可能误导孩子,加大孩子的恐惧感和心理压力,增加孩子做噩梦的可能。
对孩子来说,死亡并不是不可接受的东西,而是他们认知客观世界的一部分。面对孩子的认知需求,以逃避的方式来对待是不可取的,而应以儿童的方式与他们讨论,减少孩子面对死亡现象时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使其身心更加健康地成长。
二、纯阅读:感受生命之痛
在死亡教育的初级阶段,可以选择以动物、植物为主题的阅读材料,在认知上先拓展儿童对死亡外延的理解,在情感上让孩子由浅入深进行建构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以人类的死亡为主题的图画书阅读活动,以此进行循序渐进式的教育。最后,在儿童已有的死亡认知基础上,教育目标应定位在更高层次,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珍惜亲情,并适当引发其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次理解。
(一)直面死亡
温暖的午后,投影上一本《再见了,艾玛奶奶》,我们便开始了没有任何导人、设疑、提问的纯阅读。一页页真实而极具震撼力的黑白照片串联起艾玛奶奶人生中最后一年的时光。虽然病情日益恶化,面容日渐憔悴,但艾玛奶奶始终乐观、坚强。她珍爱生命,正视死亡,与家人共同珍惜这最后的相处时光。配合着老师宁静的讲述,孩子们听得凝神静气。当死神即将降临,艾玛奶奶在“临终意愿书”上签了字,从容地处理自己的后事,与亲人一一道别时,孩子们开始动容。
儿童第一次接触死亡,可能是看到喂养的小兔子僵直不动了;可能是从电视里看到的一则交通事故的新闻。然而,身边亲人的离去无疑是印象最深刻的。我选择了用极具真实感的绘本《再见了,艾玛奶奶》打开孩子记忆的闸门,唤醒孩子记忆中的画面。
(二)情感宣泄
有个哭得最厉害的小男孩,他记得一年前很爱他的太公去世了,那时他还不太懂。通过观看艾玛奶奶临终前一年的生活,他猜想自己的太公在离开人世前也会有相同的经历,相似的画面和感受此刻像胶片一样通过想象和重组再现在他的脑海中。他在日记中写道:
最近脑子里总会浮现太公的样子。记得,有一天,我的太公病了,妈妈听到了马上去看太公。很多天过去了,妈妈看见太公的病很严重就把太公送去医院。可是最后太公还是离开了我们,我们都很伤心。我一到厂里就去看太公的照片,眼泪顿时就流了下来。我好想太公啊!(谢殷东)
(三)内心成长
不要回避谈论死去的亲人,也不要把死者的痕迹从生活中抹掉,以期忘却这段伤心事。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死去的亲人仍有积极的影响力。和孩子一起纪念亲人,不必担心痛苦和哀伤会挥之不去。就像这个孩子写的:
三年前我的爷爷得了癌症,去年爷爷的癌症复发。爷爷被送进了医院,没过几天医生就要爷爷回家,过了几天爷爷就去世了。
爷爷你还在世的时候,我要什么你就会给我什么,你也经常来新家看我。我得了三好学生的奖状,你也会奖励我。
再见了我亲爱的爷爷,虽然你不在了,但是我还会想你的,我也会更加努力年年拿三好学生的。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哭,但是爷爷看到我哭了,你也会伤心的,所以我忍住了。(周俊豪)
许多绘本取材于儿童的生活,能马上唤起儿童的共鸣。尽管《再见了,艾玛奶奶》是以死亡为主题的绘本,并运用了日常绘本中较少见的黑白照片式。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死亡降临时并不痛苦”这样的人生真理是每个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应当认识到的。只有更多地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体会到活着的美好,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这样的生命教育绘本,不仅孩子,每一个成人也值得来读一读。
就这样我们一起阅读了《一片叶子落下来》《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象老爹》《爷爷变成幽灵了》《爸爸的围巾》《活了100万的猫》《当鸭子遇上死神》《祝你生日快乐》《獾的礼物》……
三、群文阅读:寻找生命的礼物
死亡会是生命的一件礼物吗?马克·吐温在《生命的五种恩赐》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仁慈的仙女让少年在名望、爱情、财富、欢乐与死亡这五件礼物中挑选一件最珍贵的。少年在四次机会的挑选中,没有一次挑选死亡。然而,他的结局却异常悲惨:他将遭受垂垂暮年时反复无常的侮辱。很多人不想死去,但如果真的那样,一个永远不会死去的人,还有什么紧迫感、责任感、危机感与使命感呢?他还会感到幸福吗?如果死亡是生命的礼物,如何告诉孩子?需要将这么艰涩的道理告诉他们吗?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偷偷把概念偷换,将道理留在孩子的心中。
(一)联系画面,谈感受
在阅读了《獾的礼物》后让孩子们回想一幅让自己最受感动的画面。很多小朋友选择了下面这一幅图。
年老的獾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晚上,在临死前给朋友们写信,告诉他们,他要去地下的长隧道了。獾并不怕死,他只是担心离去后朋友们的感受,所以他告诉他们不久的某一天他会去地下的长隧道,当这一天到来时,希望朋友们不要太悲伤。
孩子们感动的是一个人在死亡到来的时候,还能想着朋友的感受,用一封信来安慰因自己离去而悲伤的心情,他们觉得不可思议,而且觉得獾非常伟大。这个画面确实经典,无论你是头一次读,还是读过很多遍,最后挥之不去的就是这个画面。这一页为整个故事定下了一个基调——悲伤而温暖。
《再见了,艾玛奶奶》这本图画书很特别,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用黑白胶片记录下艾玛奶奶生命的最后一年。这样一个真实而震撼的故事,孩子又不约而同地把钦佩的目光投向了书中艾玛奶奶如常吃早餐的那画面。
这大概和很多孩子熟悉的奶奶都不一样,孩子们印象深刻。当大家在聊这个画面时,他们感受到了艾玛奶奶给大家留下生命的尊严,对家人的爱和平静的勇气……
当孩子们聊起一张一张他们印象深刻的画面,这一个一个片段组成了一幅巨大的图画,慢慢汇聚起孩子对生命的理解——什么叫眷恋,什么叫关怀……
(二)对比发现,找异同
蒋军晶老师说,“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老师不可能讲太多,不能提太多问题,不能发起太多讨论。“群文阅读”只能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我以《獾的礼物》为主篇,整合了《再见了,艾玛奶奶》《一片叶子落下来》两本相同主题的绘本,采用以一篇带多篇的群文阅读方式,通过对比发现找异同的阅读策略,来带领孩子们感受文字的美,汲取成长的力量,感受生命的独一无二,领悟只有珍爱生命才会给世间留下美好。孩子们的发现有意思,有意义。
1.相同点
孩子们首先发现这三本书有一个共同的、永恒的主题——生命;而里面的主人公都会死亡,但不论是獾、艾玛奶奶还是叶子,他们都很勇敢;同时这三个绘本都是值得大家一读再读、细细品味的经典故事。
2.不同点
孩子们最容易发现的就是这三本书有三个不同的主人公,不同的物种,不同的死法:病死、老死、冻死。因为物种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他们死后去的地方也不同:艾玛奶奶觉得离世后会去天堂,獾去了地下的长隧道,叶子去了梦乡。他们认为三个主公都给大家留下了礼物:艾玛奶奶的礼物是乐观和勇气,獾的礼物是善良,叶子的礼物是“乐于奉献”的人生态度。
3.拓展点
这些发现,淡化了死亡的沉重感、伤痛感。在比较发现中,孩子们自发地记录下对生命的个体感受。
今年,我养了许多条蚕宝宝。每天放学回家,我就喂它们吃晚饭。
前天回来一看,我的蚕宝宝吐丝结茧了!我把蚕宝宝分别装在了三个盒子里。第一个盒子装的是没有吐丝的蚕宝宝,它们还要吃桑叶,这个盒子是它们的“餐厅”。第二个盒子装的是正在吐丝的蚕宝宝,它们个个摇头晃脑地吐着丝,有的倒挂着、有的钻在角落里、还有的爬在爸爸做的架子上……它们都在忙碌地工作着,这个盒子是它们的“工作室”。第三个盒子放的是蛹,这个盒子是它们的“卧室”。再过几天就会变成飞蛾飞出来产蚕卵,我听说飞蛾过几天就会死亡。
想到这里,我的心里很难过,蚕宝宝的一生太短暂了。妈妈对我说:“不用难过,蚕宝宝还会给我们留下礼物——蚕卵,这些蚕卵到了明年还是会孵出蚕宝宝的。”(顾子叶)
生命变化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苦也好甜也罢,那些都是我们的财富,切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痛苦的。当年轮慢慢转动,我们的微笑会像艾玛奶奶一样动人,对生命的感悟会像叶子一样深刻,我们会努力让自己正在经历的每一天变得像獾一样有意义……这些变化都留存在我们的身体中,也保存在别人的记忆里。用绘本和孩子谈死亡的话题,是让他们在追问生命的意义的同时,感受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