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的有效的专业发展,不能脱离教师直接的专业环境,也就是不能脱离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而要使教师超越日常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做法”,真正在专业上有所提升和发展,特定形式的“研究”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故此,3年里工作室有意识地探索让教师“在研究学生中学会研究”:以课例为载体、在研究学生的学习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专业引领下的伙伴互助、全程参与,有行为改进的行动式研修方式。
一、相约相守,共同愿景的凝聚
1.课题引领,如约而聚。
教师“研究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应有的态度,不是一个新问题,却是永远值得研究的课题。工作室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核心目标:“把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真正认识学生生动丰富的精神世界,有效改进教学,促进专业发展。”领衔人和教师们共同的研究兴趣和价值追求使来自各个不同学校的十多位有志者如约而至,激情投入。
2.长程规划,分层推进。
为了更好地达成核心目标,工作室以省级重点课题“基于学生经验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为抓手,以三年为一个周期,期望通过努力能解决一个问题——根据学生经验的课程来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充满趣味的自我建构过程。
3.创设机制,共享成长。
一是主动发展机制。针对每一位教师在气质禀赋、专业起点和业务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成员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将个人发展规划与工作室建设融为一体。力求人人发展,人人进步。二是团队发展机制。因为每一个成员来自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形成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进而形成工作室文化张力。三是展示辐射机制。辐射是工作室的重要特性。每一学期一次的对外公开展示活动,每学年一次走出本市的公开展示活动机制,以拓展成员思路,促进成员实质性的提高。
二、一路缤纷,系统实践的探索
工作室设置了五个板块的课程:自主实践、课例研究、短期课程、专题研究、阅读交流。
1.自主实践,教师与学生对话,尝试读懂学生的经验。
这是以教师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这是基于课堂教学事实的自我诠释与追问,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内心对话。在组织形式上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每月一次的“集中”研讨,平时“分散”为日常的研究,研究成果在“集中”时以课堂实践、案例或讲述的方式共享,工作室将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整理,让成员根据各自的研究兴趣,研究特长以及所在学校的研究基础进行定向、深入研究。
收获之一:自主实践的研究成果成为工作室高起点研究的重要资源,而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又引领者成员自主实践研究的持续深化,既提高了研究的效度,又放大了工作室在面上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理论与实践、共性和个性的双向滋养。
收获之二:我们发现,教师的“教”不等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主要取决于他们自己做了什么,而不单单是教师做了什么。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所以即使在同一课堂中,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经验。
2.课例研究,教师与教师对话,尝试基于学生设计学习活动。
这是一种互信互助的历程,是工作室人员作为专业人员彼此的交往、互动和合作。它包括工作室成员之间随时都进行着的非正式交流,也包括正式的工作室教研活动。三年来,我们形成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图形与几何”“认数”等系列的精品课例。不管哪种形式,我们都要在活动前,对学生的学情进行预测;听课时,成员们分工合作,对学生每一个学习时间、习题正确或错误情况、回答问题的效率等学习情况观察和记录;课后我们进行专题性听说评课,评课过程中用数据说话。
收获之一:每一次的前后测及课堂观察让我们的活动少了凑热闹的展示、避免了比高下的评比,也就是说把听课评课的真实目的引导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上来,这样才能真正回归工作室基于课例研讨与行为跟进的行动研究的本质。
收获之二:结合相关数据对照原设计的目标进行个体建构性反思:这节课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就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言,为什么会出现课堂上的一些情况?可以怎样改进设计学习活动?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指向性更为明确,也让我们的课堂更有底气——因为直接指向学生的发展。
3.短期课程,专家与教师对话,尝试提炼教与学中的问题。
专业引领是提升教师自我反思与同伴互助水平的需要。特别是课程改革与教材实验过程中的某些是是非非,不是一般教师的专业敏感性和专业判断能力所把握的。
“解决问题的策略”系列研讨活动,我们邀请潘小福、杨卫康和胡彩芳老师参与多轮指导,聆听徐斌老师的示范课及专题讲座。除此以外,还有全国特级教师张冬梅、张兴华等对我们工作室的专业引领。
收获之一:基于真实的教学情境,重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引导大家一步步思考、探索,发现可行的问题解决办法,或者引发持续的改进过程,从中启迪教师的思维和智慧,提升教师的认识和理念。由此我们成功重构了两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面向常州市展示,也让我们理性地认识到“基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收获之二:较为理论化的讲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某一个专门领域的来龙去脉、基本理论或最新动向介绍给成员,为增进教师在这一领域的理解提供必要的条件,但未必能够与具体实践联系起来。
因此,工作室研究的深入,一方面应当尽可能地争取专家的支持,最好是现场指导;另一方面又要打破“专家神话”,把自己看作专家,在活动中作出自己的专业判断。这就要求我们寻找提高成员“专业再生”能力和专业敏感性的途径。从已有的实践看,较为行之有效的途径是:请教前辈,开展现实与历史的对话;请教书本,开展理论与实践的对话。
4.专题研究,与书本和理论(历史)对话,探索一类课型的教学规律。
这里与历史对话的意图,主要是了解教学的过去,从中筛选、识别今天持续有效的合理部分;了解过去与现在的差异,从中寻找、发现可以进一步改进或有所突破的地方。这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过程,旨在更好地解决传承与创新的问题。
实践表明,要使专业理论学习取得实效,首先需要任务驱动,以问题为中心,即带着自己的、真实的问题去检索资料,去学习理论。通过“学习+反思+实践”的过程,变完全由经验支撑的随意性问题解决,为由理论和经验共同支撑的研究性问题解决。
其次需要内容相关,即针对问题,搜寻、学习有关的理论研究与教学研究成果。工作室在分类进行专题研究过程中,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观摩了名师们的作课和讲座。在此基础上,工作室成员通过课堂改进性实践、头脑风暴式沙龙、理性汇总等方式,最终形成了探究性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一般过程;认识到学生学习新策略时的关键因素。
三、感恩成长,回归原点的超越
1.个人的理论提升方面。工作室成员发表论文共计41篇(含领衔人),其中核心期刊发表3篇,领衔人1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同时工作室17人次获得江苏省、常州市或溧阳市及以上评优课基本功竞赛等级奖。
2.活动开展方面。辐射是工作室的重要特性。一是送教下乡,工作室每年一次随同市政协教育组送教下乡,多数到偏远农村学校,与一线教师进行深入的现场探讨,提升研究价值;二是展示辐射。工作室每学期都要对外公开展示1-2次活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兴华参与活动并评价说,工作室的老师们是幸福的,因为你们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有伙伴式的师傅,溧阳苏瑜名师工作室的研究真实、深刻,贴着学生发展,所展示的研究课达到了江苏省各级优秀课评比一等奖赛课的水平。溧阳教研室的老师也认为本工作室“接地气”,收获多、思考多,学到的多……《江苏教育报》《常州教师教育》《溧阳日报》等各类报刊杂志先后采访和报道了工作室及领衔人的研究成果。
3.课题质量方面。工作室高质量通过了省级课题《基于学生经验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结题,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叶水涛这样评价:不愧为省级重点课题、很专业、真研究、思想深刻、有理论含量、有应用价值的课题;张革老师评价说:科研的意味很突出,教与学对接,教得有质量,学得有效果……
4.成员认识方面。我们形成了基于学生经验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路径。我们不断地在经验和理念的带领下进行有价值的专业讨论:观察课堂的运行状况,并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改善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让教师获得正确观察、分析课堂教学的能力,获得对学生某一方面的深度理解,从而从实践层面改进教育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