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综述

2016-05-30 10:48:04吴师伟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3期
关键词:班杜拉克特贝特

吴师伟

[关 键 词] 职业自我效能感;含义;测量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9-0014-02

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or sense of self-efficacy )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Banduara)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其组织和实施达到特定的目标所需行为过程的能力的信心及信念。1986年,班杜拉在总结已有的理论和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在《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中发展了自我效能感理论。

一、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出及含义

在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后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这一概念不仅广泛地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心理变量,并向组织行为等重要学科中渗透。对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含义,最初是贝特(Betz)和赫克特(Hackett)于1981年将它定义为“个人从事特定职业的能力的信念”。随后,贝克(Betz)和赫克特(Hackett)具体将职业预期定义为“个体对实施与职业相关的行为、教育和职业的选择以及其持续性的信念。”接着在1987年,赖特(Wright)和赫克特(Hackett)等人又本自我效能感定义为“包括个体在职业选择与各职业调整有关的范围广泛的行为效能判断的总称。”职业自我效能研究所包括与职业内容有关的自我效能和与有关职业行为过程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是指对个体职业活动以及职业行为过程进行的好坏程度的评估。对与职业内容有关的自我效能的测量主要有:一是传统化的职业自我效能的测量。主要是贝特(Betz)和赫克特(Hackett)(1981)首次设计的“职业自我效能量表”,该量表包含10个传统女性职业和10个非传统女性职业,共计20道项目。二是任务具体化和具体职业的自我效能感的测量。主要有:贝特(Betz)和泰勒(Taylor)(1983)在班杜拉研究的影响下,在克莱兹(Crites)对于職业成熟理论模型当中的职业选择部分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下,设计出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它主要用于测量个人需要准确做出职业决策时的信心程度。1996年,贝特(Betz)等人对此量表进行了修改,把原来的50个项目缩减到了25个项目,修订后量表被称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缩减版”(CDMSE-SF),此量表更具有实用性。与职业行为过程有关的自我效能测量的研究曾显示:奥西普(Osipow)和霍兰德(Holland)(1977)的研究曾表明缺乏信心可能导致职业决策的困难。由此可见,对职业自我效能的测量很具有实用性。随后,凌文栓(2001)等人制定了“保险推销员的职业自我效能表”,此量表使用的信效度也比较高。彭永新、龙立荣(2001)参照贝特(Betz)和赫克特(Hackett)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依据对学生进行访谈资料和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编制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张彬彬、郑日昌(2002)也编制了“中国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等等。本研究要测量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由于这一方面的量表不多,加上中西方文化及观念差异的影响,目前尚未修订国内版的职业效能感量表。因此,采用南京大学陈俐自制编制的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量表。

三、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涉及不同角度对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很多。首先,最多的研究就是从描述的角度研究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性水平:性别上,郑日昌(2002)以及张钰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职业自我效能量表对五百多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职业自我效能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男生高于女生的倾向。但是郭晗薇等人通过对三百多名大学生进行职业效能调查,结果发现:职业自我效能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性。年级上,龙燕梅(2003)通过对上海四百多名大学生进行择业效能感的测量,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现出高、低、高的发展趋势。从国内学者研究的地区化趋势来看,研究对象多分布于华东、华北、东北地区,对于西北地区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比较少。

其次,国内学者对个体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涵盖了不同的职业身份。研究最多的是大学生,在中国知网上占总文献的66%,除此之外还有护士、高校教师、飞行员、会计工作者、保险推销员以及企业科技人员等等。这些研究的篇目占总文献的24%。

再次,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都倾向于应用化研究,因此关于提升不同个体及群体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策略的研究也很多。杨爽、张涛(2010)在其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增强高校贫困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策略。祝治国(2010)在他的研究中提出了提高职业自我效能感的课程教学策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关于对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存在很多重合点:即影响个体职业自我倾向的因素包括已有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归因方式、替代性经验、社会说服及情绪状态。

最后,国内关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也涉及很多,主要有:王婧(2011)对研究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性与职业自我概念做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生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自我概念呈显著正相关,职业自我效能感与社会适应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国内对于职业自我效能的研究已经从理论的研究,逐步走向了本土化的实证研究。

四、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国外研究

国外关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是从性别入手,来描述男女的职业自我效能感高低的差异性。贝特(Betz)和赫克特(Hackett)于(1981)认为在传统的男性职业方面,女性所具有的自我效能感会明显低于男性,其原因是男性在对自己能力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女性的判断则不会那么准确。随后,斯蒂克尔(Stickle)和博恩(Boned)(1991)以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他将传统女性职业与非传统女性职业与家庭责任结合起来研究的自我效能感结论是:在非传统女性职业中,女大学生把职业与家庭责任结合起来的自我效能感比男大学生要求高,但在传统的女性职业领域,男女的效能感并无性别差异。可以看出,国外学者的研究及解释更加详细与全面。

從研究内容方面,在国外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研究内容有关的已有研究主要有: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选

择、工作绩效、职业决策、工作态度以及职业紧张的关系研究;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性研究以及职业自我效能感对职业调整的影响等。

参考文献:

[1]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答会明,席丽,豆宏建.10年来我国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24(9).

[3]张文慧,雷晓鸣,王晓钧.职业自我效能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学报,2012,27(3).

[4]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在大四学生职业选择中应用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2002.

[5]李扬,张进辅.职业自我效能感测量研究综述[J].重庆: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007(24).

[6]李卫星.高校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研究[D].西南大学,2009.

[7]Ziber,S,M.The effects of sextets performance,and attribution styles on task and career self-efficacy expectation[J].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Department of Psychology,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1988(9).

[8]Michael,J,D.&Kiaka J.S,G.Testing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erceived Employ-ability scale among a culturally diverse population [J].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1998(35):3.

[9]Matsui,Onglateo,M.L Instrumentality expressriveness and self-efficacy in career activities among Japanese working women[J]. Journal of career behavior,1991,39,241-250.

[10]McDonald,T. Siegall.M. The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self-efficacy and job focus on job performance,attitude,and withdrawal behaviors[J].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2,126(5):465-475.

猜你喜欢
班杜拉克特贝特
On the Effects of English Subject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交互决定理论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儿童读者的启示
价值工程(2017年17期)2017-06-06 12:13:06
班杜拉观察学习法视域下学生文明教育探析
超级外婆
青蛙赫克特打嗝跳
青蛙赫克特打嗝跳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40
最美妙的40%
华人时刊(2014年2期)2014-03-28 00:45:01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英语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