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凤娟
在与幼儿的接触中经常能看到他们不时的唱歌,做一些自己编的动作在小舞台表演。看得出来幼儿对音乐的体验是时时存在的,这意味着教师对幼儿音乐的培养不是仅仅靠着一周1-2节的音乐课程就要达到效果。因此必须要将音乐这一活动的教育灌注入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指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幼儿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幼儿学习音乐的过程,不仅是使幼儿逐步学会认识音乐、把我音乐、养成对音乐的积极态度的过程,而且更是使幼儿逐步学会认识人生、把握人生,养成对人生的积极态度的过程。
一、“让音乐融入幼儿生活”的重要性
1.幼儿自身的需要
3-6岁的幼儿由于其年龄特征是的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萌芽的状态,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音乐作为两者的过度阶段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新《纲要》在艺术活动领域明确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所以,幼儿本身是需要让音乐融入自己的生活。也为培养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奠定基础。
2.丰富音樂活动内容的需要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指出,幼儿音乐活动包括幼儿园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活动以及音乐欣赏活动。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音乐教育活动使幼儿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园音乐教育与其他年龄阶段的音乐教育的区别就在于他对音乐教育过程中生动活泼的气氛有着更高的要求。让音乐融入幼儿的生活,这样一来使得音乐活动不是单纯的一个活动,也就不存在地域的范围性,时间的局限性。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本身更强的形象性、更强的情感性,也集中体现为“自然性”。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特点为游戏性、综合性、整体性时时提醒着我们音乐应灌注入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丰富了幼儿园音乐活动内容。
3.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韵律活动使幼儿随着音乐进行的身体活动。动作的半岁时幼儿认识音乐、学习舞蹈,从音乐中获得快乐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他能满足幼儿身体活动的需要;参与对音乐进行探究的需要;想象、联想,思维的需要;创造性表现的需要等。韵律活动主要有律动、舞蹈、音乐游戏等。而社会化是个体从自然人转化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即个体接受和选择社会价值,把社会承认的思想、情感、行为内化为个人价值、观念、行为目标的过程。幼儿的社会化指的是幼儿在社会环境中初步了解、掌握社会规范,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由此可见,幼儿生活音乐话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实现“音乐融入生活”
1.幼儿音乐教育自身的多样性。
幼兒园音乐教育的特点为游戏性、综合性和整体向。而游戏性有包括内容的游戏性、形式的游戏以及方法的游戏性。而综合性也包括形式上的综合性、过程上的综合性和目的上的综合性。整体性也也体现在学习对象的整体性和学习氛围的整体性。所以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中班《小兔和狼》是属于音乐活动中的韵律活动,游戏性体现在引入活动中,用“小兔和狼”这个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且通过让幼儿听音乐、打节拍,了解歌曲的故事情节,最后跟着老师一起表演歌曲,用综合性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这个韵律活动,最后以游戏角色的表演:一位幼儿扮演狼其他幼儿做小兔。体现了学习对象整体性的方式来结束这个活动。就一个韵律活动,可以体现出幼儿音乐教育自身的多样性。
2.幼儿音乐活动与其他领域相互渗透实现“幼儿生活音乐化”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将幼儿教育的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大雾领域。每个领域尤其学科本身的特长体系、独特的教育特点和规律,同时这五个领域的划分又只是对课程内容的一种划分,五个领域是相互渗透、编辑交融的。相互渗透式领域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他在保持学科领域碗盏性的同时,更多的管组幼儿发杂和你的完整性,整体性。而将他们的方法相互渗透融合后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所以,要实现“幼儿生活音乐化”将音乐活动于其他领域想和渗透是极其重要的。
例如在中班健康活动《保护我自己》中,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名称以及如何保护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教师巧妙地用钢琴弹奏出《头发肩膀膝盖脚》。这一做法使得幼儿在回忆歌曲的内容后了解自己身体部位的名称以及相关的保护方法,让原本枯燥无味的健康活动显得更加生动,更让幼儿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另外,有许多美术活动的开展同样加入了很多的音乐元素,例如在《向日葵》中,幼儿在绘画向日葵和给花瓣涂色的时候,教师就播放了一段积极向上活泼欢快的音乐,给幼儿在潜意识中感受如向日葵般的生命力,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现“音乐融入幼儿生活”
1.将音乐与动作结合
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就主张音乐与动作的综合是音乐教育。不要以为幼儿做动作的发挥只能在音乐课上,其实在日常游戏中也能将这两者融汇贯通。例如: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我们通过改编,幼儿利用大量的肢体语言以及表演动物的叫声表演出不同的小动物角色例如:小兔子的脚步声是轻轻的一点,一点的;大象的脚步声则是比较低沉、沉重的。这样一来,幼儿不再是单纯的等待老狼的参与游戏,而是更主动的扮演自己的角色,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也让幼儿充分自己已有经验,运用肢体和声音的形象来模仿。使游戏更具趣味性。
2.将“体态律动”贯穿幼儿日常生活中
在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体系中,“体态律动”由于其独特性和科学性一杯人们公认为使卓有成效的音乐教育手段,并成为相对独立的学习领域。他强调从音乐入手,让幼儿林听音乐,引导幼儿通过身体运动去接触音乐的各个要素。达尔克罗兹曾形象得把身体比喻成“乐器”。例如在活动开始前,我们经常需要一些手段让幼儿注意力集中,然后进入主题。所以教师巧妙地做各种节奏型,有的拍手、有的拍腿,然后随着节奏越来越慢,声音越来越轻,成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安静下来,然后再开始开展活动。
幼儿的音乐世界是指上是一种审美世界,因此,将音乐渗透幼儿的生活中使得他们学习音乐的过程不仅仅是认识音乐,更是帮助幼儿在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通过将幼儿生活音乐化,可以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并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