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明
长期以来,初中物理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由于要兼顾大多数学生,多数都采用“一刀切”“大锅饭”的方法进行教学,很难顾及同一班级各类学生的不同需求。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优生的思维难以拓宽,再发生质的飞跃难度较大;而差生由于基础、理解能力等与优生存在很大的差距,教师的讲课是不会以他们为准,所以差生的学习变得越来越吃力,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逐渐产生厌学心理;而中等生是安于现状,喜欢向后望而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学习上缺少拚搏精神。
现代教育心理学和统计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课堂思维活动的水平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思维集中程度与时间变化有关系,在开始的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渐集中,在10-30分钟内,思维处于最佳活动状态,随后思维活动水平逐渐下降。
所谓“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学习物理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 内得到充分的发展,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性发展,努力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帮助指导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针对这些情况,本人在探索和实施自主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前提下,通过开展“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形式,努力将“自主教学”贯彻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了解学生的差异,合理编制小组,优化各小组成员的素质结构
我们目前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形式是班级授课,这种形式有它的优越性,但是在实践中也常常表现出其局限性,最主要的问题是无法兼顾全班学生的差异,无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班级授课的同时,我对全班同学进行充分的了解调查,其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将全班分成八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人数在六人左右。这样的学习小组有利于组织开展优生辅助差生的活动,也即是自主教学中的“兵教兵”的环节,更给教师巡视时了解中差生的学习情况及优生的表现,便于开展分层教学。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间必然存在的个别差异,不要在班上公开学生分层的名单,真正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从而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2.确立的层次目标一定要以学生的需要目标大体一致,不可过于悬殊,而且学生的分层在一段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调整,让学生在良性的竞争中得到提高。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紧抓教学大纲,合理地确定分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引导,就能事半功倍。自主教学的目标是多元化的,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能力、形成习惯、促进发展。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学目标划一的要求,改变“一刀切”的做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对优生采取“高起点、重能力、多联系”的措施,允许并鼓励他们超大纲、超进度地学习;对差生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措施,让他们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地达到教学目标;而对大部分的中等生,教师要在其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当提高要求,以促进其知识的加深和拓宽。用不断递进的分层目标来引导和要求学生,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可能性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的协调之中,力求准确地把握各层次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使长者增长,短者补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等到发展,比而较好地解决“吃不饱”“吃不了”的问题。
三、面向全体学生,优化各个教学环节,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才能实现知识、能力和思想观点的转化。教师既不能生硬地把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由此,充分关注和正确对待学生差异致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优化各个教学环节,做到因材施教。
1.认真备课,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
教师在备课时要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要注重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差异,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把既定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可能提出的质疑有机地结合起来,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學目标。在把握教学目标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并把具体的学习任务转化为学生的问题,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充分地给予学生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间进行讨论,使每个学生在研讨中各有所得。
2.优化课堂结构,改变授课形式是保证因材施教的重要性环节
课堂教学是分层教学的实施的主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域”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操作流程是:教师在课堂上揭示教学目标和阅读提纲 → 指导学生自学 → 暴露问题 → 解决疑难 → 当堂训练检测。这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自主教学模式以小组的学习为基本形式,相互检查,相互交流,过程中既有“分”——学生的分类自学,分层质疑,分类指导,分类练习;也有“合”——小组讨论分析疑点,教师作出适当的点拔归纳。这样的“分”“合”,“分”而不散,“合”而不死,不但自然地融进了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好、中、差各层次间的动静支配的矛盾,使学生各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