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松
摘 要: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有效促进了金融市场化的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其主要是在交易处理、资金借贷和支付等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存在本质区别。一般而言,互联网金融存在较多的显性与隐形风险,且这些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传染性和复杂性,因此需要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制定合理的风险防范策略,保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及防范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风险 监管与防范策略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的金融业态,其给传统的金融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互联网金融在支付、贷款和存款等银行业务的市场份额比重不断增加,有效推动了我国金融创新发展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1]。当然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运营不善、政府监管不力、相关法律政策缺失等方面的影响,严重制约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基于这种情况,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强化行业自律和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构建科学的风险防范体系,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其面临的风险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首先是运营风险。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其运营风险主要可分为技术风险和业务风险等,其中技术风险是指缺乏完善的加密技术与密钥管理,并且TCP/IP协议具有较差的安全性,导致互联网金融面临技术成就和信息传输效率低下等风险,难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技术支持的产品。而业务风险包括破产关停、纵向晶振、收益、征信、信誉、市场选择和操作等风险,难以保证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其次是政府监管不力风险。互联网金融能够使非金融与金融机构、不同金融机构间的界限趋于模糊化,增加风险跨时空、跨市场和跨机构关联的可能性,影响监管的协调性与统一性,导致监管真空[2]。由于互联网金融经营的地点、过程、业务和对象具有虚拟化特点,交易对象存在不确定性与广泛性,其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网络交易监管的难度,无法将现行监管体系的作用加以充分发挥,影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
最后是法律政策缺失风险。一是法律不明确。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政府没有明确界定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合法性,并且在相关法律政策和监管制度方面缺乏针对性,导致其存在法律风险。二是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对于互联网金融业务而言,其在个人信息保护、交易者身份认证、资金监管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并且难以准确界定相关责任主体,导致主体间的义务和权利分配不合理,影响交易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二、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及防范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技术风险的防范
首先应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加以积极开发,如数字签名技术、密钥管理技术和加密技术等,促进设备安全防护能力和关键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有效规避技术选择风险。其次可对互联网金融运行环境加以改善,加大硬件安全管理的投入力度,有效利用数字证书等保证交易主体的安全性,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的安全,保证金融机构风险管控能力、甄别能力和预警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政府对风险的监管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应将其正面效益加以充分发挥,遵循“创新监管、协同监管、分类监管、适度监管”的原则,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从而实现其规范健康发展。针对其发展与风险,必须要结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相关要求,从宏观调控的层面进行创新,并对其创新的力度与界限进行合理把握,从而保证金融市场秩序的公平性[3]。同时应科学处理自律管理与政府监管间的关系,将行业自律的作用加以有效发挥,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政府可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强化互联网货币的监测与预警,推进相关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统计检测工作,健全投资者基金的救助、运作与筹资机制,保证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质量与水平的提高。
(三)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健全时,應加大其立法力度,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资质条件、组织形式、法律地位和性质等,严厉禁止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金融违法犯罪活动等行为。同时应加大市场退出与准入机制构建的力度,以行政许可管理为依据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对机构的制度建设、运营规则和注册资本等进行明确规定,避免金融平台发展的盲目性,推动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
(四)加强动态分类监管
一般监管可分为严格监管、审慎监管、注册规范和市场自律这四个层次,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监管过程中,可以不同金融产品与平台的影响程度为依据,定期评估风险大小,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监管的范围和方式,保证监管强度的量化。例如:假如互联网金融业务具有较低的影响程度和较小的风险,则可采用注册方式和市场自律形式加以控制,而对风险高且影响大的业务则应严格监管[4]。此外,应从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变化情况出发,对监管范围进行适度调整,并从不同产品风险形成机理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控计划,保证交易环节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如运营风险、政府监管不力风险、法律政策缺失风险等,导致互联网金融监管缺失现象出现,影响互联网经济的良性发展。基于这种情况,必须要强化技术风险的防范,加大政府对风险的监管力度,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动态分类监管,从而有效防范风险,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娟,曹彬,李鑫.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及其监管策略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09:42-46.
[2]中信银行呼和浩特分行 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联合课题组,缪立群,哈斯,许冀萍,许建军,徐文典,张挺伟. 谈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和监管问题[J]. 北方金融,2015,02:64-68.
[3]李秀生. 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及监管对策[J]. 人民论坛,2015,14:93-95.
[4]时波. 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与风险防范[J]. 青海金融,2015,10:43-46.
(作者单位:重庆市永川中学校 重庆市 4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