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教学法在电路课程中的应用

2016-05-30 05:06:34褚丽歆
文化产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课反馈调控

褚丽歆

摘 要: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一切办法的总和,简称教学法。教学法,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是教师与学生互相协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式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本文主要以正弦相量法为例说明反馈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及其教学优点及特点。

关键词:新课;相量;反馈;调控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一切办法的总和,简称教学法。教学法,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是教师与学生互相协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式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把它理解成两者的简单相加,或是把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分来都是不正确的。学生的学法体现了教师教法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学生的学法。虽然有时学生的学习是一自学的形式进行的,但它也是在教师的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影响下的学习活动,还是和在家里的个人学习有所不同的。所以,教学是师生结合在一起的双边活动,教学法是教法与学法的辨证统一。

在教学中可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多,有基本教学方法、综合教学方法。其中基本教学法包括:讲解法、练习法、阅读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实习作业法等。综合教学法包括:发现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反馈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模型教学法等。其中基本教学法是我们平时教学经常采用的方法。它也是组成综合教学法的基础。综合教学法是目前比较提倡的方法。其中反馈教学法应用于电路课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正弦量相量表示法一节内容,过去采用讲解法,教师讲得累,学生也听得累,结果学生没兴趣学,教学效果不令人满意。现在采用反馈法让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同时再配有课件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能较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一、反馈教学法的特点

反馈教学法是通过对教学结构进行精心设计,在短时间内把最大而有效的信息量传递给受教育者,并实现信息的高速传递和交流的一种教学法。反馈教学法以信息反馈为主线,把自学研讨贯穿始终。它打破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使课堂信息的单向传递变成流通的双向传递。它把学生自己学习的成果利用各种通道输送出去,然后收回外界对它的评价,从而检验学习效果和学识深度,并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调节和改进。反馈教学法强调老师引导下的学生边学习、边思考、边总结、边创造,再将所掌握的知识输出,输出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查、调节、选择、控制、从而利用反馈来达到巩固旧知,学习新知,培养能力的目的。

二、反馈教学法的过程

它的主要程序有几个环节。首先是导入新课过程(为第一次集中反馈作好铺垫)导入过程是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问答、练习、讨论研究等方式,把学生从旧知识引向新知识。例如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一节导入就可分两步进行。一步是基本概念复习提问——1、我们已学过正弦量的几种表示方法?2、三要素是什么?3、这两种表达式的共同点是什么?第三个问题为要学习的新的正弦量表示法作铺垫;二步是学习新知识的尝试题。出一道思考题:用解析式表示法和波形表示法计算两个正弦量的和结果怎样。其后,便组织学生讨论,得到“不方便”的答案,正是因为计算不方便,才采用新的表示方法——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从而导入新课内容。这是第一次反馈,教师可以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控。

其次是组织学习探讨过程{为第二次集中反馈做好准备}。导入新课后,及时出示讨论题:旋转矢量与正弦量的关系。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观察课件、思考、认真探讨,这是进行的第二次知识反馈。最后通过讨论研究发现旋转矢量完全可以表示正弦量,从而掌握新知识。第二次反馈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问。而且,教师在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和逐步应用情况后,及时小结,进行第二次调控。

再后就是巩固加深过程(第三次集中反馈深化知识)。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达到深化新知识目的。这里采用的是教师提供一道练习题,让学生解题。教师听取学生的分析,获得信息后,利用小结,进行调控。这就是新知识的第三次反馈,目的在于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深度,促进智能发展。接着下面的内容:相量的概念、相量图的画法、利用相量图进行正弦量的加减运算等新知识也是按照上面的三步曲来完成。

最后一个过程就是运用创新(进行第四次集中反馈寻找规律)。出一道综合能力题,即用四种方法计算两个正弦量的和,并比较各自优缺点。这可让学生充分发挥综合应用能力、总结能力。通过将前后知识连贯起来,又达到了加深理解和记忆的作用。教师通过学生的解题、讲解,总结的反馈信息,能较好的清楚学生的水平和出现的问题,可及时纠正、调整。

三、反馈教学法的优点

采用反馈教学法有几点好处。一是有利于信息反馈和调控。学生彼此之间,师生和教材教具之间形成多向教学信息联系,保证反馈信息的转换和畅通。二是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因为它强调的不是研究教师如何去教,而是研究学生如何去学。教师把课堂上獲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充分挖掘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去安排自己的学习,去发展自己的个性。三是克服了思维定势。通过及时反馈及时矫正,避免误差的积累和前后误差的混合。四是能顺利达到预定目标。运用反馈教学法,学生可以及时得到练习结果,了解成败的原因。能提高练习效果。大多数学生经过频繁及时的反馈,矫正后,能使正确的及时得到肯定,错误的及时得到纠正,提高了自身學习的自信心,增强了教师的信任感,能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当然,反馈教学法也不是适用所有的教学内容,它比较适合于讲解复习巩固,新旧知识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有关反馈教学法如何在电路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的实践。

猜你喜欢
新课反馈调控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中国外汇(2019年15期)2019-10-14 01:00:34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
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构建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29:59
对“未来教室”的初步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3:05
妙用“表扬”和“忽视”
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29:41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37:20
技校新课导入法的应用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