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凤
【摘 要】初中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改善教学。本文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提出了几点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情境 兴趣 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46
语文是各个学习阶段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文化素质和整体能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日后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因此,要切实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们所说的情境指的是景象、情形和境地之间的相互结合,在教学中的情境有课堂氛围和场景两部分组成。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指的是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为学生创造与日常生活和环境联系密切的课堂氛围。教学情境的设置,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创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和情感,与教学内容之间产生矛盾和差异,为学生创造问题,让学生心中产生疑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问题探究的动机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心理倾向,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在被动状态下学到的知识,不是现代教学所要达到的要求,对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发展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大部分课堂只是教师对知识枯燥的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最终结果,学生很少去积极动脑思考问题,教师将一切东西总结好让学生熟记,造成了学生的一知半解,只理解了知识的皮毛,没有充分认识到更深层次的内容。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这种学习的习惯,对语文的学习不积极不主动,整个教学课堂十分沉闷,教学没有一点活力,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素质教育对课堂的生命力提出了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单单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一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当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与教材所蕴含的情感、认知存在差异时,学生会产生很强的好奇心理,渴望去解决这些差异,愿意自主进行探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离不开问题的引导,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基础,由于初中语文的知识较为枯燥,学生很难产生足够的兴趣,这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首先,要提高课程导入的趣味性。想要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就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这是提高学生语文兴趣的前提。在学习新课文时,趣味性的课堂导入能够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对所学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勇于探索未知的知识,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其次,要对教学语言进行优化。语言是进行交流的载体,可以表达思想,传播感情。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用语进行优化,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享受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
教师的讲授就好像一部电影,不但要展现鲜明的主题,设计吸引人眼球的情境,还需要有优美生动的语言,借助语言的感知力量去启发和感染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能够体会到探索语文知识的乐趣。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着重把握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和词语,带领学生进行分析,搞清楚在此处为什么会这样写,为什么会用这个词,从词语和句子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此外,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语言要进行仔细的斟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要进行积极地备课,对自己的教学用语进行仔细的推敲。
对于初中生来讲,往往是哪个教师在课上的语言更为幽默,就愿意学习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这就要求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并利用故事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初中生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喜欢听故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相关的故事,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在进行课前准备时,要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发,借助网络等去找一些有关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民间传说,也可以是名人轶事,还可以是历史时事等。不管是哪种故事,都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增强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有助于更好的开展师生间的互动,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每篇文章对感情的表达都十分到位,人文色彩很浓。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增强情感的投入,以一种积极、健康的情感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帮助学生从情感上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写作时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各种语言、肢体动作,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
在课堂之外,教师要走入学生当中,和学生进行积极地交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积极询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学生一起做游戏,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帮助教师取得学生更多的信任,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才能积极踊跃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使自身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教师要善于维持这种关系,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的形式开展互动,在讨论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大胆的开放性的问题,让师生间的互动更为充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要有多样性,使学生能够经过讨论和思考,得出多种不同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