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
【摘 要】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就课堂的有效性的两个个方面进行阐述。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能力的主阵地。变被动为主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综合调控这些策略,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让学生学会知识,并学以致用,积累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多种能力,张扬个性。
【关键词】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通过研究生物学科的多种课堂教学案例和其他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分析传统课堂教学的利弊和影响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结合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论和生物学科的特点,提出能够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策略。文中列举了一些课堂教学案例,始终贯彻了中学生物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有效教学的理念,提出了尽可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打造有效课堂,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取舍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等做法。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指什么
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他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我非常赞同余教授对于课堂有效性的认识的看法,尤其对于我们生物学科更是如此,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生物课堂的有效性和学生情感态度和生活观念的形成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一堂有效的生物课堂是可以带领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的领域有所认识而且对学生的人格的形成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怎样的课堂是有效的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生物学课堂理应注重学生思维的形成,对于学生的思维锻炼,教师可以从多方面下功夫,例如在导课中也可以为学生的思维的形成做好训练,在根是如何吸收水分这一节中,在学生已有的思维中,学生已经知道这样一句话,“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教师在新课学习中就可以以此来导入新课,在已有认识中水一般都是往低处流的,那么在植物根吸收水分的过程中也是这样的吗,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打破已有的固定思维,从而在思考中接受新的知识和获得新的认识。所以我认为一堂有效的课堂是从导课开始的,就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的锻炼,整个课堂在学生的思考中环环相扣,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学习,从而获得新知的过程。
我们必须形成共识:那就是生物课堂必须富有磁性,抓得住学生,吸引学生,然后才能谈得上真正有效。才能成为一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磁性课堂,才能“真实”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效率—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教学初探 》 陶红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01)pp.89.
[2]《生命科学教学中有效教学方法与课堂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 胡燕芸 .[期刊].科学教育 2008(05) pp.89-90.
[3]《有课关堂有效性和有趣性兼得问题的思考 》史晓青 , 杜学元.[期刊].鸡西大学学报 2011(10) pp.9-10.
[4]《激发兴趣是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的催化剂 》 姬小花. [期刊].考試周刊 2012(12) pp.147.
[5] 《扎扎实实抓课堂教学—关于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齐婷霞 .[期刊].教育教学论坛 2010(07) pp.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