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诵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6-05-30 10:48哈斯格日勒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课外阅读读书

哈斯格日勒

叶圣陶先生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性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到达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然而,作为一名六年级的语文教师,我深知自己班学生的诵读现状不容乐观。

1.阅读意识淡薄。大部分学生认为除了上课和做作业是学习外,其它的都不是学习,或者与学习关系不大。只要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就行了,看不看课外读物都没关系。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疑惑,这部分学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等老师告诉他们,极少有通过阅读自己寻求解决的。

2.缺乏阅读兴趣。上课时,台上老师声情并茂地诵读文本,台下学生一脸的不自然,个别者挤眉弄眼、捂嘴窃笑……或者当老师读到一段感人至深的话语,经由学生口中道来,平淡无奇,甚而有念读、唱读之势,老师可能原有的一腔激情,顿遭瓢泼冰雨……

3.读书能力欠缺。学生读书大多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性很强,手头上有什么书就看什么书,甚至有部分学生除了课本外,根本就没有接触过任何课外阅读材料,也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即使有书,也分辨不出哪些该看,哪些不该看,至于读书悟理、感受人生更是无从谈起。

4.读书习惯不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才是学生阅读追求的最终目标。但是,无论是调查显示,还是从平时教学情况来看,学生课余时间还没有自主读书的习惯。即使有部分学生在假期和双休日有读书的爱好,但也大都缺乏计划和毅力,加上读的书多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的,阅读完全成了消遣和娱乐,远没有达到积累和运用的目的。

一、实践内容

1.阐述意义,激发诵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兴趣才能让玩心正浓的小学生对读书达到入迷的程度,从而主动地去看书背文。首先我让学生知道,学习语言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积累──模仿──创造”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文章一旦被高声诵读,就会变得好懂和易解,这就是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调控课堂,强化诵读训练。要强化诵读的训练我认为还应抓住课堂这块主阵地,把读的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对原来的语文課堂教学结构进行改革,设计以诵读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要适时适度把握好读的四个环节。通过诵读,可以了解词句的各种结构,掌握词句的节奏。一篇词汇丰富、语言精彩的文章,如果能反复朗读,达到琅琅上口,熟读成诵,书本的语言就会变成自己的话的语言,成为自己的储备和财富。一旦用到某些词汇、句式、表达方式时,就会涌上笔端,运用语言的能力自然会大大提高。

3.唤起诵读激情,锻炼诵读能力。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还可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积累功效,积极构筑展示诵读的平台,大力拓展生活语文给诵读提供的丰富实践空间,不错失任何提升学生诵读能力的途径。

二、实践目标

1.通过诵读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2.创设优美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扩展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加深文学素养的积淀,提升气质。

三、过程设计

(一)创新课堂教学

1.初读感知。初读是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最初阅读,是浅层次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兴趣、初知内容、正确朗读,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这一层次着重抓好两个环节。首先读题导向,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创作动机,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二环节,导读感知,让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初步正确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精读理解。理解文章内容的精读就是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蕴含思想内容的词、句、段,通过精心设计的朗读来咀嚼语言文字,体会那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以及其中深层的含义和思想感情。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老师不是来讲书的,尤其不是逐字逐句的翻书……他的任务在指导学生精读,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汇比较处给他们指导。”这一阶段的诵读活动是很多的,其主要目的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具体地说,其目的可以是促进学生理解某一段语言文字;可以是启发学生想象课文描写的生活画面;可以是帮助学生理解某一种写作技巧;也可以是激发思想感情的共鸣等等。

3.品读欣赏。在对课文的内容、情感有深入的理解和体验后,还应该有评议赏读课文的环节。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文字,让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运用的精确、传神,组织、调遣的严密、独特,进行富有个性的评议赏析。边评赏,边朗读,进一步让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有深刻的理解,更好的吸收,使之与作者的心相契合,并深刻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也对陶冶学生的情操起一定的作用。

4.诵读积累。对文章精彩的文句还要诵读,把优美生动形象的句段背诵出来,这是积累语言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适当增加背诵的量,因为每篇课文或多或少都有值得记忆、模仿的句段,特别是名家名篇名句则应反复吟诵。这样日积月累,不但使学生规范了语言,积累了语言,而且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二)增加课外实践

1.课外阅读。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除了组织学生学好课内的知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也是十分关键的。为此,组织学生正确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规定学生的阅读量。同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请家长督促学生自读。然后利用每周下午的一节阅读课对学生进行指导,组织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行讨论,提高阅读效果,激发阅读兴趣。

2.提供舞台。当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一定的朗读的技能、技巧,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后会跃跃欲试。此时,教室为他们提供一个大舞台,通过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好书推介会”、“背诵擂台赛”、“读书小博士”、“课本剧展示”和“我的读书故事”等活动,让学生的才能在舞台上一试锋芒,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诵读的兴趣,更是对课内诵读的深化。

四、预期成果

任何一件事情的开展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学校整体环境已经营造出“人人都讲普通话,处处都讲普通话”的氛围,有了一个良好的氛围,确实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这良好的氛围熏陶下,通过诵读训练,更能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让学生在读准读通读熟的过程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读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最爱。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课外阅读读书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