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芹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怎样才能变枯燥难懂为有趣易学,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关注并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重构和预设进行的论述,希望为摆脱文言文教学困境找到突破口,并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 教学现状 内容选择 重构和预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113
文言文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由此,在语文教学中初中文言文教学应受到重视。钱梦龙说“文言教学俨然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文言文“高耗低效”的状况由来已久,但究其原因之一是我们没有对文言文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面对一篇具体的文章不知道“教什么”,把“教材内容”等同于“教学内容”。王荣生:“合宜的教学内容是好课的最低标准”初中文言文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如何预设一篇文言文的教学内容?
一、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的现状
1.教学目标不明。不少教师心中无数,受习惯定式干扰,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选择内容意识淡薄。老师简单地把教材的选文等同于课程与教学的内容,课堂教学教学内容陈旧,缺乏趣味性。3.教师教法单调,课堂教学程序化。教师死输硬灌,教法单一,学生生吞活剥,课堂气氛压抑。4.教学目的功利化:教文言文为了中考而教,中考要考就教,不考就不教。
(二)学的现状
1.学生主体重视不够,存有偏见。觉得文言文距离生活太遥远,没用应该丢弃,学生惯用现代眼光和思维来解读,造成误解。2.学习文言文缺乏主动性,习惯被动接受。3.文言资料过于泛滥,学生过于依赖资料,习惯于接受别人的观点,缺乏主动性。对文言文学习有帮助的工具书几乎没有,如遇到不会读的字或解释不了的词,不查字典,不看注释,不懂装懂。
(三)教材现状
现在文言文教材的编排以人文话题为导向,因此各篇文言文在教材中所肩负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较过去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一些文言教材编排借鉴了古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增加先秦诸子散文和唐宋美文来奠定语言基础,符合新课标中“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标。但是一部分文言教材的编排并没有体现课标中“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原则,有些选文包含了比较多的生僻字;有的表现手法比较复杂,对学生具有一定难度;有些选文是根据有较高的政治标准才被入选的,但在艺术上、趣味性上都有所欠缺。
二、文言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王荣生在《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中指出:“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最低标准是教师对所教的内容有自觉的意识,也就是教师要知道自己一堂课里教了什么”。教学内容要根据教材“有什么”和学生需要来选择。然而多数老师误以为教材内容就是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导致教学实践上的盲目性。须知同样的教材内容可以衍生出多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教材内容加以实现。那么在教学内容的如何选择呢?
(一)根据课程标准选择教学内容
新课标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文言文具有丰富语言、开拓思路、怡情悦性的价值”。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积累表现力强的成语、格言、诗文名句等,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还可举一些流行歌曲的例子,如《水调歌头》《在水一方》《青花瓷》《烟花易冷》等;这些都化用了古诗词和文言意境,会使学生倍感亲切,会觉得文言文离我们并不遥远,学文言有价值有兴趣。凡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浸润其中,会使人无形中收到熏陶感染,这些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的时候应当有所侧重。
(二)针对教材内容选择教学内容
主要谈谈根据文本类型选择教学内容。文本类型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的重点也就不同。中国古代山水游记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同时又在描写见闻中包含着作者的独特感受。如《答谢中书书》,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篇山水游记,山水游记可侧重从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情感等方面去选择教学内容。
史传类是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客观记录和描述。如《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等。教学这些作品,可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客观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学生了解历史,全面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国古代学术的鼻祖,对中国历代文人的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这类文本,教学内容可以提供一些文本产生的背景,了解诸子的基本思想主张,通过诵读文章和品味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风格,从而增进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的积淀,引发他们对古代社会的兴趣。
三、文言文教学内容的重构和预设
(一)教学内容的重构
王荣生教授在《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中说:“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还要进行有效重组,就是选择好合适的教学内容后,要思考这一内容什么时候呈现,这个话题放在教学的哪一阶段讨论比较好等问题。如《陋室铭》、《马说》等这类借某一具体事物或某一个故事,来讲明一个道理的课文,重构教学内容时要抓住所咏之物的特点,与情、志之特点联系起来。目的是要学生理解文章抒发的情感道理,并学习托物言志、以小见大、以事喻理的写作手法。而文言文教学就是要指导学生进行文言知识的建构,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二)教学内容的预设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过程,文言文教学不能没有预设。上课前教师对课标要求、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学情特点等的解读与分析,并对其进行筹划与设计,这就是对教学内容的预设。如《湖心亭看雪》,前文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文有“舟子喃喃曰”,据此可预设两个问题:文章前后矛盾吗?张岱是不是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通过分析学生(下转第50页)(上接第113页)能更进一步理解文中的“痴”,体会文中人的雅趣。有些文言文适合诵读,如《陋室铭》《岳阳楼记》等,在设计活动时就可以把教学重点落在多形式的诵读上,以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在读中与作者对话。
“教有法而无定法”,以上所述只是自己对文言文教学的一点肤浅认识。只要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可以在教学中大胆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