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海
他,耄耋之年仍担纲主演,孜孜以求攀登艺术高峰,被观众纷纷称为“奇迹”。他,退而不休,倾注心血为年轻演员传经送宝,让话剧舞台才俊辈出。他,热心公益善举,为引领社会风尚尽心尽力。他就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德艺双馨的共产党员、离休干部、老艺术家蓝天野。从1952年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至1987年离休,再到如今担任北京人艺艺术委员会顾问,青丝倏忽变白发,他始终心怀敬畏之心,行走在话剧艺术之路上。“话剧是我一辈子的事业。”蓝天野心静如水,如是说。
作为一名老艺术工作者,蓝天野坚守话剧舞台,兢兢业业,不图名利,尽职尽责,无私奉献,让生命再次焕发艺术青春,为文艺工作者树立了榜样。他先后荣获中国话剧金狮奖、“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全国德艺双馨奖·终身成就奖”等荣誉。
“只要组织需要,我就发好光和热”
蓝天野,1927年生人,从1944年起,开始从事党的话剧工作,曾出演过进步话剧《蜕变》《以身作则》《青春》《孔雀胆》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茶馆》《北京人》《蔡文姬》《家》《甲子园》等剧目中成功塑造了多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他因执导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于1985年获北京市优秀导演奖。他还在《渴望》《封神榜》《中国商人》《茶馆》等影视剧中饰演和塑造了众多被交口称赞的经典人物。
在蓝天野一部部优秀作品、一个个鲜活角色背后,支撑他潜心创作、精彩演出的动力,是他对党始终如一的忠诚和担当。
2011年,为纪念建党90周年,剧院党委决定,重排献礼剧目《家》。《家》是曹禺先生根据巴金先生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被称为“从文学作品到戏剧剧本改编的典范”。在1984年藍天野导演《家》之后,这部经典作品已经27年没有与广大观众见面了。为重现经典风采,剧院党委决定邀请已经阔别话剧舞台19年、84岁高龄的蓝天野加盟剧组。蓝天野说:“这么多年没登台了,当时心里的确有些忐忑。但我是党员,只要组织需要,我就要发好光和热。”
为在剧中饰演好伪善人冯乐山这个角色,蓝天野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创作激情,每天坚持参加排练,直到晚上10点多排练结束。一天,他在排练中不慎摔伤,手指骨折。这可吓坏了周围的人。谁知,蓝天野起身后的第一句话是“对不住大家,让各位受惊了”。第二天,他仍坚持带伤出现在排练现场。蓝天野付出的时间和体力、精力,为该剧成功演出奠定了扎实基础。
“为人艺培养人才是我分内的事,有什么豁不出去的”
心怀把话剧当做一生的事业来做的执着,蓝天野把“传承北京人艺精神、培育年轻演员”的重任挑在了肩上。
2012年,为纪念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60周年,剧院倾力创排了现实题材大戏《甲子园》。蓝天野受邀担任该剧艺术总监,并与朱琳、郑榕、朱旭、吕中等老艺术家和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共同参演。在紧张的排练演出之余,蓝天野时时在向年轻演员言传“人艺人”应当具备的艺德和品性。教他们如何感受、体验角色,如何在纷繁的社会环境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准、人格修养,如何安静地用心塑造人物、感染观众。
在执导演出中,蓝天野更是不忘身教。2015年,他以88岁高龄再次执导了瑞士剧作家迪伦·马特的代表作《贵妇还乡》。在两个多月的排练中,他坚持每天早来晚走,对每一位演员的台词、动作仔细推敲,认真讲解,并亲自上场示范。在一次排演中,有位年轻演员的肢体动作始终不到位。站在一边的蓝天野突然扔掉手里的拐棍,倒地进行示范。“您这么大岁数了,这样做很危险。”旁边的人一边说,一边赶紧扶起老爷子。“为人艺培养人才是我分内的事。有什么豁不出去的!”
蓝天野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将北京人艺的好传统薪火相传。多年来,他凭借几十年从事舞台表演和导演工作的丰富经验,为众多青年演职人员讲授剧院传统、戏剧表演理论和技巧,对多部剧本和多场演出提出中肯意见和建议,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现实主义表演风格的传承、确保高水准演出做出了贡献。
“别人有了困难,我有责任帮一把儿”
台上兢兢业业演戏,台下尽心尽力行善。熟悉蓝天野的人都说,他是德艺双馨的好人。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老干部处副处长杨桂芬这样评价蓝天野:他平时吃的用的都很简单。但他宁愿苦自己,也要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杨桂芬说,每年的“共产党员献爱心”活动,蓝天野保准踊跃参与。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青海玉树地震,他都捐款数千元。他还将义卖画作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救治唇腭裂儿童。
2012年,北京“7·21 ”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蓝天野第一时间主动捐款2万元。他说:“天灾无情人有情。别人有了困难,我有责任帮一把儿。”
关心和扶持民营戏剧演出,是彰显蓝天野对话剧艺术大爱的另一个义举。2014年,他得知“南锣鼓巷戏剧节”因资金短缺面临困境时,当场捐出3万元。他的举动感染和带动了一批戏剧工作者纷纷捐款,确保了戏剧节正常举办。一些年轻戏剧工作者感动地说:“有了老艺术家的鼓励和支持,我们会一直在戏剧的道路上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