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慧萍
[摘 要] “和谐”是当今社会发展之大局,和谐的人文环境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和谐的班级应该是学风浓厚、团结互助、人人友爱的集体。
[关 键 词] 班级管理;交际教育;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074-01
在班级这个学校的小集体中,我们要随时注重创建和谐的育人氛围,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怎样才能体现这种和谐的管理氛围呢?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爱护学生,开启和谐之门
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只有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内心世界,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使教育工作富有成效,事半功倍。学生在不断变化,班主任也要与学生一起活动,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班级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随时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内心深处的心理动向,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学生有身体不适,或者感冒头疼时,作为班主任应像学生的母亲一样给予关怀,如:问生病的学生:“好些了没有?”“现在怎么样?”“病好了吗”等。如遇到下大雨,让校外住的学生迟来上课。如遇上刮沙尘的天气,打电话问候是否按时到家。有的学生没有电话,平时有事情要及时通知家长。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知道有人在关心他、关注他,就会有信心投入学习当中。
反之,忽视人文关怀,易造成师生矛盾。作为班主任经常要对学生嘘寒问暖,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关心他们的每次表现,切实做到如父母般的疼爱。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的首先是身体健康,其次才是创业与竞争。
二、加强对学生的交际教育,更有利于挖掘和发展和谐管理的内在动力
当今社会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众多关系网中的一员,良好的交际能力使人的一生享用不尽。我们要引导与规范学生,要使他们有目的、有意识地正常交往,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我采取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成立学习小组、卫生小组和校内外的住宿小组。二是学生轮流当班干部,充分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参与欲望。
(一)成立学习小组、卫生小组和校内外的住宿小组
1.学习小组。让学习好和学习差的学生互助搭配,上课多以小组讨论学习为主,这样使组与组互相促进、组员比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互相交流学习方法,取长补短,树立学习典型,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2.卫生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卫生打扫,把全班学生分为两个卫生小组,每个组隔一周打扫卫生一周,根据学校清洁卫生打分进行评比,对做得好的学生加分或表扬,对做得不好的组提出改进的办法,这样互相牵制,更能够体现和谐配合。
3.校内外住宿小组。住校学生与不住校学生自然分成不同类型两个组,针对住校和不住校学生实行不同的考核規定,住校学生按住宿管理办法进行细化,不住校学生按学校出入门管理办法和校外巡查办法给予评定。这样校内和校外性质不同却分值相同,更有利于互相督促、互相竞争。
(二)学生轮流当班干部,充分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参与欲望
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是班集体的一份子,应该群策群力、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每个学生轮流当班干部,采取人人参与量化考核的办法,充分调动每个人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班干部的机会和亲身体验。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做得不好的学生给予指导、培训和改进。让人人有事干,人人为集体,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
教会学生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和处事技巧,加强对学生的交往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平静地学习与生活,更能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更有利于拉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从而使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具有健康的心理和高尚品质。
三、适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班级和谐管理可持续发展
(一)新旧校区对比,激励学生在良好条件下努力学习和生活
班主任通过讲解比较新旧学校的变化,让学生明白:过去学校的面貌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从这么大的变化中你们有什么体会呢?为什么政府要投资大量财力新建学校呢?要让学生感谢政府为学生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学好、学精专业,为社会和家乡建设出力。
(二)向父母献一份孝心的活动
结合母亲节和父亲节开展感恩教育,要求学生主动帮助父母干一件事情,讓学生体会父母抚养子女的辛苦。有的学生帮助父母洗衣服;有的学生帮助父母做饭;有的学生在母亲节和父亲节给父母送祝福卡;有的学生给父母写信;有的学生给父母说句感谢的话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受到了教育,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使全体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大家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感谢父母亲多年的养育之恩。
学校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让他们懂得感恩、讲良知。具有良知、感恩的心,才能怜悯人、爱人。否则学生一旦踏入社会,只能成为一个没有人性情感的人。
参考文献:
[1]陈爱丽.“以人为本”理论在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4).
[2]朱可峰,陈蓝,蒋艳萍.以和谐理念引领大学新生班级管理工作[J].广东科技,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