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毅
【摘 要】体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对于扩展学生的运动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更好的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升该门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该门课程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大学体育 课程教学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070
体育是大学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引导和督促学生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另一方面,则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在运动中了解进行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从而使学生树立终身运动的理念。
在大学阶段,由于教育群体所具有的特殊性,大学体育课程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群体对于参加体育课程以及进行体育运动的态度,了解学生的课程学习需要,从而对该门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适当的改革和建设,切实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所面临的学习内容更为复杂,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对于课程的要求也比较高,尤其是对于体育课程而言,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单一的运动的形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较低,学习质量较差,影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如何根据大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和改革,改进教学质量,提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调整和扭转教师的体育课程教学理念以及学生的学科认知,加深教师和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课程虽然是各个教育阶段中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但是在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及课程数量的设置方面都不尽如人意,学生在进行该门课程的课程学习时,大多也是抱着一种放松或者游戏的心态来进行学习。这就导致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时,教学积极性受到一定的挫败和消耗,在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方面,教师也随之产生了一种消极的教学态度。这种教学情绪和学习心理对于该阶段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的课程学习,也产生的很大程度上的辐射和延续,这就导致教师在进行大学体育课程的课程教学时,对于体育课程的认知不够深入,习惯于以传统的教学理念来对体育课程进行理解和定义,认为体育课程只不过就是对于学生的紧张的学习心理的一种放松和消遣,教师也习惯于采取较为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忽略了大学体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担负的教学使命和责任,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提升。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深刻认识到体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和督促学生进行有效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磨炼学生的意志等所具有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体育课程不再是他们所认为的无关紧要的游戏和消遣,而是对于自我运动能力的一种提升,是对意志力的一种锻造和培养,同时通过进行体育锻炼,还可以以一种合理有效的渠道,排解自身心理上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对于调节情绪,保障心理健康,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等,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该及时调整和改善自身以及学生们对于体育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从而更好的进行大学体育课程的有效性教学。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置上,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精化课程设置,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传统的体育课程中,跑步和传统的球类训练几乎构成了体育课程教学的全部内容,这种单调的运动形式不仅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还会因为高强度的运动形式和教师的强制性教学,而使学生产生厌倦排斥的学习心理,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程学习时,产生一种疲惫焦躁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影响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在进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认识到,大学生群体和小学生、中学生群体不同,他们本身所接触到的体育运动种类和项目较多,对于体育课程教育内容和运动项目的要求也较高。
针对这种教学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学习需要,体现出大学体育教学的个性化教学特征,科学合理的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使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跑步和传统的球类训练方面,而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将更多的体育项目引入课程教学过程中,例如网球、交谊舞、健美操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能够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自主的进行选择,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热情,同时还会使学生在运动中找到乐趣,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项目,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运动理念,树立积极运动和终身运动的健康运动理念。
另外,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于体育精神的讲解和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从而使学生能够对体育运动和体育课程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对于大学体育课程而言,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而且还要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学生体育认知和体育素养,使学生把握体育精神的内核,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在进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将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知识穿插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体育精神。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课程教学。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在课程中向学生播放相关的体育视频和体育比赛,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更加形象生动的课程氛围里学习体育知识,感受体育的魅力,进而提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引导大学生进行体育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参与体育锻炼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教学现状,及时的调整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改进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田世平.简论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01).
[2]蒋建忠.浅谈提高大学篮球教学有效性方法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4).
[3]张泳华.浅谈教师在高校体育有效性教学中的主导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