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思 张涌凯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对于政府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和增强公信力和执行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地方政府要完善公民参与机制,不断提高公民的参政议政能力,实现多方协同参与治理。而“电视问政”就是强调通过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来强化“问政”的公共效应,增加公众政治参与的平台,向公众提供一种参政议政渠道,督促职能部门提高回应能力和行政效率,进而提升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
【关键词】电视问政;地方政府;治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D625;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6)08-0111-03
1 问题的提出
由多元合作能力、制度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民主与法治建设能力构成了现代政府治理能力。政府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核心和主导因素,责任、法治、回应和高效四大要素是地方和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核心要素。地方政府由于受自身存在的缺陷和复杂的公共事务等因素的影响,仅靠政府单方面的力量已经难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因此造成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不断下降。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与发展,社会群体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来,为了适应日益变化的经济环境,政府一直在努力提升群众和媒体的政治参与和监督权利。在“网络问政”“微博问政”之后,电视问政因具有参与的多方化、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和其解决机制的多样化的特点,也逐步走入群众的视野当中。电视问政不仅是简单的媒体舆论监督,也被视为政府治理的一种方式。作为地方治理的电视问政,其目标就是让当地党政系统保持为民服务做主的精神,防止其怠惰,目的就是“治庸问责”。
2 电视问政的特点及优势
电视问政节目主要是指政府部门通过电视这一媒介平台,就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与社会公众面对面地进行协商和解决。它以短片的形式曝光问题,质问相关部门“一把手”,督促其解答和处理,群众媒体对其答复进行监督,责任人给出相关承诺和处理时间。可以说,电视问政问的是政更是责,让被问政的干部脸红流汗只是表象,目的是让政府能够“马上办”,同时也让没有被问政的党员干部常怀敬畏之心,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国各地电视问政节目播出以来,也的确收到了“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良好效果。
2.1 直接、迅速和广泛地到达受众
电视问政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从官员在“网络问政”中直面公众提问、解决公众问题以来,“问政”这种社会治理模式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關注,使得这种形式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针对性。电视问政在制定“问政”主题时,一般选取的都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在长期的社会治理中没有及时得到解决的问题,这样就使得电视问政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群众能够对此保持密切的高度关注。在“问政”的现场,群众的提问都带有比较强的针对性,都是人民群众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能够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使民意能够得到有效、有序的表达。
2.2 相较于“网络问政”“微博问政”更有权威性
电视问政的主办方为政府部门,问政的对象层级高、涵盖面广,电视问政的参与方也比较多,特别是除了地方党政官员外,还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种政治代理人,形成了党内、行政、群众、媒体和专家等各方的合力监督,为传统媒体监督增加了新的创新方式,为公民监督问责和官民互动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它集合了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众多的监督机制与效能。“电视问政”的特点就是双方平等交流,所有的问政参与者均在对等的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意见,群众可以直接通过电视问政向主要领导发问,质问“一把手”,督促领导干部及时做出承诺和解决问题,民众直接可以得到权威解释和解决方案。
3 南宁市电视问政的兴起及实践
南宁市委、市政府在2014年3月主办的《向人民承诺——电视问政》节目通过南宁电视台向公众进行直播,其目的就是要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强化各部门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促进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南宁市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电视问政在2014年反映曝光了建设、交通、规划、食品药品、环保、教育等领域存在的100多个问题,每期都是直面围绕群众关切的话题,敢于动真碰硬,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赏。3年来,南宁市经过不断探索,节目形式不断得到创新,节目涉及的问题已全部得到回应或整改落实,对于各部门存在违法违纪情况的,纪检监察机关及时跟踪督办并对相关责任人问责问效。
3.1 问政前后参与方式多样化
南宁市“电视问政”现场由“政府一把手参与、媒体督导问政、专家进行评论、群众反映及提议”组成,为保证群众的参与性,南宁市推出一个叫做“南宁问政”的APP手机客户端应用,这款应用不仅可以观看每一期的节目,群众还可以投诉相关问题,参加各种各样的反馈和民意调查。网民参与节目的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关注南宁电视台新浪官方微博,二是关注电视问政的新浪微博,三是通过南宁电视台的公众微信服务号可以参与到节目的投票及各种互动中。2014年电视问政网络浏览点击量与参与人次从最初的6万多人次上升到最高峰的232万人次。通过手机观看直播的观众最高达到46 110人次。南宁电视台开辟《南宁周刊》的访谈版块,请专家学者对电视问政节目中反映的问题和成效开展热议和评论。通过老友网、南宁政务信息网、南宁新闻网刊登电视问政过程中的视频、网络文字和节目预告,还通过整合老友网、电视台官方微博及新闻中心主要栏目(《南宁新闻》《新闻夜班》《帮得行动》)的微博、微信等进行节目全程同步直播。南宁市电视问政通过以上方式,保证了群众参与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群众参与到问政中来。
3.2 问政方阵由多方组成
南宁市电视问政是由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每期节目的问政方阵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学者代表和社区代表,以及通过电话、网络报名来到现场的群众组成。在问政过程中,通过观看相关短片反映出的问题,部门责任人给出答复,相关单位“一把手”作为应考者,向问政现场汇报本单位所负责的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的得失,并承诺今后的整改工作时间安排;群众对其答复进行评议及投票给分,同时在电视问政节目中,还会让请来的专家对问政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点评,为更好地促进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与方案。
3.3 问政后保证监督落实
为了确保问政效果,南宁市还出台了《电视问政群众反映问题督办问责暂行办法》,明确对曝光的问题和群众反映的问题,由节目组转交市纪委监察局、“市长热线”、市“两重两问”(南宁市开展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监督检查问责问效工作)办公室进行跟踪督办,并及时对整改落实的情况进行公布,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部门和官员进行相关责任追究。2015年,第二期向《人民承诺——电视问政》节目反映了对牛羊屠宰检疫不到位的问题,有关部门积极采取行动解决问题。针对一些问题,江南区立行立改,对五一路南二里及沙井街道等进行检查,拆除私宰窝点2 000 m2,共清理私宰窝点17个,取缔11个。根据有关部门(市“两重两问”办公室)的统计,在2015年《电视问政》节目中,共收到市民反映的2 399个问题全部得到回应或解决,其中涉及的责任人有50人被问责。
4 南宁市电视问政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路径分析
4.1 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回应能力
政府公共服务回应能力是指,对于公众提出的各种各样的公共服务需求,政府及国家公务员要做出及时、主动的反应与回复的能力。电视问政是一种治庸治懒的舆论倒逼机制,是锤炼队伍、锻炼干部的“熔炉”。公众通过电视问政这个平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使政府围绕以公众利益为中心制定相关的解决措施,使政府制定的决策能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进而推进民主社会建设的实现,并提高政府办公办事的效率。公众和媒体通过电视问政,能够对政府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从而也能不断地督促政府提高服务质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电视问政实质上是对政府及其官员日常工作的公开检验,主要是对个别行政部门和官员由于日常工作懒、散、软,不作为甚至是乱作为的现象,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味地遮掩拖延以致问题成堆、积重难返等情况,在问政中为公众进行解决和处理,向公众做出何种承诺,群众是否认可等一系列问题,都通过电视问政这个平台直面公众。官员在台上心惊流汗的同时,其背后所处的科室也在心惊流汗,这就形成一个推动倒逼机制,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4.2 为群众提供政治参与平台
当前,我国还缺乏完善的制度来支持公民问责,公民问责也还没有合理有效的专门问责渠道,导致现实中的问责流于形式,没有能够发挥实质作用。政府在公共治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能够及时地对公众的需求做好回应工作,将会极大地削弱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电视问政的宗旨就是“百姓参与,百姓评说,百姓监督”,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个政治参与平台,为群众开辟的一条新的问政渠道,它能够实现官民之间双向、平等的互动交流,从而为群众参政议政提供条件。在电视问政的平台上,政府职能部门可以了解民生的诉求与需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只有从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才能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众监督的一种体现,能够让群众真正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政府部门也在这种公开的监督方式下,审视和重视自己的工作,达到公开、透明的效果。
4.3 减少官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现代政府强调协同治理,就是要发挥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政府注重放权和各方监督。电视问政正是通过对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起整改和监督,主动接受媒体和群众的监督和反馈,以督促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相应的调查和整治,改变了以往工作中的不透明或者出现问题不公开的现象。现实社会中公众可以通过许多渠道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和问题,但是这些渠道在中间经过几轮转手,有时候信息就会缺失或者不完整,甚至有的问题无法到达主要职能部门的领导人手中,有的甚至被推诿忽视掉。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地方政府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公共事务问题上,若还是靠以往强硬的政治手段来解决问题,不仅化解不了矛盾,反而会进一步激化矛盾,让各种小道消息疯传,损害政府的公信力。电视问政让群众有了了解事情真相的渠道,还能与职能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咨询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并且公开监督政府部门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和问题。这种相互之间的沟通消除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隔阂,有利于政府做好社会治理工作,进一步改善政府的职能运行方式。
4.4 强化政府责任意识
责任政府就是要求政府在治理公共事务中要做到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但地方政府在履行行政职能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行政效能低下、政务信息没有公开透明、办事推诿拖拉等,没有能够真正做到使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和权力得到保障,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政府的责任意识还相对缺乏。电视问政这种问政形式,就是让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实现,使公众与政府各部门的领导平等交流,让职能部门的“一把手”直面群众,接受媒体和群众的监督和考评。通过记者的暗访短片,反映出的问题和情况都是地方政府部门所不能预见和掌控的,通過这种方式给予官员强大的舆论压力,政府的责任意识与服务理念在舆论压力和媒体监督下必然会得到强化,从而有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行政效率,促使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地履行行政职责,真正建立一个责任型和服务型政府。
5 结语
电视问政作为官民直接面对面沟通和交流的一种问政方式,唤醒了公民监督的权利意识,增加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政治平台,提高了民众的参政热情,有利于公民参政议政常态化机制的建设,从而有效地促进地方政府工作作风的转变,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民众在电视问政过程中对政府的问责上,也必须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治理规律,实现官民互助、治庸问责的目的。“问政”是基础,“议政”才是方向。结合南宁电视问政节目的形式与效果分析可知,地方政府必须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真正做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做好权力清单工作。因此,在进一步推进电视问政的同时,地方政府还应开辟多种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问政”,只有用群众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执政功绩,才能建立倒逼问责机制,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做到执政为民,提高政府部门行政职能效率,进而提升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
参 考 文 献
[1]丁永玲.“电视问政”:政府公共关系的策略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2]黄筱茜.浅谈政务信息共享开放如何惠及民生[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6(6).
[3]孙壮珍.网络问政与民主传统思路的回归[J].电子政务,2010(10).
[4]廖莉娟.电视问政: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J].领导视点,2013(8).
[5]王蕾,刘敏智.城市电视节目创新“电视问政”促进公民参与——以武汉台《兑现承诺,优化环境“十个突出问题”整改电视问政》为例[J].新闻知识,2012(10).[责任编辑:高海明]